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袁琳蓉 《民族学刊》2014,5(3):59-66,126-127
宗教现象是民族学者了解羌族文化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对羌族宗教研究作回顾与反思有重要价值。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民族学者陶然士以传播论为依据,认为羌族是希伯来人的子孙后代和一神论者。三十年代,美国学者葛维汉以鲍亚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研究羌族宗教信仰,批评陶然士的观点。中国民族学家胡鉴民以功能论来论证羌族原始宗教是羌族文化的本质。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中国民族学者结合了欧美以及我国民族学的传统,对羌族宗教信仰进行研究,基本上与前辈一脉相承。不同之点,过去是筚路蓝缕,现在是日渐茁壮。胡鉴民认为宗教是“羌族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的概念,促成了一种新形态的研究模式,其影响是深远的。学界对白石崇拜信仰研究已逐渐成为羌族研究里的显学。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理论产生于过去,但在运用和选择这一理论观点之前,必须对这些早先的观点有所了解,因为其中有些观点还在起作用,或者现今以固有的形式复活。被称为人类学童年的西方传统,是在希腊、罗马和西欧地区发展起来的,包括关于人类的相互有联系的一系列观念,其中也有一些阿拉伯的观念。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几个主要的理论概念和对人类学各学派的发展有所贡献、并将其推进到当代水平的重要学者。  相似文献   

3.
新疆在丝绸之路文化历史上的地位阿不都克力木·热合曼,海热提江·乌斯曼著马德元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相互联系、相互来往、互惠互利。互通有无的历史。卡尔·马克思评价交通联系和商队贸易时指出,商队贸易对于商路所经过的地区来说是重要的经...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北灾荒研究迄今已近百年,在史料整理和理论创新、问题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以及与近代西北灾荒惨烈程度相比,近代西北灾荒史的研究明显滞后.特别是近代西北灾荒文献搜集与整理有待完整化和系统化,并亟待信息化;近代西北灾荒史研究的选题有待拓宽,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理论和方法上,研究范式亟待转换,“生态系统分析模式”可资借鉴,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中间,有关部门制定出大约20套语文教学大纲及类似文本,它们反映了我国语文教育发展的脉络.今天,关注它们,既能帮助语文教育工作者了解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发展,又可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壮语是分类词强势型语言的代表,壮语分类词也因而备受关注,几十年来在汉语量词理论的观照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多年来的研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研究成果也很难被语言类型学家所引用,这和壮语作为分类词强势型语言代表的身份极不相称。有鉴于此,壮语分类词研究亟需吸收当代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把壮语分类词放在整个人类语言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参照类型学的描写框架,借助分类词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把相关参项的表现形式与其它分类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壮语分类词的共性与殊相。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学的百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这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旧中国时代的民族学、新中国前期的民族学和新时期(1978~2008)以来的民族学.在旧中国时代,中国的民族学界主要依托于西方各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在几十所大学开设了民族学人类学课程.到了新中国前期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民族学界又成为苏维埃民族学派的一支,曾为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作出卓越贡献,并为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新时期以来,在与西方学术界完全断绝来往30年之后,中国民族学界再次融入国际学术界,成为国际民族学界的一员.经过近30年的努力,它已全面开放,不再自囿于某一学派或观点,并已初步自立门户,在学术上已形成了自己的本土化特点,一个中国民族学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历史功能学派已初现端倪.新时期以前,民族学曾先后被称为"资产阶级学科"和"修正主义学科"而被撤销.近30年,是中国民族学学科发展最迅速,也是成果最丰富的时期.这30年的学科发展可以再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恢复与重建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初步发展与研究领域的拓展时期;2000年以后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8.
俾路支人是些什么人?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的历史背景又是如何?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回顾。从字面上看,“俾路支”(Baluch)一词就是“游牧民”的意思。事实也正是如此,俾路支人是一个游牧民族。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在伊拉克,有一个叫“巴赫路支”(Ba-  相似文献   

9.
梁君思 《民族学刊》2021,12(2):31-40, 96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百年演进的奋斗历程表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既不是先天长成的,亦不是后天做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下长成的。其中,作为“材料”的民族主义、作为“方法”的民族运动、作为“他者”的民族国家、作为“根基”的民族精神、作为“使命”的民族复兴五重面向,反映了党民族理论历史起步时期不同阶段的主题、内容及特征。当然,这些面向并非边界清晰可判,在不同的阶段有时侧重突出一面,有时多面交织呈现。虽然此时的民族理论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些不成熟的面向,但已初具雏形,并为其后的渐进改进提供了理论前站、搭建了总体框架。这一探讨,对理解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百年演进的艰难性、曲折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广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自汉代以来就通过海路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往来。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是当前学者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目前关于广西海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经济、文化效益,学者已经进行卓有成效的探讨,但是,对于明代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分析至今仍无专门文章进行研究,对其进行考察,有助于全面和深入了解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对当今广西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路作为一种载体,连接着不同地点和不同群体,人与物通过道路得以流通,文化文明通过道路得以传播,族群通过道路得以互动和交融。因此,道路不只是足下之物,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它是一种具有时空印迹的符号体系,也是一种意义体系。本文以丝绸之路青海道之河南道段上的都兰县为田野点,以贸易(市场)、政治和文化交融为三个维度,讨论道路对族群互动的影响,借以论述都兰县一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永远的丝路     
本文借用了中央电视台 2 0集电视系列片《永远的丝路》的题目 ,这里有一个缘故。2 0 0 0年 3月 ,在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上 ,中央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以后 ,“丝绸之路” ,这个长期局限在学术领域的课题 ,迅速成为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紧密相关的热门话题。2 0 0 0年初 ,中国社科院和有关部门组织了丝绸之路“大海道”的考察 ,北京电视台组织摄制了“丝路之旅”的系列专题片。 2 0 0 1年 ,北京电视台再次组织拍摄了《西部的发现》 2 0集专题系列片。 2 0 0 1年 5月 ,中央电视台组织摄制了 2 0集…  相似文献   

14.
15.
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境内,近一个世纪以来发掘的语言事实和文献表明,在古丝绸之路上,仍然有许多没有完全解开的历史谜团值得进一步讨论.本文拟对其中一些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中国内地、东北亚与美洲之间的历史往来,认为通往美洲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贯穿古今的“文化运河”不应该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17.
卡约文化时期,北方草原之路支线已深入青海境内。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期,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赛琉古王国对促进欧、亚、非三大洲世界性交往做出过杰出贡献。前3世纪中期至前2世纪末,中亚希腊化国家巴克特里亚(大夏)可能已通过青海道与中国贸易往来。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初,罗马帝国、安息帝国与汉帝国的崛起促使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但汉政府"隔绝羌胡"的政策使青海道失去了国际通道的功能。公元3世纪初至7世纪初,由于萨珊波斯的经营与中国各政权的重视,联系中国与中亚、西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仍畅通无阻。4至6世纪,在吐谷浑的经营下,青海道成为中国南北与域外联系的最重要的国际通道。7世纪至9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吐蕃帝国与大唐帝国的崛起使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极度繁荣。这时在吐蕃的控制下,青海道在连接中国南北与西域、中亚乃至西亚的交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9世纪末至13世纪初期,由于大国崩溃、小国林立,丝路东西两段俱走向衰落。不过北宋时期,青海凭借地缘优势,仍为沟通西域与中原的重要的国际通道。13世纪初期至15世纪初,在丝绸之路一度复兴的背景下,青海道地位下降,但仍为中西往来的通道。15世纪以后,由于丝路东西段沿线均战乱不已,青海道随整个丝绸之路的衰落而衰落。  相似文献   

18.
古丝绸之路在漫长宏阔的时空中,留下了包括精神文化在内的丰富遗产,也开启了艺术地表达多样文化和沟通人类情感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当代价值。新的丝绸之路文学艺术的倡导和创造,有可能打破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中心—边缘秩序逻辑和边缘依附中心思维定式,发现和挖掘各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的艺术表达的特点和成就,重建丝绸之路文化精神。跨越地域、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界限而共生共融,审美地表达和平与发展的信念,维护文化多样和包容差异,和而不同,消弭隔阂,弘扬人类的真善美,矫正全球化和科技主义产生的副作用,是丝绸之路文化的艺术表达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19.
麝香是我国土产珍物,也是很早就被发现、记载、应用最为广泛的稀有昂贵上品药材之一和难得的天然动物香料,应用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虽然波斯、阿拉伯不出产麝香,但波斯人大概在萨珊王朝已开始使用麝香,有关史料中可见他们大量应用、加工、辨别等记录.麝香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中古时代的中国与波斯阿拉伯地区交流频繁,由于文化、地域、环境等不同,中国与波斯、阿拉伯在麝香使用方面有较大差别,表现为从麝的认知到麝香作为香料和药物应用的诸多方面.本文试就这些相关疑问进行初步讨论,以就教方家,祈获斧正.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婚书制度在礼仪婚书的基础上,逐渐向契约婚书过渡,这一过渡可通过丝绸之路沿线的黑水城所出元代婚契牖中窥日。通过对史籍及出土实物文献的对照考察可知,至迟在元代,已有大量的婚契在民间基层订立并流行开来。从官府明确规定民间婚姻必须订立合同婚书看,元代是礼仪婚书向契约婚书演化的始发期。这种契约式的婚书在元朝的大量出现,直接缘于朝廷的规定,也有民间生活的现实需要,二者是双向互动的。从源流上看,它也是将唐代特殊情况下的婚契形态加以继承和普及化的结果。元代朝廷对婚书内容的变革,其重心已不在继嗣传宗的宗法礼制上了,而是转移到了经济利益的权利和义务承担方面,强调法制在婚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