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卡尔纳普之后,用概率的理念与方法研究科学证据和确证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在此尝试对与科学证据有关的几个重要问题从概率角度进行理解和解释,包括:证据陈述中出现的"比较级"问题、考虑到证据存在时假说的"可接受性"问题以及以信念为基础的相信假说的"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证据的效用与其他证据的效用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非逻辑必然的因果关系,并且强调的是所有证据的效用合力。证据效用的差异通过不同类型的证据效用体现出来,它既取决于常规同类科学证据的数量多寡以及常规不同类科学证据的质量优劣,还取决于预测性科学证据的新颖性程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论两类科学方法论间的整合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现代科学发展的性质和特征问题给予相当的关注,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间的“整合”问题显然是一个重要内容。依据科学现代发展呈现的“脉搏”,揭示两类科学方法论“整合”过程的“基础”,分析“整合”得以实现的途径,以及“整合”过程透露的种种特征,这对继续深入研究现代科学发展的性质和特征,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概率的解释及据此而发展起来的概率逻辑是经典逻辑的最重要的扩展之一.它在哲学、数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一方面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工具,而同时又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对象.本文通过对概率的解释进行大致的分类,对由各解释发展起来的概率逻辑分别做了介绍,希望据此对概率逻辑的发展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专利诉讼中复杂的专门性问题,我国在庭审实践中引入了专家鉴定人、专家辅助人、技术调查官和专家陪审员等诉讼参与人,以帮助法官理解专门性知识。这一做法旨在回归教育模式,防范专家代替法官裁判的风险。由于我国现行法定证据种类的限制,司法鉴定范围无法涵盖大部分专利专门性问题,现有的科学证据审查规则也难以解决新的专门性证据审查问题。为此,我国需要突破证据种类法定的限制,从封闭性的司法鉴定体系走向开放型的专门性证据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统一确立专家证人制度;其次实现专利诉讼中科学证据应用模式的统一;最后参考相关国家和地区证据规则,优化我国的科学证据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燃烧问题研究史上,各个时期的科学家围绕燃素说或氧化理论提出了各自的证据。从时效性来看,这些证据的效用可分为永久性、实时性和虚拟性三种。永久性观点认为证据的效用不会随着假说成立与否而发生改变;实时性观点认为证据的效用会随着原有假说被推翻而失效;虚拟性观点认为只有那些支持正确假说的证据才具有真正的效用,而最终被推翻的那些假说原有的证据只不过起到了虚拟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新的证据”是《证据规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它进行科学的界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理解上的差异,导致适用上的不一致。本文从诉讼的三阶段入手进行简要论述,合理解释“新发现的证据”和“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8.
科学证据在现代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论从动态还是从静态看,科学证据的运用都存在失真和错位的情况。人们对科学证据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应当从普遍接受性、充分的适用性和对审判人员的专业帮助性确定科学证据的可采性,着重审查科学证据的可靠性。对科学证据辩证看待,完善科学证据的取证、质证和认证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9.
科学证据采信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证据的采信方法,是一种经验化的科学实验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具有科学属性,需要遵循科学实验研究的特定法则,这具有一般性和公理性;其次具有法律属性,需要按照法律解纷的具体目标设置和模式,谨慎吸收科学实验研究中那些能有效解决讼争中专业问题的成果,这具有特殊性和语境性。这种采信方法的外化,在法官采信科学证据的问题结构中分解为知识问题与法律问题。前者产生于科学知识的证据法运用。根据科学证据生成的知识层次性,知识问题分知识分界、知识确证、知识误用、知识复核四个部分。在法律层面上解决上述知识问题,基本原理是用事后可检验的科学方法标准规范科学证据的生成,用懂得这些方法标准的专家帮助法官评价科学证据的生成,前者是知识外显的科学客观标准,后者是知识内隐的专家主观标准。科学证据采信标准即是这种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的统一。在不同的科学领域中,能否寻找到这样的主、客观相统一的生成与评价标准,是科学证据采信疑难能否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证据是指在诉讼程序中,通过运用科学原理或技术方法而发现、揭示或者保全的事实材料。科学证据的外延实际上是开放的,它是用科技方法证明的证据,可以根据证明方法的不同把证据分为普通方法证明的证据和专业方法证明的证据,科学证据属于典型的专业方法证明的证据。它的最大特点是证明其方法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1.
诉讼证据概念和特征一直以来都是证据法学界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传统证据概念中的“事实说”以及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中的“材料说”都值得商榷;传统诉讼证据特征中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并非诉讼证据之特征,而是诉讼证据成为定案根据的要件或标准。在概念上,诉讼证据应定义为刑事诉讼控辩双方、民事和行政诉讼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用以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根据;由此,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应采四性说,即诉讼证明性、诉讼当事人性、案件信息承载性和诉讼时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司法改革大力强调保障人权的背景下,由刑事诉讼法典对科技证据的适用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实现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科技证据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为防止对公民权利过大的损害,立法应对科技证据的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做出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实质是大学发展理念的混乱。理性主义指导下的大学发展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出现合法性危机,而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大学发展理念正是对大学理性发展理念的一种扬弃。当前的大学科学发展理念的建构还必须明白其“硬核”的内涵和完善其“保护带”。  相似文献   

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七条对民事证据上的最佳证据规则作了规定。该条借鉴外国的最佳证据规则的原理并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根据证据的不同分类标准,对不同种类的证据形式通过比较,对其证明效力的大小作出了不同的规定,从而确立了我国民事证据上的最佳证据规则。为了在司法活动中更好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该规则,有必要对最佳证据规则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词典》"逮(包括其所构成词条)"的释义与书证,皆有可商榷之处单词释义中或义项可以撤消,或义项释义不确;构成的词条或所释不妥;书证或难以说明所释,或句读有误,或裁取不当.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杜威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哲学和教育思想方面,而对于杜威在科学精神方面的研究至今也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这个问题探索还完全没有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本文希望在此方面作一尝试性的探讨。“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在长期从  相似文献   

17.
“李氏将兴”与“刘氏当王”是隋末的政治谶言,它们分别为当时两大集团——太原李唐集团与山东豆子、高鸡泊集团所利用。李唐建立后,更把“李氏”之谶加以发挥,作为自己代隋而立的符命。对于这两个谶言,前贤皆没有上溯及这些谶言的早期历史背景,本文通过对其形成过程的考察,试图揭示它们的发展脉络及其在社会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证据的可采性标准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少伪科学的运用和对科学的误用。通过对Frye、Daubert、Joiner和Kumko四个案件的判例,详细分析了美国科学证据采信规则演变的内容和历程,有助于理解现代美国科学证据采信标准的内涵,对我国在科学证据采信规则的立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导师制是以个别老师指导少数学生为主要形式,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单向传授的"教师制"相互补充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两个层次,两种导师"制根据本科学生的层次及学习要求不同,在大学一、二年级实施"学习导师"制,在大学三、四年级实施"学术导师"制.这种模式的导师制具有学风建设、教风建设、知识整理、个性发展、求异创新、思想情感、教育管理等实践功能.同时克服了现行导师制的不足,是符合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要求的有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