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青海管理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有38年的时间,这期间作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主要是两个势力集团:一是1912年-1927年北洋军阀建立的民国政府;一是1928年-1049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不同的政府在青海的施政亦有不同,现分别略述之。一民国政府时期在民国玫有统治的16年间,正是军阀混战,政权频繁更替的时期,无暇西顾,不仅造成地方建置上的混乱,亦造成了地方势力尾欠不掉的局面。1、调整建置,任用地方势力清朝时期,现今青海省地区分归两个行政机构管理,东部农业区即西宁府属各县厅归甘肃省,西部牧业… 相似文献
2.
元朝起自朔漠,灭金并夏,统一南宋,结束了祖国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新的大一统。尤其是元朝将青藏高原各地统一纳入中央政府统治之下,对青海地区的施政有重大影响。本文就元代对青海地区的管理方略作一概述,望专家指正。元朝统一全国前,青海广大地区基本上归三方管辖:(1)湟中一带为西夏占有,设西宁州、乐州(乐都)、廓州(化险)。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草原,由西夏的沙州路管辖。(2)黄河以南的今循化、同仁、尖扎、贵德一带,为金国占有,属临洮府路积石州管辖。(3)广大牧业区为吐着族活动地区,称吐蕃地面。其中… 相似文献
3.
西汉管理青海方略试探陈新海秦汉时期,青海地区主要聚居着西羌诸部。西羌诸部巨服于匈奴,常常与匈奴联合侵扰西汉边塞。汉初,承秦之蔽,天下虚耗,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高祖刘邦无力抗击匈奴,采用刘敬的“和亲”策略,以求边塞安宁。至武帝时,国力充实,尝... 相似文献
4.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李建宁清朝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立国之初,就在中央设置了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下设六个司,掌管民族地区的封爵、朝觐、驿站、兵事等事宜。清代的青海不仅地处“‘西陲”、“边疆”,而... 相似文献
5.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到隋唐时期,我国民族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青海地区的民族状况也变化颇大。因此,其管理方略也与前有所变化。一隋朝时期隋承北周旧规,进而统一全国。建国初期,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三国虽时常寇扰边郡,却不及来自北方突厥的威胁之大。故而,隋文帝一边以全力抗击突厥,一边整治河湟,巩固边塞,而对于吐谷浑则以抚为主。待北方威胁消除之后,炀帝时对吐谷浑则征剿而郡县其地.(一)河渲设治,发展生产隋承北周之旧,在青海东部地区置都、廓2州,下辖郡县,仍为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583),省郡,… 相似文献
6.
北宋立国,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东北和北方是辽国,西北有西夏和六谷,河湟吐蕃等部。其后厮建立青唐政权。今青海省其他地方为互不统属的部落。北宋王朝对青海的治理方略,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针对厮势力的强弱,真宗、仁宗时期和神宗、哲宗时期前后呈现出不同特点。大致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结好推恩牵制西夏北来为笼络河湟蕃部,“抚宁部落,务令安集”。政治上,“擢其酋长授以节,策其首领等级命官”①,对蕃部首领各种官职,授以不同爵位,使共击西夏。经济上,“诱之以货物”,“辇金帛以慰其心”,即以经济实力为… 相似文献
7.
:青海东部农业区的藏族 ,由于历史的原因 ,其与纯牧业区的藏族在居住环境 ,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审美情趣乃至思维模式等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故其教育问题亦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中央政府大都采取“安藏必先安青”的政策 ,所以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 ,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 ,因此必须坚持从青海藏区实际出发 ,抓住历史机遇 ,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才能促进青海藏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的具体措施建议为 :大力发展有机农牧业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培养人才 ;加大扶贫力度 ,加快资源开发 ;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藏区稳定。 相似文献
9.
凡是文化与文明,都是在一定的山川地理环境中孕育产生和发展传承的。山川地理环境是这种文化生成发展的基点和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青海省东部以河湟地区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等诸史前文化构成了青海省东部地区史前文明的基本框架。然而,青海省东部地区的黄河流域从自然的山川地理形势上看并不构成一个大的绝对的独立的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东部牧区,劳动力的规模化转移和就业市场狭小,使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劳动者就业不足导致了他们增收困难、自我评价降低.从人力资源角度而言,劳动技能的缺失是牧民在实现再就业的重大障碍.增强牧民自我发展能力需要从长、短期两方面入手,选择多元化的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横断山民族地区开发课题组 《民族研究》1990,(6)
一、基本情况和基本判断 横断山区泛指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境内山川东西并列、南北纵贯的广大地区。其范围过去不够明确。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界说,横断山地处我国西南的藏东、川西和滇西北一带,是青藏高原的一个组成部分。横断山地区作为一个自然区,其特点十分明显。该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部为高山峡谷,山脉、河流南北纵横,相 相似文献
12.
嘉纳文化是玉树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 ,它以嘛呢石堆、宗教庆典、歌舞为表现形式 ,旨在宏扬佛法。历史上 ,嘉纳文化对玉树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是认识青海省情一组文章的第二篇。 人们创造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活动,是不能离开前人留给我们的基础的,它无论是富是贫是美是丑,我们只能接受之改造之,而无法拒绝之。在旧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一国之内广大国土上,尤其边远民族地区,客观上存在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并存着多种社会制度,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蒙古族进入青海的不同历史阶段,简略的叙述了青海蒙古族服饰文化形成的历史脉络及形成后随着地域、自身的发展和周边民族的不同而又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青海民族地区 6 2 4名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的现代医学理论、科研能力、知识更新的需求 ,以及医务人员的现状等进行比较分析 ,为青海少数民族地区开展CME作了探讨 ,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东渐"浪潮中,大批穆斯林向东部地区迁徙、流动。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差别,在东部地区,穆斯林是产生矛盾、纠纷、摩擦较多的民族群体。东部地区要有大的担当,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同步发展上承担重要责任。担当是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社会义务。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应当在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固、民族团结上作出应有贡献。没有东部的帮助,就没有西部的发展。没有东部的支持,西部进入小康社会几无可能。东部地区在经济先发展、人民生活先富起来的时候,要与西部少数民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8.
19.
回鹘西迁及东部天山地区的政治局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八世纪中期称霸漠北、威镇西域的回鹘政权,由于内乱、天灾和外侵而在840年前后分崩离析。瓦解后的回鹘及共所属诸部大体分为两部分。以乌介可汗为首的十三部逃往漠南,溃散后,大部融合于其他民族中。有关这一部份回鹘的史料较多,活动线索较清楚,此不赘述。另一部分从漠北西奔。 《新唐书·回鹘传》(6130—6131页)记载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处在经济崛起的历史时期,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件严重大事。而青海又是一个民族大省,他的发展和稳定对西藏自治区乃至整个西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制定民族地区特殊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既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共同性是指全国的统一性,特殊性是指少数民族的差异性。共同性适用于共同性的政策,特殊性就要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