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究竟存在不存在一个老的资产阶级呢?不存在了。老的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民主革命的胜利,买办资产阶级被消灭了。建国以后,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是指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无产阶级在解决这个矛盾时一般采用和平的方法。这种方式就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和改造,用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是解决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矛盾的正确方法,也是消灭民族资产阶级的正确方法。完成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中共中央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香港问题的解决,澳门问题的即将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定进展,证明了这个政策的正确性。这个政策,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待港澳、台湾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对待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同资产阶级建立联盟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政策指明了应同港澳、台湾的资产阶级建立持久的联盟,发展了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要消灭资产阶级的政策。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资产阶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适时地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顺利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大陆消灭了资产阶级。在  相似文献   

3.
共产觉人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和建成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无产阶级首先必须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打碎资产阶级的反动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但是夺取政权并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终结而不过是它的开始。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其目的是为了利用它来继续进行阶级斗争:剥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经济基础,为消灭阶级创造一切必需的条件。列宁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消灭阶级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关于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客观的、自然的因素,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冲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经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和阶级剥削等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纲领的客观依据。二是主观的、自觉的因素,即无产阶级为实现一定目标的自觉的、有计划的行动,如怎样组织和使用革命的基本力量,团结同盟军,对敌人开展有效的斗争等。这是无产阶级运用战略、策略的斗争艺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区别于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运动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历史使命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总结了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贡献,分析了他是如何解决古典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矛盾和缺陷以及是怎样超越之前的社会主义者运用劳动价值论来对付资产阶级的方式和主张;其次说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而且还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最后,本文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对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意义,指出了只有当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所发现的剩余价值理论才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并最终达到消灭阶级的真正武器。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整个过渡时期始终并存着两个不同类型的阶级联盟。具体来说,就是在变革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使资产阶级归于消灭的全过程中,充当其掘墓人的中国工人阶级除了不断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外,还一直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着经济上政治上的联盟关系。即使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这两个阶级联盟关系依然继续演进,直至成为当前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基础和以爱国、拥护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通过保持而不是破裂同资产阶级的联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指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进程中,无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上的特殊作用。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述的精神,这种特殊作用表现在无产阶级要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共产主义新世界,要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要为本民族的解放以及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要在按照本阶级的面貌改变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  相似文献   

8.
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它要消灭一切压迫和剥削,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所以,当家做主的工人阶级,要以战斗的姿态,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击退资产阶级的进攻,战胜剥削者;同时,还要自觉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创造新的经济关系,建立新社会,为巩固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正在新的水平上展开探讨,这对于研究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对于研究近代政治史、经济史乃至整个近代史,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中,要在总体上科学地把握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状况,就必须加强地域性研究。武汉是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较大的近代工商业城市,清代末年,武汉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居第二位,仅次于上海。弄清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状况,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经济构成和阶级构成 ,决定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能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个特点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历史新阶段的主要矛盾。民主革命胜利以后 ,社会生产力落后 ,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 ,就成了主要矛盾。弱小而又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不可能成为主要矛盾的一方。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阶级斗争思维的惯性作用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规模和消极面估计过头 ,以非民主的心态看待政治生活中的不同意见 ,导致“左”的反资阶级斗争扩大化。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是独立的历史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否是独立的历史阶段 ,党史学界历来都有争论。理当如何看等这个问题 ?笔者欲就此发表一点浅见。毛泽东同志指出 :“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二者的区别 ,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 ,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只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而不破坏尚能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成份。社会主义革命无疑是要消灭资产阶级的 ,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因此两个性质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 ,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个时期,联系义和团运动,初步思考了一个我认为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村和农民问题。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最广大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决定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有三种阶级力量,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近代新兴的阶级力量,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前,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前进的主要是农民和资产阶级。以农民为主体,先后发动过太平天国起义和义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外文艺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一个阶级的文艺都十分重视塑造本阶级所倾心的英雄,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一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则更要求在文学艺术中得到表现。在无产阶级文艺初起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异常关切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问题,强调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并始终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一项重要任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向文艺提出了表现本阶级英雄人物的要求,而辩证唯物主义和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我国建国三十年来,最光辉的成果之一,就是胜利地实现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马克思提出的“剥夺剥夺者”的历史任务在我国已经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被消灭,资本家阶级不存在了,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已确立了自己的稳定的统治。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党关于改造资  相似文献   

15.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变得非常简单化,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事实已经非常明显。历史本身已经表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起源和发展,是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结果,而阶级之间的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对实际运动的总结,逐渐认识到一定的社会形态,要以这个社会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1852年,马克思就指出:“这个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笔者)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则列宁也指出:“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③对马克思、列宁的这一学说,毛泽东作了创造性的发展。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我们国家必须建立“无…  相似文献   

17.
<正> 由江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历史研究》杂志社、全国工商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讨论会”于1988年11月5日至9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就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择要综述如下。近代中国是否存在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这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过去关于官僚资本(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民族资产阶级)的划分是不科学的,所谓的民族资本应与外国资本对应,而不是与官僚资本对应。在民族资本中,可以划分为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两个部分,因此在近代中国,不存在官僚资本及官僚资产阶级。有的学者则坚持近代中国存在着官僚资本及官僚资产阶级。上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这次会议上展开了进一步交锋。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的官僚资本,其实特指国民党时期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它  相似文献   

18.
顾韡 《理论界》2014,(4):98-101
在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日益扩大和对立的主流阶级,而中间阶级则会日益萎缩最后融入这两大主流阶级之中。然而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来看却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相反,中间阶级不仅继续存在着而且日益庞大,似乎已能作为一个主流阶级存在,令人迷惑。因此出现了诸多关于传统马克思阶级概念和当代中间阶级现状的矛盾迷思的新争论,本文即对它们展开综述与评论。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1974,(2)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以刘少奇、林彪为头子的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粉碎了它们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的迷梦,极大地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但是,行将灭亡的阶级敌人是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的。他们要作垂死挣扎,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资产阶级分子,采取和平改造的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根据,是在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时候,我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此外,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不但有斗争,而且存在着联盟的关系,也是我国能够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的资产阶级可以分为买办官僚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