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在南北军阀1919年议和中,以积极、明确的态度,对和议的虚伪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斗争,充分表现了他民主革命的坚定立场,及在坚持民主革命原则的前提下采取了灵活的策略,从而为他以后的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孙中山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孙中山在长期革命实践后,毅然坚定地改组了国民党,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东征及北伐进军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使中国革命大大推进,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孙中山不断适应时代潮流前进,追求真理的革命家气魄,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时,对孙中山改组国民党进行一些探讨,于今天祖国统一大业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和形成了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为形态的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观。它的所有基本论点都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思想理论上的反映,无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观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理论创造。这一创造不仅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革命意义,更重要的是它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引上了新民主主义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韩小凤 《东岳论丛》2012,(11):88-92
列宁在登上俄国社会政治舞台之初,总体上将俄国界定为一个半农奴制的国家,这意味着他实际上承认俄国面临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和行将面临的革命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后来,他的这一定位逐渐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在1905年革命期间,他将俄国革命界定为工农民主革命,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继而在一战发生后,提出了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彻底腐朽、就要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从外部条件上模糊了俄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界限;最后则是在二月革命发生后,认为俄国已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通过理论演变过程中的这三次大跃进,列宁最终为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合法性支撑.  相似文献   

5.
王跃飞 《学术论坛》2005,4(9):110-114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民族工作,把党的民族纲领和政策,在民族聚居区付诸实施,引导少数民族参加革命,使民族解放的斗争与中国民主革命紧密联系起来,有力地促进了革命的进程。少数民族为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实现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是一个站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前列的坚强战士,也是那个时代妇女中为民族解放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献出头颅的第一个。她的民主革命思想包含着一些光辉的、有价值的内容,而她又以自己毕生的奋斗和实践丰富了这些内容。 一 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的危亡,是秋瑾一生奋斗的主要目标,也是她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党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近几年党史学界出现了一些不同意见,但较多倾向于认为瞿秋白是首倡者。1982年7月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宋士堂关于《瞿秋白是我党最早提出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的》文章。文章认为是瞿秋白最早“很明确提出并论述”了领导权问题。此后,又出现了一些类似观点的文章。1985年纪念瞿秋白就义五十周年,这类文章更多了,有的说,瞿秋白对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作了“最早最全面的论述”。这些文章一致的主要的依据是瞿秋白1923年12月在《新青年》季刊第二期发表的  相似文献   

9.
姜萌 《东岳论丛》2004,25(2):121-125
在 2 0世纪初年 ,面对国家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局面 ,新兴的知识分子们发动了旨在挽救、振兴国家的尚武思潮 ,并在 190 4— 190 5年、190 9— 1911年两度走向高峰。尚武思潮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近代国家意识、近代政治意识觉醒的产物 ,是近代新兴的知识分子们拯救国家危难的努力。中国近代的尚武思潮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助推器 ;尚武思潮对 2 0世纪中国思想的激进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重文轻武的观念 ,为 2 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 ,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 ,其救国的动机和爱国的性质更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先行者,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理论的开创者,尤其是在民主革命实践过程中为治理官吏腐败和建立廉洁政府提出了许多廉洁从政思想,比如,他研究中外历史,创造性地提出"权能分治"和"五权宪法"学说,并建立考试院、监察院、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平行并立的政府架构,从个人道德和制度规范等多方面着手防治腐败,形成了孙中山廉洁从政思想体系,这些廉洁从政思想以其独有的特色给我们当下中国廉政建设提供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剑 《学术探索》2010,(2):138-144
革命文学情爱描写的悖论性在于:一方面,革命作为一种宏大叙事与集体逻辑,试图渗透并掌控个体的一切私密性空间;另一方面,情爱作为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原发性力量,具有冲破压制、颠覆革命的功能,从而又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于革命的反讽与消解。造成革命文学情爱描写悖论性的原因,是左翼新兴的“革命”话语与“五四”人性话语共同“在场”与对话。而正是这种对话与张力的存在,使得革命文学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1848年德国革命是德国政治现代化的一次契机。革命中出现了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资产阶级取得的一定权利,不是靠推翻各邦封建统治,而是靠各邦统治者被迫改组政府施舍的;二是革命开始后不久就分为街头斗争和议会讨论。出现这样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德国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先天不足。资产阶级的软弱造成了这次革命的失败,断送了德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机会,对德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近代科学革命是西方社会理性传统、宗教特点、社会运动等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中国和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社会尽管具有科学革命产生的某些必要条件 ,但因这些条件不够充分而与之无缘。在历史哲学的视野里 ,李约瑟问题是一个永远不能彻底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就是革命。历史地看,革命观念本身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化历程。首先是西方现代式革命观的传入,并与中国传统的革命观产生碰撞交融。随着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也开始输入中国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由于中国国情及时代需求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由此生发出一些中国式的特色。回溯历史是为了前瞻未来。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理解革命观念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开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5.
在辛亥百年到来之际,从纪念与研究等方面对百年辛亥进行回顾、思考与展望,可以获取许多新的认识。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经历了相似但又不同的发展历程,现今却出现了对某些重大问题如辛亥革命性质,由分歧走向趋同的现象。对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注重整体性、综合性探讨,强调上下延伸和横向贯通,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财政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财经工作总方针以及财政收支的重要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诗界革命”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诗歌迈向近代化的开端。早在“诗界革命”这一口号未正式提出前,近代诗坛已呈现出变革的趋势。“诗界革命’的起点是“新学诗”,中间经过了“新派诗”、“潮音集”和“新体诗”几个阶段。“诗界革命”作为近代诗坛上的一次革新思潮,不能仅仅局限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范围内,也应包括“南社”中的部分诗人和资产阶级革命诗人秋瑾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最早起源于两个转变时期,它开启了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先河.从起源看,社会革命思想构成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渊源.这一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是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当时社会外在环境的理论回应.从内容看,社会革命思想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扬弃,具体包括:严格区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解释社会革命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解放、揭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阐明革命阶级与革命思想之间的辩证关系.归根到底,马克思的社会革命思想中蕴含的现代性批判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这些思想为当代中国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性陷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革命与改良是当今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往研究存在绝对肯定近代改良,否定近代革命;抑或过分强调革命积极性,而有意削减改良合理性的偏颇和缺陷。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讲教师应对中国近代革命与改良所处之两难境地,以及二者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客观承认二者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引导学生认识改良道路失败命运在于当时社会场景所限,而民主革命情势日趋成熟,与改良相较更具号召与吸引力。近代中国人民在改良与革命之间进行了艰难抉择,最终选择革命方式并于具体实践继续艰辛探索,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从经典科学时代到量子科学时代的转折发生于一百多年前量子理论的兴起,这一理论的产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科学和思想变革。与这一变革相适应而产生的量子思维方式,是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发展特点的思维方式。深受牛顿———笛卡尔世界观(经典思维方式)影响的传统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微的同时,新生的量子教育学将在教育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尝试从量子理论所揭示的一些核心基本原理中抽象出在现代教育学中具有启发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