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紫色》中的书信体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紫色》(The Color Purple)的成功与它使用的在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书信体这一叙事策略是密不可分的。书信体在《紫色》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沃克将书信体与传统的黑人奴隶叙事相结合,在保存奴隶叙事特征的基础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奴隶叙事。这种书信体叙事手法克服了传统奴隶叙事中作者声音和道德判断过于明显的缺陷。另一方面,书信体叙事策略与内容、主题达到了完美的结合。通过书信方式,沃克赋予女性,尤其是一位受尽压迫摧残的黑人女孩以声音。西丽的成长过程也在她写信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同时,作为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紫色》的女性主义特征也在书信体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一封封信件形成一本完整的书信体小说的过程,可以说是西丽的创造过程和获得完整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浅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TheColorPurple)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全书由92封书信构成。在小说中,艾丽斯·沃克娴熟运用现代叙述技巧,采用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但又不局限于第一人称,并从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让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随着人物的视角,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情绪与主观体验,从而清晰透视到女主人公茜莉从麻木、觉醒、抗争到独立的心灵感受和生活历程。本文从《紫色》的叙述技巧和主人公个性的成长两个方面分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书信体自传是以被研究者的大量信件为研究基础,传记编者的必要注解、翻译和编排为辅的一种新兴的传记体。西方对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的研究和写作更为贫乏。以两部经典书信体自传《亨利·詹姆斯书信节选研究》和《亨利·詹姆斯:信中的一生》为例,分析书信体传记的写作特点,力求证明书信体传记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传记体,应该受到中西方文学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现代启蒙小说。它既是对“五四”时期个性主义与人类主义思潮的回应,也是对鲁迅自身早期思想的一种创造性承续与发展。《狂人日记》更是一篇寓言性很强的小说,它对现代中日启蒙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作了清醒预言,并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思考,因而它又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哲学思潮的转折,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法国启蒙运动的哲学家们在对小说形式的创造性发展中,加入了对前期启蒙观念的反思,创作了一系列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和对话体小说,思考个体精神状况及现实境遇。小说形式的灵活开放与启蒙思想对宗教迷信、传统偏见、僵化体系、风俗道德的反思与批判结合起来,对启蒙的深入、传播、演化和拓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作家纷纷选择书信体与日记体这一小说体载,看重的是它在真实袒露创作主体隐秘的内心世界,表达创作主体主观情感方面的潜能.它使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的虚构性,以类似于真实日记或书信写作的状态进入小说创作过程.当时的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在摆脱了日记与书信最直观的外在形式之后,仍然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把小说的叙述引向创作主体自身.即使在使用第三人称时,一些作家不仅仍然写着关于自己的故事,而且仍然固执地寻找着用第一人称表达的机会."新文学"的读者,则希望透过文学作品看到作家真实的心灵世界,寻找情感与思想的共鸣.以作家真诚而又真实的自我面对读者作为五四时代一种独特的小说写作伦理,体现出的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公民平等人格交往基础上的新的启蒙境界.  相似文献   

7.
启蒙主义与十八世纪英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18世纪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启蒙主义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世纪前半期,以启蒙主义理性为核心的新古典主义思潮统治英国文坛,并促成了散文的兴盛和小说的兴起。诗歌的创作也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到了18世纪后半期,新古典主义思潮开始衰落,感伤主义开始流行,英国文学中也出现了感伤主义诗歌、哥特式小说等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8.
《羽蛇》是劳伦斯一部“重要的小说”,学界迄今未予重视。这部小说全面展示了原始主义的价值取向,厌倦工业文明,呼唤本能和肉体,探索人类回归的途径,最集中地体现了劳伦斯的精神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称《羽蛇》是现代原始主义的文学范本,劳伦斯是“激进原始主义思想家的现代典型”。  相似文献   

9.
罗稻香(1902~1927)原名罗庆孙,笔名罗彬,生于汉城的一个汉医家庭。曾在医专念书后,留学日本。一九二一年回国后,在《启蒙》、《时代日报》等杂志社和报社当记者并开始创作活动。创作初期,加入资产阶级颓废派文学团体——“白自潮”,写出了长篇小说《幻戏》和其他一些有自然主义、感伤主义色彩的作品。“三·一”运动后,思想有所转变,文学创作倾向于现实主义,发表了《佣工之子》、《池亨根》、《哑巴三龙》等许多短篇小说。小说《哑巴三龙》是罗稻香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通过主人公哑巴三龙的形象,主张了被践踏被污辱的人们的人权和自由。三龙在主人家里受尽虐待和折磨,然而  相似文献   

10.
理查生以《帕米拉》、《克拉丽莎》等为代表的书信体情感心理小说为欧洲近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扫除了传奇小说的巨大影响,以个人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以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为核心,开始了18世纪的文学革命。它一方面以质朴、真实和准确的生活细节为小说的描写内容,另一方面又使小说的重心从外部转向内心世界,集中刻画情感和心理。书信体小说形式也因理查生的创作而得以确立和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