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见证人类思维进化史的活化石。本文从语言发展的象似性、类比机制、语序和语法化等认知语言学概念入手,通过探究英语屈折形式的由来,英语屈折形式在与外来语接触过程中所经历的历时变化,获得对人类语言发展进程的比较全面的认识。进而探究认知语言学是如何把人和世界以主体和客体纳入语言研究领域因而获得了强大阐释力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内部规律隐含、激活、抑制和联结在生发出大量新词语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平衡其内部系统,交互作用又彼此制约。同时,在类推与联想两种思维方式下产生的新词语也占有相当比重。类推以固有的语法框架为基础,词语核心义借联想形成语义场,并在上述规律的作用下决定其产生的词语是否进入新词语系统。  相似文献   

3.
英语形态学分为两个分支:屈折形态学和派生形态学。屈折形态学研究的是单词形态变化所表达的各类语法关系;派生形态学研究的是通过加附词缀构成新的单词及构词规则。派生法是英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掌握词缀的结构、特征与意义对扩大词汇量、理解词义并对它们加以正确使用至关重要,而对单词进行直接成分分析是达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屈折变化是西方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汉语研究一直忽视了这一重要语法范畴,而且大家对汉语屈折变化的界定也不唯一。本文从Talmy的认知语义学入手,分析汉语屈折变化的不同特点及分类,并阐述汉字屈折变化对汉字意义和其他方面的影响,使汉字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类推仅仅被看作是法律适用的补充性技术,而考夫曼在诠释学的观照下主张所有的法律适用都是类推的过程。天下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件,法律适用就是规范与事实不断逼近的过程,由此只有在规范与事实的对应中才会产生真实的法。类推的过程可以从考察规范与事实的共有意义、回归立法目的和判断相似性等方式来操作,从而实现类推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空屈折成分的生成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梳理学界对空语类不同视角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空屈折成分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了英语中空屈折成分的生成特点,认为所有空屈折成分的生成都与主谓一致原则和格理论相符,加强空屈折成分生成的分析对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英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管约论(Government-binding Theory)把涵盖多种语法特性,特别是时态、人称和数的抽象组构成分称作屈折成分,通常缩写为INFL。INFL的最大特点是不能独立存在,这个特点体现在优选论中就是限制条件+INFL。此限制条件在英语中的层级排列很高,根据优选论的原则,层级排列越高的限制条件越要优先满足,因此就产生了一系列与INFL有关的句法现象,包括INFL的下降式位移(lowering movement),助动词插入屈折投射(auxiliary insertion to D,和dc-支持(do-support)。  相似文献   

8.
动词屈折形态的表征与加工已经成为关于语言加工性质争论的焦点。联结主义认为使用单一机制的神经网络系统足以解释规则和不规则语素变体;双机制则认为需要规则系统和联想记忆两个不同的机制对此进行解释。近年来,联结主义和双机制对动词屈折形态的表征与加工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型,并用相关的实证研究对各自理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内部屈折法是古代蒙古语的一种构词方法,而现代蒙古语中它不是一种构词方法.但它在很多词中作为一种古老的构词方法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这些词互相都有共同义位,这为蒙古语词源、构词法以及蒙古语言发展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并且对古代蒙古族语言思维及文化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语法化是指语言形式的意义从实义向虚义转变,其功能从实词向语法功能词、附着成分、词缀乃至屈折形式的演变过程。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观化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机制,语法化的动因和语用推理密切相关。说明语言演变不是源自语言自身,而是源自语言的使用,其演变机制跟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过度包装存在巨大的危害,究其原因,相当复杂.商家的"争宠"心理、设计师的自我炫耀心理、消费者爱面子的非理性心理是过度包装的深层动因.解决过度包装的最好办法,便是包装的绿色之路和生态之路以及包装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汉语的移就和英语的Hypallage是基本相同的修辞格,逻辑上,移就违反常规,悖于情理,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却能恰到好处.移就的产生多与移情和联想的心理动因相关,汉英移就的巧妙运用能收到感受新奇性、强烈抒情性和概念形象化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汉外语言交互影响的视角探讨当代汉语中混合字母词的衍生路径。研究发现,重新分析与类推为其生成提供了前提。尔后,通过截搭与糅合衍生出混合字母词,反映了异质成分融入汉语时所经历的趋同演化,同时,也是本土化理据的一个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4.
楚平王时的采菱城和城州屈——兼论屈原祖籍汉寿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秋吴楚争衡时期,楚平王在内忧外患中为巩固统治,对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恢复了陈、蔡诸侯国的地位,减少对外战争,实行"城州屈"和筑采菱城"为舟师伐濮"的措施.历史文献和汉寿出土的文物,显现出沅水下游常德、汉寿在楚国及屈氏家族地位的重要.由此可见,屈原祖籍汉寿说并非臆说.  相似文献   

15.
论审美时尚的非审美心理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时尚的个体心理动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分析讨论了8种心理动机,并指出非审美动机在审美时尚参与者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新词产生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类推机制下,音响度等级高的语素优先获得了选择。韵腹和声调对音节的音响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韵腹、不同声调内部音响度也存在着差异。通过对大量类推机制下产生的新词的考察,发现音响度优先序列,并从社会、交际、认知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是由社会发展的需要(趋新)、交际的需要(趋稳)、人的需要(突显)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词产生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类推机制下,音响度等级高的语素优先获得了选择。韵腹和声调对音节的音响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韵腹、不同声调内部音响度也存在着差异。通过对大量类推机制下产生的新词的考察,发现音响度优先序列,并从社会、交际、认知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是由社会发展的需要(趋新)、交际的需要(趋稳)、人的需要(突显)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以来书史学家一致认为经折装产生于唐朝,对于经折装被称为梵夹更是持反对观点。我们在前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敦煌遗书残卷的爬梳,对经折装的产生年代、形态流变及名称的演变进行探究,认为经折装产生在东晋之前,随着形态流变其名称也有相应的变化,其间也被称为梵夹装。  相似文献   

19.
赵晓红博士在其专著《朱有燉研究》中认为,朱有燉杂剧体制不分"折",因此明初"折"还没有理解为戏剧单位。其立论基础源于《元刊杂剧三十种》、周藩原刻本。其实,元代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已经广泛运用"折"来分析元代杂剧作家及其作品;周藩原刻本虽未分折,但并不等于作者没有明确的分折意识,朱有燉对于当时曲坛的状况也不可能一无所知;从明代文人文献记载看,"折"事实上已在明初成为共识,不可能晚出。所谓的朱有燉杂剧不分折的观点不成立,同时,通过对朱有燉杂剧用"折"情形的考察也证明朱有燉杂剧在杂剧体制流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理活动直接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何使家电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转化为消费行为,是家电企业广告研究的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家电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心理,并就此对家电广告设计者、家电企业提出相关建议,真正发挥商业广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