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预算对控制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实质是一个宪法问题.宪政视野下的公共预算是一个公开透明、有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公共过程.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行的公共预算制度改革,提高了预算的法制化、民主化水平.但目前我国的公共预算仍然存在预算不透明、编制不科学、决策过程不民主、预算缺乏有效约束和公共预算改革缺少总体规划等问题.为了以民主法治的形武对政府的财政权力进行限制和监控,保护公民财产权及依附其上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国家必须加大公共预算改革的力度.公共预算改革应该在宪政理念的指导下,选取部分县级城市作为试点,坚持先行先试、稳妥渐进的原则,以预算公开为突破口,促进预算编制科学化,进而实现预算审查的民主化,最后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并建立预算绩效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2.
张锋 《南方论刊》2013,(8):45-47
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大系统中内生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作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更是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结合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实践,对预算执行绩效和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内涵、本质及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对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实践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进行阐释,探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中应关注的重点内容,提出加强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7,(8):59-65
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石,如何践行预算治理理念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命题。挖掘现代预算与预算治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把现代预算的规范性、民主性与绩效性作为推进预算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领。预算治理的规范表达是各种预算权主体动态博弈妥协的产物,实质在于实现预算权之间制约的平衡。预算治理的民主基础包含代议制民主与协商式民主的双重向度,代议制是预算治理的直接保障,协商式是对代议制下预算公共性不足的合理补正。预算治理的绩效维度是预算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目标取向,体现出预算结果和预算目标意义上的良好预算治理。为提升我国预算治理能力,立足上述三重维度,应促进立法、行政、社会之间预算权配置的平衡,夯实代议制民主与发展协商式民主,加快"抽象的绩效"向"具体的绩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马蔡琛  赵笛 《河北学刊》2022,(4):146-153
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提高绩效数据的完整性,推动绩效监督更加全面化与多元化。随着全球改革实践的推进,政府财务报告日益融入绩效管理框架,并为绩效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信息。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和预算绩效管理的纵深推进中,仍面临着制度融合较弱及数据的适用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等方面的挑战。就未来改革思路而言,可从以下方面加以谋划:加强二者在顶层设计上的融合,推动政府财务分析指标与预算绩效指标的相互衔接,并将政府财务报告与预算绩效报告作为制度串联运行的重要途径,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加强绩效问责。  相似文献   

5.
预算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代议政治的落实与预算审议的实践同步发展.在预算审议过程中,人大与政府的良性互动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既体现了我国完法的权力制约原则,也是落实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制度安排.预算审议的地方实验丰富了宪法规范的实质内涵,推动了我国的宪法变迁,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宪政建设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预算法是财政法的核心,我国正由“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转变。预算法理念包括民主宪政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和正当程序理念,我国预算法的部分内容已经与现代预算精神不相适应。在现代预算法理念的指导下,需要重新调整我国预算法的原则和具体制度安排,从法治的视野对我国预算法的具体制度,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查、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国外参与式预算改革的优化模式与制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优化的参与式预算实践已显示出了推动预算治理、激发代议机构活力、提升责任、改进服务绩效的制度潜力,本文从这一实践兴起的根源出发、通过对国外优化模式的梳理,指出我国参与式预算实践不仅要重视预算过程各个阶段目标、机制和程序的设计,还应从理念的更新、互动平台的搭建、参与与绩效的整合及公民的培训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参与绩效.  相似文献   

8.
表决是人大行使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法律程序,表决方式直接关系到人大权力和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温岭市的"票决部门预算"以民主恳谈为载体,通过协商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相结合将预算权的价值问题转换成程序问题。从程序上看,其经历了"征询预算—审议预算—修编预算—票决预算"这一系列的过程与步骤。在"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票决部门预算"见证了表决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这对人大监督乃至人大制度建设无疑都具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立宪政体是指在宪法上设计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制度,并依据宪法施行国事的政治体制。一国预算执行监督体制需要立宪政体提供权威性保障,同时也是立宪政体有效运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日本经过120年发展已经成为亚洲诸国中立宪政体最为成熟的国家,并形成与之相配合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国会监督及居民诉讼等多元预算执行监督体制。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深化预算执行监督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立宪政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改革公共支出预算制度成为当前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实施绩效预算管理。上海市闵行区政府根据新管理理论采用项目等级评估工具,实施了"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在分析闵行区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预算绩效管理和中期支出框架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的互动推进,能够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与公共支出政策的结合,促成绩效评价闭环系统的建立,提高预算管理的灵活性。在中期支出框架内,通过设置协调一致的绩效目标、以支出审查为载体建立起二者的联动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2.
对美英经验的比较分析发现:立宪性预算理念、多元否决点的权力结构、融合多元利益表达的程序及减少信息依赖的资源整合为美国预算审议绩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石,而历史传统带来的议会预算创议和否决权障碍及实践中逐步走向失衡的权力结构不仅对英国现代议会绩效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而且还抑制了具体操作程序及辅助资源改革的制度化效力与空间。为避免仅依靠议会自身改革来提升审议绩效的旧有研究的缺陷,后发国家应从预算审议宪政理念的落实,权力结构中预算否决权的合理配置及具有否决力量的公共组织的培育、审议程序及信息资源的完善等关联变量入手进一步提升预算审议绩效。  相似文献   

13.
以经济学为基础,从本质、目标、对象、原则、方法等方面对企业预算与国家预算进行比较研究。预算应是以其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公平”与“效率”为原则,以周期性平衡方法为工具,帮助预算主体制订资源控制计划,并对价值与权力进行预算、配比、制度优化安排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4.
吕侠 《中州学刊》2012,(3):40-44
政府预算既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中国由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变后,政府预算公开就成为无法回避的命题.由于预算公开具有很强的政治价值,因而成为公共预算改革的关键.目前,中国在政府预算公开问题上,已取得较大进展,但还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如预算不完整,监督有漏洞;预算不真实,缺乏权威性;预算内容不精细,造成在执行过程中走样;预算编制时间过短,缺乏广泛民主性等,需要将预算公开纳入法制的轨道,建立民主化、法治化的预算制度,把握预算的入口,转变不适应现代经济制度的观念等.  相似文献   

15.
公共权力关系内外结构的全面改革,是科学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它可以推动公共权力结构改革的制度现代化进程。将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制度更新任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工程,必将形成有效制约并促使权力正常运行的“制度之笼”,规范权力运行,开启清明简政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运行市场化和公共财政建设进程中,中国预算管理的公共化呈现出渐推渐进、体现传统政治哲学、"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实体和程序公共化分别推进、以"边角改革"推动"核心改革"等典型特征。预算公共化改革的进程,对于重塑政府治理结构,构建共同治理的预算管理模式,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地方民主治理创新模式的参与式预算已成为当代国家寻求社会公正、实现政府善治的重要理性工具之一,亦是我国财政预算公共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为了保证其在我国的积极稳步推广,需要进一步从改革动因、实现路径、控制模式等方面入手,比较和解析国内外改革实践与理论,同时借鉴一些成熟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办法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8.
谢和均  李珍 《天府新论》2014,(1):110-114
预算编制模式是社会保障预算编制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社会保障预算的基本框架及预算权力配置。合理的预算编制模式有利于确保社会保障财政可持续运行及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的绩效表现。立足社会保障预算的公共特性,结合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的特点,应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权衡,采用项目规划与绩效预算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是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过程。作为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公共预算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治理的重大政治问题。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共预算改革,需要遵循现代国家的治理理念,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推进预算公开透明,坚持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看,现行公共预算不论在理念、技术还是权力配置、公开透明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共预算改革,必须更新公共预算的治理理念,改革公共预算的权力配置,拓展公共预算的社会参与,优化公共预算的技术手段。只有致力于推动公共预算改革,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才能得到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制度自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是影响制度自信的重要因素。就我国而言,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是增进制度自信的关键因素,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了在制度的比较优势中增强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必须深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改革,推进权力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的现代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