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政治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社会资本的理论构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资源,对提升当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实效具有借鉴意义,信任社会资本能够提升农村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价值认同,规范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化,而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融资渠道。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内,我国农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分布还很不均衡,总体发育不够成熟,这其中,农村民众普遍社会信任的产生还面临许多困境,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制度规范存在不足,同时,农村公民社会不发达,农村文化类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农村民众参与意识较为薄弱,这些都构成了当下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社会根源,因此,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大力提升其现代社会资本存量,强化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地方官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与农村民众的认识水平,积极转变地方政府的供给模式,实现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过程的善治转变,并积极完善供给机制,大力培育农村民间组织,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习惯于政府主导下的资源推动,更多地强调外源式发展,忽略了社区内部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式进行重新思考,着眼于农村社区内生式能力的构建,实现从外源到内生、从资源到能力、从政府主导到社区自治的根本转换。我国农村社区能力的构建,在逻辑上,可以从能力基础、能力主体、能力结构等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培育社区意识、培植社会资本,夯实农村社区能力构建的基础;提升社区农民、社区精英和社区组织等三类主体的能力;培养社区在资源获取、问题解决、服务提供和方案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重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意义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影响和制约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都与乡村公共空间和乡村公共生活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乡村文化建设首先要从培育、拓展乡村公共空间与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公共文化空间入手.通过改造和创新利用乡村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和载体,培育和建构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和载体,不断丰富乡村公共生活的内涵,激活农民的文化自觉,以最终实现新的乡村文化形态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行动要着力破解“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梁漱溟之问”,充分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走一条基于城乡融合的乡村内生型发展道路。当前,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需要克服资源、治理、文化三重障碍,即资源匮乏带来的利益吸纳能力弱、治理效能低下导致的外部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农村价值失落与文化主体性迷失。要克服这些障碍,需要着力推进农民视角的乡村建设,从为农民赋利、向农村赋权、给农民赋能三个方面开展系统而扎实的工作,以大力提升农村的“造血”功能,实现从“无感发展”到“有感发展”、从“维持型农业”到“发展型农业”、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5.
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转型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强调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协调合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农民的主体性缺失以及农民主体性实现缺乏应有制度保障、建构主体社会责任的缺失等问题。但以往研究并未对此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可以考虑从建构主体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农民主体性实现及制度保障等角度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群众参与模式带有强烈的国家动员和运动式色彩,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农民社会资本一直是传统农村社区维持乡村秩序、整合农村资源、保持乡村有机体自身平衡的主要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社会资本经历了从"宗族化"到"革命化"再到"市场化"的嬗变。在当前我国农村日益"空心化"的背景下,农村公共空间萎缩,公共人物缺乏,公共精神缺失,社区记忆断裂,象征符号系统也随之凋零,农民社会资本的缺失成为农村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力。只有按照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治理的要求,尊重社区建设的人文和历史规律,重建农村社区公共空间,重构农村传统"惯习",重塑农村社区公共舆论和公共精神,培养农村社区公共人物,重构农村社区集体记忆和社会价值认同,进行农村社会关系和价值的再生产,才能重构农民社会资本,为我国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提供精神和价值支持,从而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之举,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发掘乡村传统治理资源。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参与乡村治理的建设性力量,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内在生成逻辑。农村社会组织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上的功能优势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共参与机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四个方面。然而受外部环境、体制机制、自身建设程度等因素制约,农村社会组织参与治理面临多重困境。为了保障农村社会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妥善处理国家主导与社会主体、传统农村社会组织与新型农村社会组织、内部培育与外部引入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既是重要抓手,也是重要目的,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农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不仅是丰富和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更主要的是深层次的精神升华和正向价值引领,如何发挥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价值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导向机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互鉴交流。  相似文献   

9.
当下农村的公共空间被压缩,文化建设被边缘化,导致农民会共文化生活呈委缩之势."文化下乡"政策实戏体现的是嵌入式的发展理念和简单的"送文化"行动逻辑,即农村社会需要由政府自上而下的"送文化"方式来解决文化匮乏的现实困境.这种理念的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农村社会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及农民在建设乡村文化方面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乡村社会一种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乡村戏剧的演出构建了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空间.应以牛哥戏在桂东南农村地区的繁荣为契机,推动广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源式发展"理念建构.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公共文化体制紊乱,致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缓慢.基于对兰州周边地区的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甘肃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存在公共财政投资规模与结构失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体制障碍;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紊乱等问题,这就需要从以促进文化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建立区域、城乡人均经费相对均衡的农村文化服务财政投入结构;改革农村基层文化体制;引导农民自主参与文化建设和创造;形成城乡区域间文化发展的互动促进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焉耆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两大难题:投入不足与机制不顺;一对矛盾:“自上而下”的文化供给与“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双重障碍:文化人才匮乏与农牧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欠缺.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文化惠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及需求表达机制,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实效;创新文化人才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乡村文化是凝聚乡村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传承乡村文化,持续激活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生态空间重塑的内生动力,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题中之义,也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最终成效。面对当前资本逻辑介入乡村建设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冲击与消解,通过回归文化逻辑,挖掘和转化乡村文化资源,以艺术乡建的方式提高村民的文化自信与主体能动性、培养乡村艺术人才、激活乡村产业动能、营造乡村文化空间,可以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变现能力,增强乡村的文化和经济吸引力,从而实现乡村发展动力由“外生”到“内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文化治理中,通过情感赋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方式的本土化创新,对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情感与仪式互动融合视角看,仪式互动结构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具有相互耦合的情感生产逻辑。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面临共同精神弱化、人地关系疏离、情感联结淡化和价值符号虚化等实践困境,构建符合乡村内在生活秩序和社会规范的乡村情感共同体是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行动者身份的品牌化认证、互动空间的公共性转换、服务能力的联动式升级及发展方向的国家在场化定位是"让公共文化服务运转起来"的成功之策;文化项目的品牌化、文化空间的公共化、文化服务的平台化和文化互动的网络化及国家的常态化在场是提升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文化为纽带并以文化建构为目的、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生成、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合作及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强烈的需求,获得信息的渠道逐渐多元化,对政府或集体精神文化服务充满期待,对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途径和未来走向有设想。要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挖掘、整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民精神文化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6.
马秋茜 《河北学刊》2013,33(1):199-20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其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政府所能提供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服务。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阐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内涵,概述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以通过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规划,注重设施的维护与更新,积极推动贫困偏远农村设施建设,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渠道,由此引导农民群众自主参与的路径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蔡晓梅  何洁 《学术研究》2023,(11):63-69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成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打开乡村基层治理的黑箱提供了新的理论智慧。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的方法,基于基层治理视角,可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维度以及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第一,物理性空间、权力性空间和意义性空间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3个核心维度,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实践,展演了乡村高质量振兴的成果;第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开放程度体现了乡村基层治理水平,是影响治理效能的效应边界;第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地方依赖和情感认同的双重治理机制而实现。研究强调了乡村振兴的“文化之治”,丰富了基层治理的实践意涵,提供了造福百姓的学理路径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昌雯 《南方论刊》2022,(12):72-74
研究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精准化是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民合法利益、推动农村社会环境稳定和法治乡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精准化,是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更高效的重要途径,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经济反差造成农村文化贫困,现代新潮生活信息非常容易让村民陷入一种精神失落状态,农耕社会许多传统观念面临颠覆或瓦解.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文化变迁.针对现代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调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通过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和开发,提高乡村"文化适应"程度,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养老需要不断增加,既有的社会福利模式忽略了农村老年人及农村社会中蕴含的养老资源,对相应的养老福利制度模式的探索具有重大意义。优势视角下,农村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参与的方式适度满足其养老需要。农村养老需要分为物质、公共文化、空间、情感、照料等层次并具有显著的老龄分层偏好。农村老年人协会中的老年能人以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实现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修复,通过礼物馈赠、空间再造、主体感培育和情感补遗,实现乡村养老需要公共品的内生制造与持续供给。对农村养老需要满足的自组织模式进行制度优化的方向是:以内置金融激活养老自组织造血功能;以民政资金盘活养老闲置资产,增加乡村老年社会福利空间;强化地方政府引导,创新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积极培育并发展公共文化型老年人协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