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国古典哲学确立了哲学以人为端点和终点的根本原则,这个原则是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根本原则。康德是这一根本原则的开创者,其人类学思想为这一原则提供了理论和逻辑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熊建生 《江汉论坛》2007,(11):63-66
思想范式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中介.结构是现代科学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是万事万物基本的存在方式."结构思维"是指从结构的视角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系统论的基础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思想的新范式.结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和相对稳定性等属性.结构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范式,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系中,在我们的思维过程和研究活动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科学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复杂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这种新的思维范式就是以一种整体思维、关联思维、非线性思维来思考和把握复杂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复杂性思维范式为指导,使我国的和谐社会体现出整体协调性、开放性、人本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以及发展的有序调控性等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4.
对比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思维范式、政治资本逻辑思维范式及权力话语思维范式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批判范式是从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背后,去发掘和揭示形而上学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的一种思维范式,而且要实现对这种社会历史根源的消除与批判.后马克思主义阐述的政治价值主导性和独立性思维范式理论,拓展了当代理论和实践视野,对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依相存、跨界协同的大众化、融通性教育类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始终不能脱离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而搞单边式发展,必须通过教育"自系统",跨界农村社会"他系统",融合共生农村职业教育"超系统",在"超系统"的融合共治中共生共赢、一体化发展。这种跨界共生"超系统"的发展必须遵从共生逻辑与系统性思维范式,在共生逻辑的全过程、全领域与全方位观照中以及系统性思维的结构性、关系性与价值性表征中突显农村职业教育跨界发展的逻辑理路与价值要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当代西方翻译流派的理论渊源,将西方翻译理论按照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归纳出其范式特色.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范式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具有重大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尧典>以顺天应人为指归,以求融通、致中和为基本旨趣,以一种不阔、不迫的叙述与记言互错的表述方式,将还在孕育萌芽时期的以中和为核心内容的中华伦理思维付诸于有形之器;潜在地蕴含了治政、族群、刑罚、文艺、天人等一系列朴素的伦理思维范式.后世政通人和的政治诉求、协和万邦的睦邻关系、"囿过无大,刑故无小"的刑罚主张、"志尽而不怨,辞顺而不谄"的文艺发展观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伦理思维.无不受其沾溉.  相似文献   

8.
黎玉琴  和飞 《江淮论坛》2003,42(3):94-99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实际上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即通过对世界的认识来理解人自身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意义和价值。也可以说,哲学怎样理解世界,同样就会怎样理解人本身,亦将以同样的方式理解惟有人才有的自由。本文从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种不同的思维范式,审视了思想史上对待人的两种不同的理论态度,认为实践哲学思维范式代替理论哲学思维范式的同时,关于自由理念的思考进路也发生了转换,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成为思考自由理念的出发点,而不是具有神秘色彩的世界理性、客观理性,也不是源自抽象的孤立的个人的主观理性。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与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哲学的内核是抽象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以哲学同现实脱离为特征,从而导致哲学对人的失落。马克思哲学的伟大变革是使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从而形成了以现实的、总体的和历史的人为特征的全新思维,哲学由此变为服务于人类解放的革命的和批判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苏富忠 《东岳论丛》2003,24(5):52-57
逻辑史上多把逻辑界说为思维的规律与方法,特别是思维的逻辑形式,20世纪的数理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的规律与方法。本文宽泛地把逻辑界定在思维成果的结构范畴,提出逻辑的思维成果结构观;逻辑是思维成果的结构,是由思维过程中遵循特定逻辑规律的思维方法及其所操作、运用的心理工具的结构和相应外物的结构转化来的。  相似文献   

11.
理解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历史性与思想性关系是实现西方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的关键。文章从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历史性与思想性的内在关联入手,研究历史性研究范式向思想性研究范式转换可以使西方哲学史研究从史性特点向论性特色回归,有效实现史与论的内在结合,还哲学史以基础性、理论性、历史性、思想性之本原,让历史性与思想性统一于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上。  相似文献   

12.
西方社会分层研究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为以涂尔干、戴维斯和摩尔、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分层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韦伯、达伦道夫为代表的冲突论分层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分层研究的理论逻辑,为中国的分层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中国的分层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分层理论或者冲突分层理论去分析,冲突理论与功能理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社会分层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民间法的人类学范式,可以为理解、阐释和适用民间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本体论层面,它坚持从结构与文化的多元主义,以及地方性与过程性的微观主义进路理解民间法.在知识论层面,它强调在参与观察中发现与产生民间法知识,再借由三种不同的论证模型对发现与产生的民间法知识予以科学性论证.在方法论层面,它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法律民族志呈现不同的书写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展开“文化-功能”与“历史-过程”阐释.建构民间法的人类学范式,对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术与话语的体系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政党政府研究的范式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政党政府研究,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中的政党";二是有政党的政府;三是政党—政府关系。围绕这三大主题,迄今为止,已经产生了四个重要的理论范式:责任政党理论、联合政府理论、分立政府理论以及政党政府关系理论。责任政党理论起源于政党在政府中的合法性危机,主张政党执政后应该制定并通过公共政策,代表选民利益。联合政府与分立政府现象的出现,导致了两种相应理论的产生。联合政府理论主要关注联合的形成、维持与利益分配。分立政府理论关注不同政党分别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但是这些理论或是以政党为中心,或是以政府为中心,无助于阐明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政党—政府关系理论的产生,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亚丽 《齐鲁学刊》2007,2(1):105-107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大致形成了三种范式进化论范式、阶级论范式和现代性范式。以这三种文学史范式为参照,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范式认同仍然存在危机,面临种种新的文学史范式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将有助于本学科文学史范式的再生与重建。  相似文献   

16.
叙事范式的转变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现代派戏剧打破了从亚理斯多德到黑格尔所形成的戏剧"情节整一"的线性叙事,以及古希腊以来所遵循的"摹仿说"创作原则;西方现代派戏剧在叙事范式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先行的特点使西方现代派戏剧明与暗的叙事范式应运而生;主体性与客体性叙事的叙事范式独具特色;线性与散发性的叙事范式常常交替出现,使戏剧的时空叙事产生立体的变化;整一性与碎片性的叙事范式使剧作家理性与非理性美学思想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从未间断过对它的探索,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提出了各自对世界秩序范式的设想。理想主义把集体安全原则作为全部秩序设想的核心;现实主义崇尚以均势秩序维护世界和平;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制度创造秩序,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是世界秩序的核心,需要发展促进合作和有助于解决冲突的国际机制安排,建立以多元行为体相互依赖与合作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在世界秩序重构的变革时代,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世界秩序范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是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18.
思维是在所有的自然万物中人类所独具的能力,对思维本质的探索是人类科学史和思想史上历久不衰的课题.从古到今学界出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思维观远古的灵魂说、古代思虑心理的思维观、近代格式塔心理学的思维观、行为主义的思维观、现代"间接反映论"的思维观、信息加工理论的思维观、自组织理论的思维观等等,这些思维观在哲学和科学上各具其得失.在此基础上阐明当代人类社会和科学前沿破解思维之谜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对未来全球性的探索研究--人类脑计划以及我国科学家的在此计划中的工作目标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曹瑜 《兰州学刊》2011,(9):23-27
在哲学史上,如果说从本原本体论到本质本体论的转向,只是囿于形而上学思维范式内对"实体"这一对象的再度抽象和深化,那么从本体论到存在论的转向,不啻是一次在思维范式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革。它通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的变革,彻底消除了形而上学实体本体论"双重抽象"的玄奥,使哲学走进了"感性世界"、"对象世界"和"人类世界",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和人文关怀。无独有偶,这一哲学史上思维范式的演进历程亦"再现"于科学史上,表现在从物质思维到能量思维再到信息思维的范式转换。这或许是哲学发挥了"先导"作用,抑或是学科内的逻辑"自觉",但二者的"共生"现象再次佐证了这一转向的合理性,并为这一合理性的历史性检验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金家厚 《理论界》2011,(9):41-44
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及社会结构性变迁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观在适时地调整变化,从而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制度范式意义的几种不同的社会福利体制、福利政策、福利供给模式及相应的理论范式:福利国家-政治经济范式、福利社会-道德经济范式、福利组合-混合经济范式和福利网络-社会经济范式。每一种范式都是社会福利制度历史演进的表征,其制度建构、认同乃至制度危机与创新的过程,体现了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变革的轨迹,也是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自觉、反思和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