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限速:汽车社会的和谐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的争论 去年12月,在重庆市的"两会"期间,六位人大代表来到了重庆市高速公路执法支队,再次对"高速公路不姓‘高'"的问题表达出质疑.而在此之前,类似的争论在全中国早已"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时隔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中央连续提出两大带有根本性和实践性的理论观点,那么,如何来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总括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义,一是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二是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归结为三个要点,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时隔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中央连续提出两大带有根本性和实践性的理论观点,那么,如何来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张雪筠 《城市》2007,(1):43-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摆脱了运用政治力量抑制正常的社会成员分化,运用意识形态力量控制社会成员分化的历史,进入了一个以阶层为单位的社会成员的分化期".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到了自提出以来的最高点,放到了更加突出的“统揽全局的位置”。于是,许多专家学者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诠释。然而,其中也有一些明显的认识误区。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首先构建一个“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然后给方方面面都定下若干数量化的指标,最后在不远的将来的某一天(一般是一个有纪  相似文献   

7.
社会结构的转型:结构主体和结构规则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十多年的改革,使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和结构分化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在分化的基础上重组中国社会的结构体系以适应未来现代化的发展已成为迫切要求。重组的社会结构体系特征为:统一而具有普遍性的制度规则应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相一致,形成充分分化的、多元化的、自主独立的结构主体,国家发挥特殊的、积极的作用。于此基础上,作者从结构规则的重建——国家地位和职能的转换和结构主体的重建——群体形式的创新及二者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种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8.
吝毅 《现代交际》2011,(3):58-59
人们对于规则的认识和尊重程度决定了规则在社会中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也决定了社会正面价值实现的程度。中国社会对规则的认可度和依赖度都不高,呈现出形式上遵守规则而实质上不惟规则的观念。这不仅是中国封建残余思想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根源的影响,同时在行为逻辑上也有深层的原因。笔者从中国社会规则观的现状入手,从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具体行为逻辑两方面进行剖析,以求理清当中的发展和关系链条,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和法律信仰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再次“沉渣泛起”。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这种观点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爆发出来。究其原因,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就是人们在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出现了失衡。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包括金钱、时间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论调再次"沉渣泛起".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这种观点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爆发出来.究其原因,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就是人们在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出现了失衡.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业难、工资低等就是教育收益下降的现实表现.新"读书无用论"的再次泛滥,在"科教兴国"口号提出了近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正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就显得格外的刺耳.这无论是对劳动者个人,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深刻而且长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叶红心 《现代妇女》2014,(11):116-116
社会关系实际上是各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本文从协调博弈的视角,探析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郑会霞 《现代妇女》2014,(3):I0032-I0033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探究科学的社会治理模式成为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全面的总结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变迁,以人治与法治为切入点,来研究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结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济宁 《公关世界》2008,(3):62-62
公关的最高境界是达到社会和谐。而社会和谐离不开环境友好。今年春节期间的一场空前严重的冰雪之灾。压迫了半个中国,深刻证明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国家和社会正处在一个政府职能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快速转型期。特别是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人们的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一时期,既是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又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比如,利益关系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汽车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它的蓬勃兴起只不过1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随着加入WTO后汽车业走出壁垒,融入全球化的大市场;随着汽车业已经进入了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快速增长阶段,一个从"汽车工业"向"汽车产业"进而向"汽车社会"转变的过程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6.
精神作为物质的最高产物,其需求的急剧膨胀则会导致社会发展趋向的偏移。认为人性和谐是缓解自然矛盾和奠定社会发展趋向的重要基础,而虚伪表象下的人性伪和谐则会造成自然-社会风险的加剧。因此,从自然、社会、与人的角度揭示人性和谐的基本要义;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分析表观人性和谐掩饰下的自然-社会风险;从人性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统一和自然生态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人性和谐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世间最能宽容一切的,是大自然。有了大地的宽容,才有了万物的生机;有了峭崖的宽容,才有了瀑布的壮丽;有了磨石的宽容,才有了宝剑的锋利。  相似文献   

18.
寸草 《当代老年》2013,(11):31-31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云率领4000名干部进入沈阳执行接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内部和外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的身心的和谐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山东省临邑县在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积极探索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新路子,初步建立起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以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政策配套,运作规范,城乡联动的社会救助体系,并先后被列为全国农村医疗救助示范县、全省农村救济制度设点县、全省农村医疗救助试点县、全省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示范单位和全省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