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重要的政治制度,从这一法律规范出发,散居少数民族就有了特定的含义:一是指居住在各民族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包括民族乡的少数民族;二是指居住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内,但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目前,全国散居少数民族约有2400多万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因 相似文献
2.
3.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平等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是党的一项重要政策,而且是由宪法和法律保障实施的政治制度。当前在民族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中对民族平等的论述,往往只是限于思想或政策方面的一般分析,很少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加以论证,即使有的作者偶尔从法学的角度谈起,也主要是讲民族平等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往往忽略了履行相同义务的内容,从而使这种研究和宣传缺乏全面性,实践性、使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和资本主义的民族平等缺乏质的区别性,使理论研究和宣传的社会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谈民族平等,使这种研究和宣传充分体现其全面性、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和与资本主义民族平等具有质的区别性。 相似文献
4.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多维视角重新解读民族平等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族平等可以从多种视角进行分析,静态视角下的民族平等是各民族在政治、法律、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平等,动态视角下的民族平等是各民族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有机统一.此外,民族平等还是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的结合,客观标准与主观体验的结合,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八年改革,使中国大地充满了生机。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全面贯彻,我国各族人民冲破“左”的思想束缚,聪明才智得到不断发挥。八年来,无论是农村或城市,无论是东部、中部或西部经济地带,都本着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积极探索符合本身实际的改革和发展路子。在不发达的贫困地区,继率先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又相继出现了“温州模式”、“阜阳模式”等,它们与发达地区的各种模式及经验交相辉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推动了当前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以什么为基础来制定商品的价格,经济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提出来,与从事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同志们共同探讨。一首先谈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我们知道,目前在我国国营工业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制定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但农民长期以来因具体权益保障法律的缺位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的问题已提到国家立法的议事日程。该法应该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其立法宗旨,确立平等原则和特殊保护原则。该法权利体系构建的重心是农民所应具有的各项权利,义务体系构建的重心是国家机关、社会公共组织所应承担的义务。在制定该法的过程中要协调该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关系,避免立法抵触和重复立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少数人权利的平等保护,有关各方争议不大。但是,对于少数人权利的特殊保护,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还有一些不同看法。特殊保护既是对于传统民主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也是真正实现平等与不歧视的客观需要。对于少数人提供特殊保护并不违反平等和不歧视原则。在切实确保少数人获得真正的平等待遇方面,特殊保护与不歧视原则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保护少数权利既是民主的基本特征,亦是民主过程本身的必要条件。保护少数权利与民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无论作为价值而创设的民主,还是作为手段而创设的民主,都符合民主创设的基本目标。民主意味着人民享有主权以及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管理,民主也意味着具有程序性的选举,保护少数权利契合民主的这些本质。保护少数权利体现民主的社会公正原则、竞争性原则、商议性原则、个人自由平等原则和包容性原则。保护少数权利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民主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1.
12.
白丽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8):68-69
对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制定《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法》是解决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根本举措,应尽快提到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上。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法的立法宗旨,应确定体现公平正义的权利保护,应明确流动人口的认定标准和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认可流动人口的户籍问题,加大流动人口权益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国际法上的少数人的组成部分。中国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忠实履行国际人权公约的义务,切实保护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进步和成绩。与此同时,中国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胡永平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27(1):69-7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平等原则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客观存在。本文力图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平等、民族平等定义的分析及平等相对性概念的阐释,论证国家为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而对民族地区实施优惠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优惠政策实施后果的考证指出,应该如何科学地看待目前的优惠政策,并提出应当及时改变民族政策的具体措施,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缩小民族间差距,最终达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散居回族文化及其构成的基础上,研究了散居回族文化对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散居回族文化在对散居回族经济的导引中发挥了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经营理念和经济行为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散居回族文化及其构成的基础上,研究了散居回族文化对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散居回族文化在对散居回族经济的导引中发挥了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经营理念和经济行为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了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加快政治文明建设的脚步,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我们必须切实解决少数人群体问题,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整个社会呈现和谐相处、充满生机活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民族立法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各项民族立法,对于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 立法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民族立法是健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切实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前提。一个民族自治地方有了完善的立法,才能将《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才能使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严肃性,权威性;使之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或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完善民族立法,还可以进一步把自治地方和非自治地方的 相似文献
20.
一 1842年4月,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在十九世纪当时反对普鲁士专制制度及共反动法律的斗争中,马克思的达一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法对于人民自由权利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