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家》2008,(12)
促销手段五花八门楼市政策雾里看花 在楼市持续低迷的市场情况下,怎样才能购房者重建信心,刺激销售,开发商们实施了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从一开始躲躲闪闪的特价房,再到彻彻底底的"低价数字",以及诸如"免费送礼""买房送车""买房送工作"等等花样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
吴舟沫 《安家》2009,(5X):57-58
<正>进入牛年以来,南京楼市便进入了"小阳春",日认购量从2月下半月以来的200套左右,到3月份多次冲上300套,再到一举突破500套……持续上扬的销售数据证明,南京楼市已经突破观望壁垒,回暖趋势渐趋明朗。  相似文献   

3.
南昌楼市在告别去年几近疯狂的楼市销售之后,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则呈现出楼市销售量急速下降的态势,房地产商们面临一轮又一轮的降价风潮。受此影响,一些中、小房产中介公司由于实力差,也难以抵御市场低迷的考验,有近千家门店关门,平均每天有30家店关门。  相似文献   

4.
楼市在一定程度和股市颇为相似,同为政策市。虽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众人所期待的房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007年,中国楼市呈冰火两重天之势。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数据,2007年12月,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全国22个大中城市房价明显下降;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房价虽然跌幅不明显,但销售面积大幅萎缩。中国楼市2007年第四季度的"有价无市",与上半  相似文献   

5.
郝凤英 《安家》2008,(7):74-77
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5月,北京市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8.8‰降幅比~季度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期房下降46.2%,现房下降49.5%.住宅销售套数同比2007年减少2123套.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7%,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5%.这一成绩虽然比刚刚度过的"黑色"4月好,但是也乐观不到哪儿去.从分析数据不难看出,5月份销售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销售套数和销售价格的提升.楼市整体颓势并未改观.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界一贯的"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在2008年最终没有到来.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公布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北京商品住宅网上签约总量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38%,7月份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网上签约面积同比下降62.7%.楼市的冷清让从前乐此不疲的房地产从业人员的生活变成了"晴"转"阴":有些因为销售业绩不佳而囊中羞涩,有些则因为公司即将到来的裁员而一筹莫展……面对这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行业,房地产从业人员应该有怎样的选择?本刊记者采访了东方惠博副总经理王炯女士.  相似文献   

7.
《安家》2009,(5X):55-55
<正>从3月至今,全国的楼市透着春意盎然,从北部、南部、东部到西部区域,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出现明显增加。全国楼市普现"小阳春",有人观望,有人乐观,这场"小阳春",到底是"全面回暖的开始"?还是"刚出太阳,就露膀子"?抑或"春暖大地,还要"捂"春"?  相似文献   

8.
万春  乔博 《安家》2009,(4X):50-63
08年下半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亦难以独善其身。而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环节,楼市也步入寒冬。经过08年的调整,像过山车一样往上直冲的房价被遏制。近期,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效应不断累积,房价逐步回调,市场也有了趋好的势头。相对往年春节楼市的清淡,今年京城楼市局部区域出现了"反季节热销"的局面。事实上,从08年年底开始,北京、广州等地的楼市就出现了自用需求增强,买楼信心复苏的现象。到了春节后,股市渐有"牛"意,更让购房者蠢蠢欲动。楼市的波动似乎在表明:每当房价回落到一定程度,市场的刚性需求就相应释放出来。眼下,楼市"抄底"无疑成了焦点话题。价格是最大的诱因,观望的购房人在等待时机出手"抄底"。  相似文献   

9.
《安家》2010,(5)
创造三天售罄千余套住宅销售奇迹的北京华贸城尽管可以低调,却一直都是北京楼市最热门的楼盘.今春以来二期持续推出的稀缺性创意户型--复式小豪宅备受市场关注,3月中最先推出的14号楼开盘即告售罄,目前开盘在即的27、28号楼又成为京城5月楼市最炙手可热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楼市和房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回顾2010年,中国楼市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可谓波动频频、亦悲亦喜、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展望2011,有人说将是中国楼市的"崩盘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预测2011年中国房价将下跌20%,当然,"2011年房价依然要上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1.
《安家》2008,(11)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楼市并不缺乏需求.对于众多的购房人而言,在整个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略显低迷之时,高品质、高性价比、高稀缺资源,才是拉动当今楼市热销的"三驾马车",也是冲破中国楼市发展迷雾的利器.  相似文献   

12.
赵琨 《安家》2009,(9X):38-47
京城楼市向来是实力开发商的必争之地。2009年,行业大调整时期的中国地产江湖,英雄辈出,硝烟不断,东南西北四大派系将京城楼市搅得风生水起……从文化著称的"京派"到以地段论高低的"海派",从坚持实用和精致主义的"粤派"到以人为本的"渝派",各地进驻北京的开发商都力求将产品和理念做到"纯粹、纯粹、更纯粹",并希望以此占领中国楼市的制高点,实现企业实力和品牌的迅速成长和成熟。那么四大派系反映在开发理念、建筑风格、园林景观、营销推广以及物业服务等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尤其是后来居上的粤派和渝派在京城的代表项目有哪些?四大派系"暗战"之后将为北京楼市带来怎样的变化和发展?本专题将与各地主流媒体人一同,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岁末寒冬随风至,京城楼市别样红,昔日破败烂尾楼,如今借"市"还魂来. 几年前还乏人间津的烂尾楼在今年冬天却如咸鱼翻身一般,随着楼市的升温而"苏醒"过来,转眼成为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开始"无厘头"的走红起来,引发很多人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相似文献   

14.
卢卫 《城市》2013,(8):3-5
一、市场现状:由新政引发的一波"交易狂潮"来去无踪2013年伊始,受上年末楼市成交"翘尾的影响,低迷了将近两年的津城楼市终于有所回暖,市场上大量隐藏的需求也在2013上半年集中释放,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金额均稳中有升。而随着一手住宅成交量和成交  相似文献   

15.
张萍 《安家》2007,(1):154-156
NO.1 "国六条"调动全国 中国楼市头等大事就是调控,2006年,以"国六条"为标志,新一轮房地产调控风暴肇始.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提出六条措施调控楼市,这就是"国六条",房地产调控史上又一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郑淑洁 《安家》2009,(5X):88-93
在普遍萧条的熊市中,成交量和销售均价难以继续一路高歌,许多楼盘出现了价格滑铁卢的一片哀鸿,但仔细观察房产市场上的各类产品后不难发现,豪宅类产品受到冲击较小,并且在之后的恢复中更具优势,能够以相对普通住宅产品更快的速度恢复行情。蛰伏了一年的楼市在经历了寒冬之后,在这个春天显现出回暖迹象,成交量虽然不及热销时期,却也略有回升,给予市场新的期望和信心。目前,一些有着自住或投资需求的购房者已经开始关注一些房产项目,对于这些群体的购房者来说,此时此刻或许已经到达"楼市之底",又或者即便未见真正的"底",他们也已经决定不再抑制自己的购买需求。在这样的心理博弈中,选择何种类型的产品成为购房者们真正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伏生 《安家》2008,(11)
近期以来,虽然楼市整体处于寒冬的季节,但是别墅市场却睡在"温棚"中.据中广信的统计资料显示,北京楼市经历了9个多月的"量缩价跌"之后,别墅市场也表现出了惊人的抗跌性,甚至部分项目出现了价格的大幅补涨,区域最高涨幅达46%.  相似文献   

18.
在详细解读新"国五条"细则的基础上,结合2011年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及楼市调控的客观情况,尤其是近期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势,从短期调控对策、中期储备政策与长效机制配合等方面,提出当前强化楼市调控的政策建议,确保上海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双率"下调,效果难以立显 "双率"的下调,虽然对降低消费者购房成本作用不大,但却体现出政府宏观调摔由紧缩型逐渐向货币政策放松转变,甚至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转变的信号.这在一定程度一下给低迷的楼市注入了一剂兴奋剂,增强消费信心,故短期内楼市成交套数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20.
《安家》2010,(5)
大势:四月风云变幻 2010年4月,似乎正在成为中国楼市又一个"拐点",在春节前后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收效甚微的情况下,四月国家重拳出击,仅二套房首付50%和高房价地区三套房停贷两项政策,就已经令楼市骤然迎来"倒春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