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成化刊包公故事说唱词话八种如从分析文学作品的常规角度——诸如情节结构、人物刻划,语言技巧等标准去衡量,每一种都显得十分粗糙、简单、幼稚、原始。尤其在文辞方面,更是文理不通、错别字百出。当然,产生上述种种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民间艺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不论对编写说唱词话的作者或说唱词话的表演者来讲,都是纯粹为了谋生觅食,没有可能象骚人雅士那样去字斟句琢地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二是这些说唱词话其  相似文献   

2.
“说唱词话”和《金瓶梅词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话”是元明说唱文学重要形式之一。1967年上海嘉定县宣姓墓出土了一批明代成化年间竹纸刻印的书籍,内除一本南戏《白兔记》外,其余都是“说唱词话”,共十六种。近年来有人据此推断《金瓶梅词话》的成书问题,造成了混乱。曾有人提出,词话之“词”,“可有三种解释:一词调之词;二偈赞之词;三骈丽之词。”更有人认为,词话就是“有词有话,即有说有唱。词泛指诗、词、曲等韵文而言”。实  相似文献   

3.
《花关索传》这套《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的第一册为《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等四种》,分为四集,在其前集《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的末尾,刊有“成化戊戌仲春,永顺书堂重刊”二行文字。成化戊戌为公元1478年。如果我们承认《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就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那就是说它的成书时间反倒要比《花关索传》的“重  相似文献   

4.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书》没有对校勘的依据作出说明。特别在《断歪乌盆传》中 ,把原文“毫州”校为“亳州”,可能是不当的 ,“毫”当作“濠”  相似文献   

5.
有明一代,创作、出版的小说少说也有一两千种。据《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仅通俗小说留传至今的还有近两百种。从现存、现知的明代小说来看,自明代中叶起,有一个颇为繁荣的小说出版业,它们对明清小说的创作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在《古典小说史中最大的谜》一文中指出,从元至元(1335——1340)到明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的一百几十年间没有一部小说刊刻本传世。而在此以  相似文献   

6.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书>没有对校勘的依据作出说明.特别在<断歪鸟盆传>中,把原文"毫州"校为"亳州",可能是不当的,"毫"当作"濠".  相似文献   

7.
彝文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同化政策,彝文已濒于消亡的阶段。现存彝文文献,仅可上溯至明代的刻本和碑铭,如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贵州罗甸水西的铜钟(以下简称“成化钟”),钟面有彝汉铭文;石刻有云南禄劝县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镌字崖》,贵州罗甸水西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们所知道的《金瓶梅词话》最早是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刻本,《金瓶梅》是人们习惯的简称。作者将书中三位妇女的名字(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各取一字订为书名。崇祯时代又有《新刻绣像金瓶梅》出现,研究者仍以《金瓶梅词话》为定本。据吴晗考证,《金瓶梅》成书约在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568——1606)之间。  相似文献   

9.
石城——明代满俊起兵抗明的天然屏障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宪宗成化四年 ( 14 6 8年 )夏四月 ,固原土达满俊背叛朝廷 ,聚众起义 ,结束了自其祖父巴丹以来归顺大明王朝的历史。从此 ,满俊凭藉险要石城与明朝廷抗衡 ,明政府先后调集近 10万大军 ,与满俊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战争 ,前后围剿战近一年 ,满俊与石城皆因此而闻名于史籍。《明史纪事本末·平固原盗》专章记载这一事件的原委和过程。而今 ,石城依旧 ,高耸奇险 ,与周围的山峦共同构成了一道景观 ,吸引人们去追溯和游览。一 明代的西北边备有明一代 ,退却北方草原的蒙元残余势力 ,始终与明朝北方边将交锋。自成化以后 ,边境战争加剧。总体上说 ,…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与民间说唱词话的关系甚为密切,明人的文献记载已披露了“水浒词话”存在的信息,而《水浒传》文本中诗词韵语等的因袭、重复以及人物、情节描写的程式化等,则充分证明了《水浒传》确实得到过民间说唱词话的孕育,其前身应该就是一部“词话”。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词话本是说唱活动的底本,该长篇小说是在说唱艺术中生成的一朵奇葩。《金瓶梅》说散本是从词话本发展来的,尽管发展过程中做了许多删削改动,但说散本中仍保留了大量的说唱艺术成分。说唱艺术成分的存在,使《金瓶梅》文本(包括词话本、说散本)具有了别样的美感。  相似文献   

12.
明代文人郑满生卒年不详。今据其文集《勉斋先生遗稿》中所载墓志铭及相关诗文,考订其生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卒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并对其行年略作考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考察了词话、缠令、缠达、鼓子词、道情、叫果子、莲花落、货郎儿、评话几种说唱形式在戏曲中的运用,并辨析了词话与判文之区别。这些说唱形式在戏曲中具有叙事、抒情、描写、评论、戏剧性对话、复述、概括剧情等多种功能。其叙事的角色化、艺术化、戏剧化,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的舞台语言,既让观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又在听觉上获得一种艺术享受。说唱形式是构成我国传统戏曲俗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驼庵论曲     
戏文又曰南戏,后来之传奇虽滥(?)于此,而南戏实与传奇有别.传奇多出于文人,南戏多为民间之产物.其发生之时代为南宋,地点为温州.明·祝允明《猥谈》云:南戏出于宣和(宋徽宗年号,公元1119—1125)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  相似文献   

15.
南戏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成熟戏剧。它大约诞生于北宋末年,按照明代大文学家祝允明(枝山)《猥谈》一书中所说,是在宣和之后到南渡之际(1119—1126),如果这时在城市里所演出的南戏已经十分成熟的话,根据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南戏在其成熟前应当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孕育期,因此,南戏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宋徽宗初年前后(1101)。按照多年来的通行说法,南戏最初发源于浙江南部濒临东海的温州(又称永嘉)一带的农村。开始时,仅仅是农民们在农闲时自编自演的一些带有简单情节的民间歌舞小戏,其形式可  相似文献   

16.
刊行于明万历丁巳年的《金瓶梅词话》,是现存的《金瓶梅》各种版本中刊行最早,最接近原始面目的一个本子。它生动地记录了明代山东地区市民阶层的口头语言,保存了大量的当时的口语词汇,是研究汉语词汇史的有价值的材料。 本文旨在考释《金瓶梅词话》中不见于或罕见于其它早期白话小说的特殊词语,以及某些常用词语在该书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代(1368——1644)文学,小说、戏曲勃兴,而传统文学之诗文则表现出为复古风气和门户标榜,这一直贯串到有明一代。其中八股文,这一新兴文体也是从明初开始·绵延数百年之久,直到清末才废止。这种文体,为士子追求功名,在科举制度中考场必作的文章。明代近三百年诗文可分为几个阶段来叙述.但复古主张与宗派的建立则是一致的。一、明初洪武(1368——1398)年间,为复古之萌芽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多为元末之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宋元南戏产生的年代,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人们判断南戏产生时间的依据,主要是以下两条资料:一条是明代祝允明在《猥谈》中记的,他说: 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 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另一条是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记的,他说: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 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  相似文献   

19.
宋元南戏与北杂剧存在诸多同名剧目。前辈学人中曾做过这一工作(改为"统计")的,有(改为"有,")青木正儿、谭正璧和俞为民。青木正儿氏在其(名)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第一次对此进行了统计(改为"做了此工作,")得出数目37种;谭先生则在此基础上增加到96种,其中有6种戏文是明代的,实际是90种;俞先生则统计出剧名相同或情节相同的分别有89和96本。目前(改为"现在"),(我们)在前辈基础上,又新增26种。  相似文献   

20.
把南戏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这是本纪初才真正开始的。在此之前,众所周知,宋元明清四代仅有一部徐渭的《南词叙录》是专门论述南戏的著作,除此之外,就只能在一些文集、笔记或戏曲论著中读到一点有关南戏的零星记载和评述。自王国维《宋元戏曲考》(1912)辟专章论述南戏的渊源、时代、文章之后,南戏才逐渐受到重视,不少专家、学者开始撰文探讨南戏的有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5年止,已有专门论述南戏的文章近四百篇,专著或专集十余种。南戏研究已受到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戏曲工作者和戏曲爱好者们的关注;南戏在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不仅占据了一席地位,它的重要性亦已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