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相似文献   

2.
黄乐平 《职业》2008,(3):28-29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相似文献   

3.
赵艾青 《职业》2008,(2):36-37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相似文献   

4.
黄乐平 《职业》2008,(1):26-27
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 《职业》特邀黄乐平律师,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中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
黄乐平 《职业》2007,(31):28-29
编者按: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 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 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黄乐平 《职业》2007,(34):30-31
编者按:无忧劳动合同范本共计151条,因"51"与"无忧"谐音,故名无忧劳动合同.该范本由黄乐平律师在充分研究了300多份各个地区、不同行业的典型合同范本和500多个典型的各类劳动合同争议案例后,结合自己的丰富实务经验撰写而成.旨在为劳资双方提供详尽的劳动合同条款,免除相关各方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7,(22)
《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劳动合同"成为一个职场中曝光率最高的词汇。签订劳动合同必备哪些条款?又有哪些条款会暗藏杀机?《职业》从本期开始,特邀劳动法资深律师黄乐平,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相似文献   

9.
黄乐平 《职业》2007,(28):30-31
编者按:《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劳动合同"成为一个职场中曝光率最高的词汇.签订劳动合同必备哪些条款?又有哪些条款会喑藏杀机?《职业》从本期开始,特邀劳动法资深律师黄乐平,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您解读劳动合同范本的关键条款,为你送上一份"无忧"劳动合同签订指南.  相似文献   

10.
吴红玲 《职业》2004,(8):46-47
劳动合同与竞业禁止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当前,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流动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或雇主)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更加注重"竞业禁止"条款(也称竞业避让、竞业限制),以防员工在跳槽时损害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邢新民 《职业》2002,(3):35
《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对于这一规定,不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不完全理解,因而在约定试用期时违反有关规定。那么,什么是试用期,它有什么作用,劳动合同中如何才能正确约定试用期呢?所谓试用期,又叫适应期,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相互了解、选择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不超过6个月的考察期。目的是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考察,以决定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可以”二字表明,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不是必备条款,而是协商条款,是否约定由劳…  相似文献   

12.
洛石 《职业》2006,(2):42-43
不签订劳动合同.试用遥遥无期.对员工进行竞业限制却不支付补偿金……现有劳动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还存在种种盲区.总是时不时给劳动者的维权带来尴尬和遗憾。年关前后,是跳槽的高发季节。职场人士在告别老东家握手新东家之际.如何应对一些常见的“甜蜜陷阱”?《劳动合同法(草案)》又有哪些维权利器值得期盼呢? 北京恒格劳动顾问事务所付迎涛律师.中国劳动争议网资深编辑郭美先、《职业》劳资关系专栏记者洛石联合推出劳动合同新年维权手册。  相似文献   

13.
"隐孕"求职的现象近年来频频出现,劳动者隐瞒自身真实情况,可否认定为欺诈行为,又是否当然地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争议。从形式上认定,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但是实际上又关系到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牵涉到性别歧视等敏感话题。因此,不应简单地认定该类"隐孕"劳动合同的有效性有无,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从而作出合法合理的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慧火花迸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从本期开始,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劳动法律援助与劳动法研究的民间机构,出版了《无忧劳动合同151条精解》《员工维权实战兵法》等多部劳动法专著.与全国各地劳动法界专业人士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每月定期召开的"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邀请劳动法专业人士参与讨论,每每有智鼍火花进发.应《职业》杂志之邀,从本期开始,义联将"典型劳动争议案件"研讨会成果撰写为专栏文章.供读者分享借鉴.也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劳动争议案例、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9,(3):29-31
李迎春,资深劳动法专家,深圳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著有《劳动合同法案例精解与应对策略》《劳动龠同法律操作指南》《职场法律指南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HR指引:条款拟定与风险提示》等书。  相似文献   

17.
Q:2009年8月31日劳动合同到期时,郭师傅在某公交公司已经工作了11年,公司提出与郭师傅签订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郭师傅表示同意,因此,双方续订了一份2009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合同履行了几个月后,郭师傅向公司提出自己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要求公司将三年期限的劳动合同改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相似文献   

18.
李迎春 《职业》2010,(4):64-65
《劳动合同法》颁布羼,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注定成为这部法律的争议焦点之一,一时间“辞职门”、“清退门”、“工龄归零门”接踵而来,导致劳资关系一度紧张。资深劳动法专家、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李迎春律师从实务角度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难点问题进行评析和指点,本刊分三期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19.
刘析鹭 《职业》2013,(25):47-49
20生13的年,就业难的“雾霾”笼罩着新一届毕业求职路。高校扩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校的大门,然而迎来的却是一次次就业难的问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来,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由于法律常识的缺乏,一些劳动者,尤其是在就业难的情况下急于签订三方协议的大学生,很容易掉进劳动合同诈骗的陷阱。本文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就业合同陷阱的预防机制和识别方法的分析,为大学生识别劳动合同骗局提供一些良策。  相似文献   

20.
邢新民 《职业》2003,(4):49
案例: 2000年3月,徐某被某广告公司招聘为业务经理,与该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徐某月薪为5500元。2001年11月,公司以徐某业绩不佳为由将其职务调整为设计人员,从当年12月份起,其月薪也降至3500元。2002年4月10日,公司与徐某协商一致解除了劳动合同。在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时,公司以徐某工作刚满两年为由,只支付两个月的补偿金。在计发标准上,该公司以2001年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3800元为标准,实际支付徐某7600元。徐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裁决:该公司应按照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徐某的月平均工资支付其3个月的经济补偿金,总共为14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