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在著作权原始归属中引入契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中作品类别有自然人作品、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合作作品、委托作品等类别,这些作品分类的标准并不十分的确定,文字规定较为模糊,而这些不同种类的作品的划分又直接关系到作品权利的归属,作品种类的划分界限不明确导致权利归属认定上争议。只有解决作品类别的划分问题,才能让权利归属的认定没有争议。  相似文献   

2.
在汇编作品、合作作品、演绎作品及电影作品这类复合性作品的创作中,通常会涉及对已有作品的利用,或最终作品本身又可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分作品,从而出现已有作品、分作品的版权与最终作品的多重版权共存的情形。笔者从多重版权的基本形式———双重版权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具体情形,并从知识产权理性层面及经济学视角考察这一权利配置模式的合理性,最后对多重版权的行使规则予以了关注。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的作业、申请书等一般不是作品,但有例外;高校学生虽然不是高校职员,但其作品可能是职务作品;经教师指导的作品有可能是合作作品,也可能是个人作品,并且可能是兼有职务作品与非职务作品、个人作品与合作作品属性的复杂作品。  相似文献   

4.
书法、刀法和色彩是刻字创作的三要素,结合以阳刻为主的作品、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作品、绘画与书法相结合的作品、各种异材创作的作品、木板与异材相结合的作品以及传统形式的刻字作品的具体创作分析,归纳刻字创作的六种取向。  相似文献   

5.
保护作品完整权对“歪曲、篡改”的认定以作者为本位,忽视了读者在创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可能导致优秀再创作面临侵权的风险。作者对作品的绝对解释源于保护作品完整权形成了天才的作者、情感表白的作品、客观性理解的基本结构。利用接受美学对以上要素进行解构,可以发现天才理念有失偏颇,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密切,对作品的理解具有不可摆脱的个体性和历史性。为了淡化作者至上的浪漫主义色彩,防止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滥用,可综合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规定。就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权标准而言,在种类甄别的基础上,对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中的图形作品、模型作品和计算机软件适用损害作者声誉标准,对其他科学作品适用违背作者意思标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品创作方式、作品功能与作品载体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作品创造性的要求、作品的思想以及思想的表达等的界定也必然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作品创造性的内涵仍然应当包括“独立”和“创造”两层含义,即作品由作者独立创作并且具有创造性,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造性对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为较高程度的创造,而对于如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作品则为最低度限度创造;作品独创性的外延应扩及对信息的选择或安排及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7.
建筑作品不同于普通的著作权作品。鉴于建筑作品的特殊性,我国对建筑作品著作权给予更详细系统的保护。应当将建筑作品设计图、建筑物、建筑模型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建筑作品作为一类进行保护,对于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人身权作出必要的限制。对侵权行为的范围和救济方式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8.
钢琴演奏中作品分析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品分析在钢琴演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从宏观上包括对作品的曲谱、创作背景、主题、体裁、调性、曲式等方面的分析,从微观上包括对作品的节奏、节拍、力度、速度、句法、踏板等方面的分析。只有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演奏者才能准确把握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深刻理解作品内涵,进而精彩、生动地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9.
建筑作品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和科学技术性的综合特点,与其他一般作品相比,其著作权问题具有较多的特殊性。运用著作权制度的基本原理,探讨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适用条件以及建筑作品的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内容,初步构建起建筑作品著作权制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品是随着现代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作品形式的典型代表,如今已成为娱乐消费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电影作品与原作品的关系是否能适用演绎作品的一般规定,《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这便产生了实践中电影作品与原作品的权利纠纷。对于两者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电影作品作为原作品的演绎作品来看待;二是认为电影作品是特殊的作品,独立于原作品。再对比国外的立法,考虑到我国的市场实践,独立性解释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电影作品以及原作品的创作,平衡双方著作权人的利益.因而是应当选择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具有独创性,档案文献汇编作品能够以有形形式复制三个方面阐述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具有著作权.分析了档案文献汇编作品的双重著作权特点,说明了档案文献汇编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得出档案文献汇编作品应受双法制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作品独创性是作品取得著作权的重要条件,作品独创性的界定对于保护作品不受侵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司法理论及实践也是大有裨益.本文通过考察英、美、德三个国家中关于作品独创性的界定.提出了我国著作权理论对作品独创性应如何界定,如何借鉴国外的立法来完善我国关于独创性的界定,力求找到适合我国的独创性理论.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动漫作品的传播尚未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新媒体环境使动漫作品的传播再添困扰,存在诸如权利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动漫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学习美、日等国成功的动漫作品传播经验,考虑完善动漫作品权利的法律规范,加强法律规范的执行力度、加强动漫作品权利所有权人的权利保护意识,构建多元维权体系,分散动漫产业文化投入风险,完善动漫作品的产业链等途径以解决动漫作品的传播困境。  相似文献   

14.
刘恒、池莉的作品虽然都以凝重写实的风格,表现了人的生存艰难和生命卑微,但他们在叙述悲剧之源、叙事美学、作品的潜性主题等方面是不一样的。较之刘恒作品,池莉作品还包涵了执着的理想,而读者评论者往往忽略池莉作品中的潜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常被字里行间浓浓的情感和拳拳爱心所感动,使人深深沉浸于他对亲情、爱情、阶级情、民族情的动人描写中。如《月牙儿》等作品中展现的亲情,《微神》等作品中抒写的爱情,《骆驼祥子》等作品中蕴含的阶级情,《四世同堂》等作品中歌咏的民族情,都为我们展示了老舍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上半年《短篇小说》发表作品106篇,其中大多数应归于“故事”的文体范畴,余下的那些可称为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的作品中不乏优秀的篇章,它们是:展示成长中的苦难与烦恼的作品,描写爱情、婚恋的作品,写家庭或从家庭的视角写社会相的作品,直击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技巧型作品,传奇型作品。  相似文献   

17.
认定发行行为的关键是作品交易过程中的所有权移转,而非作品的有形载体。借助NFT对数字作品的映射关系,NFT数字作品交易可以确认权利归属、反映产权变动以及公示交易结果,从本质上看NFT数字作品采取的是所有权移转交易模式。NFT技术与数字作品的结合为数字作品网络发行行为的认定扫清技术障碍,法律应从整体上予以回应。一方面,建构NFT数字作品的交易规则,其中在NFT数字作品的铸造环节加强平台的审核义务,并考虑引入担保规则以增强铸造者的责任承担能力;在首次销售环节构建数字作品的权利用尽原则;在转售环节可适时在立法层面确立追续权。另一方面,调整相关纠纷的司法适用,NFT数字作品与传统数字作品在传播方式、权利结构和责任认定方面存在差异,人民法院应关注其变化并从发行权和物权的角度调整相应的裁判思路。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与海》的艺术意蕴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读海明崴《老人与海》,得出如下结论:玄远深邃的主题是现代文学作品的基点;简单清晰的结构是现代文学作品的骨架;永不言败的人物是现代文学作品的灵魂;简朴自然的语言是现代文学作品的血液;象征、拟人的手法是现代文学作品的手段;生态和谐的追求是现代文学作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公有领域作品是指当版权保护期限届满,原来受保护的作品不再受法律保护而将进入社会公有领域,任何人可以任何方式自由复制和使用.公有领域作品按成因可以分为时间性公有领域、自愿性公有领域、实质性公有领域、政策性公有领域与失误性公有领域等5种类型,它主要有标签识别、软件识别和人工识别等3种方法;在公有领域识别工作中,要注意多重作品、改编作品、商标保护、编纂作品和法域变化等特殊情况;从公有领域获取作品并向公众免费或低价提供阅读服务成为近年美国版业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并衍生了许多将公有领域作品使用开发的商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作品意义观的梳理 ,初步分析由作品再现世界、表达作者意图至作品作为文本自身的意义分析 ,到接受美学读者创造意义的意义观嬗变 ,着重认识现代解释学将作品、作家、世界、读者重新统一起来的重要意义。而作品意义观的嬗变潜在导源于哲学美学观的历史性转折 ,折射出人类价值观念的变迁、危机和克服危机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