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企改革过程中,金融部门无论从宏观调控上,还是微观调节上,都应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改制。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深化金融改革,建立现代金融制度。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企业生存发展密不可分,应当顺应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承担起支持企业改革的重任。首先,要落实银行经营自主权,建立信贷资金的市场机制。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银行与企业双方的利益,正确处理好企业效益与银行效益的关系,逐步加大信贷资金投放的市场取向比重,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2.
一、鄂尔多斯市消费信贷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一)开办业务的金融机构少。目前,鄂尔多斯地区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只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社因内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以及资金规模的限制,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一直处于空白。(二)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单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外金融混业经营优势的进一步显现,我国银行业已认识到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我国只有加快金融混业经营步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但受金融监管水平及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尚不完善的制约,我国的银行业只能以“分业合作”作为过渡,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合作是在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和分业制度下的一种创新,但这种合作还不规范,表现在政策上没有法律基础,操作上缺乏规范统一的要求,有些是依靠政策上的默许或打法律法规中的“擦边球”进行的。一、银证合作中的若干问题(一)…  相似文献   

4.
王建斌 《山西统计》2003,(10):64-65
“债转股”是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债转股”,对于解决我国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和改善国有企业的负债结构以及对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山西省从2000年开始,先后对23家国有企业实行了债转股,经过三年多的改制,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何?改制和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债转股”企业改制前后的比较分析,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仅供有关方面参考。一、我国实施“债转股”的历史背景及相关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  相似文献   

5.
混业经营是一种趋势,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度量已是一个难题。本文运用VaR和Copulas函数等方法构建计算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度量模型Copula-VaR,对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风险进行度量;并对几种风险度量VaR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多样化经营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杨伟中等 《统计研究》2018,35(11):42-57
虽然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取消,但在改革过渡期内,目前我国信贷市场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率扭曲与市场分割:同时存在商业银行和类银行机构,商业银行利率较低,主要为传统企业等低风险企业贷款,而非传统企业融资更多依赖于利率较高的类银行机构。本文从利率扭曲与市场分割问题入手,构建包含异质性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经济金融的具体效应。结果显示,改革将促使利率回归均衡,消除监管套利,维护金融稳定;同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改革也将对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部门形成差异化影响,在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驱动商业银行和传统企业加快经营转型。此外,改革后经济体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更加稳健。进一步,对比不同改革进程下的政策效果发现,若进程过快,可能增加短期经济金融波动风险。因此,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推进原则。  相似文献   

7.
一、证券市场风险及其分类不同的投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投资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程度也不尽相同,总体上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市场风险。这是金融投资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风险。无论投资于有价证券,还是其他实体项目,几乎所有投资者必须承受这种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买卖双方供求不平衡引起的价格波动,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1、财务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风险识别应是一项制度性和连续性的工作。企业只有对其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才能判断其生产经营活动及财务活动将会呈现何种状态,或者是将会发生哪些风险及潜有损失。风险识别的目的是要感知风险,并进一步认清  相似文献   

9.
马昀 《江苏统计》2000,(12):13-15
推动金融企业上市无疑是中国政府推进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金融企业上市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也有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改善上市公司结构 ,推进市场投资理念的长期化。金融企业上市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真正实现金融企业改制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绩效评价对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从经营和管理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3个重要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绩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控能力维持较好,但存在着互联网金融平台间发展不平衡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内发展不充分的现象;管理绩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绩效的影响最大,经营绩效次之;从动态维度看,P2P网贷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和平台法律风险对其绩效影响的变化幅度较大。针对提升互联网金融监管效能、营造互联网创新驱动、完善金融统计监测、完善征信体系、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此外,结论也证实互联网金融仍然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金融犯罪手段也更加诡秘,金融犯罪在所有经济案件中的查处难度较大,这均对当前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金融审计对策研究,防范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审计的重中之重。一、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一)风险自控制机制不强,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制度和措施实际形同虚设。主要表现:一是重经营轻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健全,使银行的内部控制让位于业务发展需要,有些甚至于与国家或央行颁布的法规相矛盾;内控制度设置不科学,牵制乏力,  相似文献   

12.
市场利率隐含风险偏好信息,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来捕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风险偏好,可以为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将金融行业对利率的分析理念融入宏观金融模型之中,从债券收益率中提取社会风险偏好的相关信息,发现2012年二季度前后社会风险偏好发生了明显的"跳跃"现象。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该现象与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利率"双轨制"犹存、监管制度滞后有关。更深层次的,是因为该进程中金融供需出现错位,引起社会风险偏好加速上升,也造成了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首次从宏观金融模型中揭示出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信息,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企业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财务风险先下降后上升。同时,企业持有短期和长期金融资产与财务风险之间均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和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状况下,企业金融化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探究企业金融化影响财务风险的机制,发现企业适度持有短期金融资产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财务风险,表现为“蓄水池效应”;而企业过度金融化会挤出主业投资资金,增加财务风险,并且企业金融化本身的风险会通过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风险,传导至实体企业,此时“挤出效应”和“风险传染效应”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融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法律风险界定金融法律风险是指因金融法规缺位或对法律条文的歧义产生误解、执行不力、规定不细等原因导致无法执行双边合约,造成金融机构的损失。在我国当前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机构遭遇法律风险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形:一是法律法规缺位,导致一些金融活动无章可循,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国有资产改革步伐加快,国有经济面临重新布局和结构调整。历史遗留下的企业间业务往来帐款、“呆死”帐造成的大量不良资产一一浮出水面,不仅滞后国企改制、资本运作,障碍着资产重组,同时,也使国有资产遭受损失,特别是金融企业的资金“沉淀”、产生不良贷款,更直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一、应收帐款比例严重不合理的成因及现状 目前,尽管企业负担沉重,仍然顽强地展现着生命力。然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企业的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管理目标的实现及经济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生态系统运行绩效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的发展效率、市场秩序的调节效率以及金融主体的经营效率,能够综合反映区域金融的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纳入空间异质性—非期望产出因素的区域金融生态效率测算模型,对中国2006—2015年省际金融生态运行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金融生态运行效率测度会对真实情况出现估计偏差,对政策制定产生误导,因此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测度更为合理。中国金融生态运行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空间技术异质性导致金融生态运行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效率依次递减的格局,并且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风险是多方面的,评估和防范各种改制风险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某企业为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其改制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经济金融的共生共荣关系,本文采用LASSO分位数回归构建我国金融与实体行业间的尾部风险网络,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对行业间尾部风险溢出进行测度分析,并从时空两个维度探讨行业尾部风险溢出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经济金融系统中的31个行业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尾部关联网络,金融行业间、实体行业间以及金融与实体行业之间均存在密切的尾部关联,而且在与实体行业的互动中,金融行业内部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第二,经济金融系统中的风险传染源既可能来自金融行业,也有可能来自实体行业,银行、医药生物、计算机和建筑装饰是经济金融系统中重要的“风险驱动者”。第三,在空间维度上,行业间投入产出关联越密切,其尾部风险溢出水平越高,且相比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对行业间尾部风险溢出的解释力更强,即尾部风险主要沿产业链从下游向上游行业进行逆向传导;两两行业间的收益相关性和波动相关性越高,尾部风险溢出越强;行业自身风险水平越高,其接收其他行业的尾部风险溢出越强。在时间维度上,宏观经济环境和融资环境是行业尾部风险溢出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经营,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中,发现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从财务会计角度而言,企业许多风险在经历了财务和经营的运行轨道后最终会回落到会计核算的层面,如果我们对此不作为,这些风险就隐藏在会计要素中。因此,研究防范会计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充分认识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内评估银行的经营状况,通常是从分析银行财务报表着手.而财务报表中往往是只反映资金运营的基本概况和盈利情况.人们只注重分析银行利差率、银行利润率、财务杠杆率、资金周转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等利润指标,对于在资金运营过程中能承担的风险缺少直接的反映,忽视了对风险指标以及风险指标对盈利影响的分析。只有在分析利润指标的同时,认真分析测算风险指标,才能获得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