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戈麦是汉语诗坛一个久被忽视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呈现了孤独、虚幻、分裂等意识,而独特的意象系统与诗歌意识紧密相关。意象的使用和诗歌意识的传达,使他的诗歌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散文诗《野草》蕴含着鲁迅特定历史时期深刻独特的人生体验。鲁迅借助一系列畸形、怪异、恐怖、丑陋、虚幻的意象来表情达意,创造了新的颤栗,这是他深入生活、逼视内心的结果。从情思感兴这个层面来看,深切是《野草》的显著风格;散文诗情思感兴以意象为载体,从意象生成这个层面来看,《野草》呈现出诡谲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李白诗歌的运动审美感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对动态意象的选择和加工;他把握事物动静关系的新奇角度;他对杂言句式的不平衡组接;他对句子内部结构的着意安排。诗歌的运动气势有助于李白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  相似文献   

4.
变与不变:屈骚美人意象及其余影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原作品曲折动人,部部是心灵的组曲,郁结纡轸,意象丰富而深远,他是第一个将意象思维系统化的人,一系列的"美人"题材,不仅表现对理想热烈追求的想望,语言情境结合真实与虚幻的遭遇和想象,情幻无垠,更启示宋玉《高唐》《神女》等赋的写作,汉代以后,贾谊、司马相如、扬雄等拟骚作家及其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与书写上,处处可见屈原作品意象思维的余影。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小说梦幻色彩浓厚,此特征不仅表现在他经常以"梦"字来形容意象或情境,还以大量梦境的铺写来展现他织梦的热情及独特的美学风貌.这些虚幻迷离而闪烁着奇光异彩的梦幻作品,是作家对中国传统梦文学形式的体悟,以及对现代西方心理科学的汲取,浑融成独属于个人的艺术呈现.梦里说人生,虚幻中却饱含着哲理意蕴和美学思考,沈从文为中国梦文学开拓了一个包容世界文化视野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6.
意象以其巨大的表现力和在诗歌中象征的载体,不仅可使抽象的思想感觉具体化,更能用来营造新奇独特的艺术效果。意象可以代表诗人的艺术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将源文中的意象之美等值投射到译文之中,才可能做到语言等值转换而意象美不失。  相似文献   

7.
李贺是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化古为今用;用词险怪,"下语狠重";意象新奇跳跃,节拍紧促;色彩"冷艳",奇光异彩,并且塑造了一系列特立独行的意象.  相似文献   

8.
比喻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其实质在于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化处理.创造出美的境界。鲁迅先生的比喻.是建立在他对艺术语言生命力的准确把握和深刻体认的基础上的。他的比喻陈言荡尽.光景常新,独特精到的比喻把人带到一种百读不厌、回味无穷的艺术世界。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比喻的形神兼备,二是比喻意象的新奇,三是比喻的超常规运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李贺诗语言的浓艳怪异、意象的缥缈灵动、意境的虚幻凄美诸层面 ,阐述其“虚荒诞幻”的诗风。并联系李贺出身经历及所处时代 ,探求其风格背后的楚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屈原善于运用色彩、物象、空间构图来塑造意象和意境。他注重意象本身的色彩美,选择最适合意象特点的色彩;他善于抓住意象形态特点,并且善于将系列意象组合成有感染力的场面;他利用空间衬托人物形象,对众多意象进行合理布局和安排。对色彩、形象、构图的重视,使他的文学语言更容易在读者头脑中转化成直观的美丽画面。这种高超的审美能力,缘于他的审美观和孕育他的楚地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读书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的历史链条中,父权的缺失对李大钊现代思想的确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家庭内部关系来看,父权缺失对李大钊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方面砥砺了李大钊百折不挠的人生追求;另一方面,又促成了李大钊的个性解放。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李大钊之所以能够确立现代思想,既与他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有关,又与其所接受的西学有关。李大钊既传承了“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又汲取了西方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精神,这使其把人生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地对接起来,最终确立了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12.
作为北洋舰队的创始人,李鸿章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终于于1888年建成了位居世界第四位的海军舰队,使北洋防区实现了近代化。他忠于朝廷,但同时也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多灾多难、备受凌辱的国家中任国家重臣,他竭尽所能,却因多方原因最终亲手葬送了北洋舰队。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与经营北洋舰队的功过,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吴文英和李贺在现实中都有强烈的压抑感,他们在艺术处理上也都苦心经营、精益求精,其作品艳丽多姿、迷离恍惚,在"词境"和"诗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李贺诗中对色彩、声音、时间、空间的创造性运用,在梦窗词中得到了某种异乎寻常的响应和复活。梦窗作为李贺的异代知己,不是一味地拜倒在其脚下,而是善于汲取李贺诗中丰富而又切合自身的艺术营养,有所发展和创新,使自己的艺术生命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李贺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将通感艺术运用最多、运用最妙的一位。他具有奇特大胆的想象力,通过直觉、幻觉,将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的愁苦心情表达出来。客观物象经作者的内心体验而发生位移、变形,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理想而重组,在这个切割组接过程中,大量想象参与了的通感艺术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贺的诗歌能够驰骋想象,在外向的想象中寄托内心的愁苦,显示对生命的思考。神鬼的刺激多了,少了一点淡而弥永的人生情味,这是他的不足。李贺还善于敷彩设色,诗歌有光耀眼目的视觉效果,能够以秾艳的色彩显示他的凄凉心境。在瑰奇的想象力与秾艳的色彩方面表现了他迥异于他人的天才独创,形成了凄清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因此李贺与屈原、李白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浪漫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6.
李达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政治宣传家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哲学的发展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湖湘文化对李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经世致用的务实学风、实践的认识论和辩证的方法论、强烈的爱国热情。湖湘文化在李达的思想和政治宣传活动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李贺的心态与诗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的心态与诗美@吴功正$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相似文献   

18.
诗人李贺才华过人,短暂一生却写了二百四十多篇诗歌.传说他的死是因为上帝爱他的才华,所以召他上天.这使得人们对他的早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读他的诗歌,并从中透视诗人的早亡.  相似文献   

19.
唐代文学家李华在其<润州丹阳县复练塘颂并序>、<扬州司马李公墓志铭>两篇文章中涉及到水利建设.他通过介绍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而表述了自己的水利观点.第一,在办与水有关的一切事业时,要随顺水本身的性质.这种思想的本质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第二,在必要的情况下,适当兴建水利工程.这种思想的本质是要发挥人的积极作用.大体从自然,适当搞工程,这是中华文化给我们的教益.韦损和李并既是品质高尚积极有为的地方官员,又是具备专业知识的水利专家,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李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颇为丰富,可从诗中建构的女性世界中去读取李贺的女性观.其女性观由三"体"合成,即感情共通之载体、情爱渴念之载体和理想生命之载体.女性成为他抒发复杂情感的理想载体,从中可以体察李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一种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