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类型小说的语言表达、人物设置和意境创造存在大量重复,由于作者创作、读者接受上的差异,网络类型小说的重复是基于差异生成的,将网络类型小说中的重复与差异在互文理论下统一观照,或许可以为审视网络文学价值提供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当代类型小说关于小说类型的分类和细化,并非依据文学的现实原则对现实生活所作的简单切分,而是依据社会学的结构原则对生活材料的重组与编码,其中体现着功能主义的整合作用。在市场文化转型和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下,这一整合过程呼应了消费大众的心理结构,促成了文化趣味的多样性和阶层化;与此同时,不同消费阶层对于类型小说的消费心理和趣味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小说的类型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市民服饰时尚”作为晚明清初奢侈消费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最近数年为海内外明清史家所重视。晚明清初通俗小说中细致描摹了市民服饰时尚的细节和动态过程,提供了探究消费文化与明清通俗小说关系的又一新鲜视角。本文通过对通俗小说的考察,认为晚明清初市民服饰时尚大致历经了阶层模仿、文化模仿与品牌模仿三个阶段,尤其是因印刷经济与通俗文学所助推的文化模仿阶段,赋予了市民社会焕然一新的时尚风貌,也隐约可见作为文化消费品的通俗小说对时尚消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本文结合话本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两种类型小说,就晚明清初通俗小说对时尚消费文化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梁爱民 《江淮论坛》2012,(3):167-171
视觉文化以其“直观性”、“娱乐性”和“消费性”占据了当代文化的“统治”地位,并进而对小说的生存形成了全方位的“围剿”,图像思维和商品消费逻辑所主导的文化强制力使小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发生有别于印刷时代的新变,而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小说文体为了适应文化环境所做的适应性调整,一方面,也是小说生存危机的表现。小说创作中的“经济主义”、小说读者的“去精英化”以及小说文本的“幼稚化”倾向,都是小说在视觉文化统辖下面临危机的典型征候。小说所追求的生存关注和生命反思的精神正在失落。‘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在古今小说史上,也有一些续作,但与其他小说名著相比,它的续书是较少的,在古近代小说史上,都耒形成续书热。然而,在当代,尤其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却出现了续书热潮。  相似文献   

6.
谭真明 《齐鲁学刊》2006,9(3):80-84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有诗为证”现象的原因有五:与诗的崇高地位、特殊身份有关,与小说作者本身的经历、学养有关,与诗自身的艺术功能有关,与贵真求实的文化传统有关,与消费主体———读者有关。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四部名著的分析,可以体察古代小说中诗词韵文的基本风貌。  相似文献   

7.
千夫长的《城外》在2004年以18万元被电信公司的运营机构竞拍买走以后,其它的手机小说作品相继出现。对手机小说的文学生产机制进行考察有利于认识这种文学类型的文学意义。市场催生了手机小说,手机作为传播媒介为手机小说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机小说的阅读群体并不是从传统纸质小说的消费群体中分化而来,只是聚集了以年轻人为主体喜欢时尚消费的人群。在手机小说的流通过程中,官方的作协为手机小说颁发了“文化象征资本”,民间的文学评论家为手机小说颁发了“文学审美资本”,媒体为手机小说作了免费的广告,这些都转化为手机小说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原则和审美原则的双重挤压下,手机小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消费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消费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媒介消费文化的传播特征相比,网络消费文化的传播体现了信息社会的消费需要.它在消费主体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消费对象与消费主体之间具有共享性,消费内容上具有明显的消遣性,消费形态上又体现了现代消费文化的断裂性.  相似文献   

9.
论消费社会的叙事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功胜 《江淮论坛》2009,(6):161-167
消费社会是当下文学所面对的文化语境。在现代文化工业的整合下,传统的小说叙事开始转型,面向市场写作成为文学边缘化时代的价值反拨,转型后的小说叙事以日常性和平面化为叙事特征,以欲望与趣味作为迎合消费阅读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胡全章 《中州学刊》2005,(3):237-240
翻新小说是在古今小说交汇处与中西文化碰撞中适应晚清小说读者的阅读期待和文学市场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小说类型,是晚清新小说创作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方法,博采众家之长而形成的文体杂交优势,打破传统时空观而带来的叙事结构的创新等,是翻新小说独具的文体特征.作为晚清新小说类型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翻新小说以其独有的文体优长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1.
英雄儿女小说作为产生于清代的一种小说类型,它受才子佳人小说、英雄传奇等小说类型影响较大,与才子佳人小说尤其难以分辨。对叙事主题及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类型、对待功名的态度、儿女之情的内涵以及伦理道德观等方面与才子佳人小说进行分析对比,从社会思想文化的角度对两者的异同给以解释,从而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英雄儿女小说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家族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向明 《学术研究》2005,(6):132-135
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本文以家族文化为例,从家族文化的特质、中国现代家族小说人物类型以及家族文化对现代小说的双重影响等三个层面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及其作家的制约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同人小说已自成一种网络小说类型。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为戏拟对象的网络同人小说表现出鲜明的反经典性。网络同人小说在小说故事层面的反经典性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的设置方面与原作的巨大差异,而在叙述语言层面的反经典性则表现为鲜明的互文性。网络同人小说的反经典性具有重要的文学生态意义,既体现在对小说传统审美规范的质疑和打破上,也促进了当代文学的"群落式"发展。因此,网络同人小说的反经典性具有文化与文学方面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传媒艺术暗合了消费时代的文化逻辑,具有鲜明的文化消费性。新媒体艺术不仅成为技术性的艺术品或者艺术化的技术品,而且成为真实表征技术媒介时代消费意识的有效方式。由于传媒文化逻辑成为生活的逻辑,消费意识支撑了网络大众的意识形态,对于这种意识形态的网络丈化表达就成了网络空间消费母语的内在动力和文化底色,成为高扬时尚化消费意识和人生态度的一种新的权力话语的工具。因而,数字化网络在线民主所构筑的世俗文化或“新民间文学”不过是网络传媒的文化消费工具。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哈金的小说采取了异化和归化并存的文化翻译策略.其异化策略以源文本--即中文以及中国文化--为中心,以差异性为目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然而,为了迎合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哈金对中国文化源文本也进行了归化性修改.哈金的中国情境小说,异化为表,归化为里,为西方读者所举起的是一面貌似忠实,实则充满异域色彩的东洋镜.  相似文献   

16.
高建青 《江淮论坛》2005,(2):138-141
近代社会小说整体上的复古趋势与整个民族强烈的尚古守旧心理相辅相成。作家、读者甚至小说中人物都保有潜在的尚古守旧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读者书评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互联网自由宽广的发布平台,网络读者书评愈发呈现出与精英书评并存并重的发展态势.由于读者书评天生的文化特质和网络元素的渗透,网络读者书评具有不同于平面书评和精英书评的独特文化价值:普通读者相对单纯的身份背景,保证了写作的独立性和书评的诚实度,使诚信之风重新回归书评界;千万读者选书的个性视点汇聚成网络读者书评的广阔视野,从而有效满足书评读者的多元认知需求;作为读者心灵的真实记录,网络读者书评能够为读者研究提供实用的第一手资料;书评作者愿与他人分享阅读的传播态度,可以激发书评读者的互动热情,活跃书香交流氛围.  相似文献   

18.
穿越电影早于穿越电视存在并建构起一套类型模式,它包含着当下观众对于自我价值的错位肯定、逃遁现实的心理状态和浪漫主义的精神追求,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这是穿越电影类型建构的心理机制;同时,穿越电影类型建构的文化逻辑与电影的生产、消费以及影响消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是当前消费文化与电影工业的本质需求,是现代性束缚的心理释放,是解构主义与游戏美学的文化狂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消费需求涌现出品牌消费和网络消费两大特征。品牌消费包括对奢侈品的追求,已经构成中产阶级的重要消费指向;网络消费是个人权利的一种实现,在现代消费信用制度中,带有革命性的趋势。在社会转型中,应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有修养的高端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新小说强化了“卫星”为重的故事安排、虚实互渗的情境设置、巧设悬念的结构处理,引入“陌生人”视角关照现实,其“惊人夺目”的叙事已然越过报章小说吸引眼球留住读者的浅层目的,具有探究事物本身、彰显社会痼疾的深度追求,兼具启蒙新民和谋取稻粱的双重意义.这是作家面对报刊传播影响阅读语境和读者心理做出的策略调整,体现了传播、消费、读者等场要素对文学的生产和压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