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往作为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形式也成为高校学生的常态活动,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汲取"营养",丰富我国高校交往德育理论体系,在尊重交往的平等性、交互性和理解性的特点上,通过对话、体验和网络来实现交往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的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2.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前工业时代的产物,它已不适合现代西方社会的实际了,但它仍然具有鼓舞人心的潜在力量,因而有必要进行重建,而他的"交往合理化"理论正代表了这种重建.他的"交往合理化"理论主要是讨论"劳动"和"交往行为"的,并且他把"劳动"与"交往行为"的矛盾,视为社会的基本矛盾.由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劳动合理化了,而交往行为却有了严重问题,因此,必须来一个颠倒,即使劳动不合理化,交往行为合理化,只要做到这一点,西方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显然,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根本的问题出在了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上.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贝马斯,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异化的批判开始,建立了以重建交往理性,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为目的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审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本质意义,对于了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现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性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对其庞大理论体系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剖析其核心概念"交往行动"的实际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哈贝马斯的整个理论体系来说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拟从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所包含的交往主体、交往背景知识、交往媒介、交往目的及交往合理性五个方面入手,展开对其"交往行动"概念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8):44-47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其中交往行为的合法化问题是哈贝马斯整个理论体系得以确立的根基,也是我们理解哈贝马斯本人思想的切入点。哈贝马斯一方面沿袭了"交往"概念的历史演进理路,对交往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在批判、改造韦伯的"合理性"思想基础上,逐步提出交往行动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 ,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 ,对当前的网络交往的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70年代末 ,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思想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即从早期的“认知理论”转向晚期的“交往活动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活动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活动理论 ,它阐述了交往活动与三个世界 (客观的、社会的和主观的 )的关系。另一个是社会理论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的合理化、现代化和殖民化。虽然哈马斯的交往活动理论表达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这种理论本身仍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哈贝马斯在 80年代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 ,其实早在他 60年代初的著作中就有了萌芽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思路是 :“公共领域”于 18世纪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 ,但随工具理性的过分扩张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统治使“公共领域”渐趋衰落 ,交往理性受到压制。要化解现代社会的危机 ,根本出路在于重建交往理性。本文指出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也适用于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哈贝马斯交往实践理论的背景进行深刻的探讨,从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两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哈贝马斯的交往实践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为全球化时代,交流对话成为主导性潮流;目的理性泛滥,交往异化产生;消费时代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严重缺失;理论背景为受黑格尔的启示和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以及后韦伯思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理性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精神的主题,也是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最有力武器。但20世纪以来,理性片面发展,工具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胜利导致了"生活世界"的破碎,哈贝马斯把这一现象称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融合哲学与社会学思想提出的基于语用学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审视了人类的理性意识,努力实现理性精神的全面均衡发展,重建破碎的生活世界,这在非理性思潮占主导地位的20世纪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前期思想中有一致命弱点,就是缺少文化间性,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过于浓烈。到20世纪90年代,哈贝马斯在把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向国际关系层面上推进时,发现最难逾越的障碍是文化。如何把他的"主体间性"概念落实到文化层面上,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种话语性的"文化间性"关系,成为哈贝马斯后期理论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与马克思都有各自的交往理论,只是认知定位不同,后者是生产关系,而前者是交往关系。而形成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形成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则体现出的是一种正向的批判关系,即承认其内在的现代性机理的前提下,将交往从劳动领域移至生活领域,将交往内涵的中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移至人与人的关系上,因此是一种逻辑的延伸和批判性拓展。本文重点探讨这一正向批判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辑刊》2007,(4):32-35
在批判近代主体主义理性实践观的过程中,哈贝马斯以"社会交往"、"对话"等概念为核心,建构了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本质的社会交往行动理论学说,在理性走向衰落的时代重铸了理性的权威。然而,这样一种理论却因为"纯粹理性"的理想,再次重蹈西方传统物性逻辑的覆辙,沦落为形而上学理性说教。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以“交往行动”和“生活世界”这两个核心概念为依托,以对“合理性”的分析为逻辑起点,以“交往理性”为逻辑归宿来展开他的社会理论,这一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在于马克思所开创的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性之上.但哈贝马斯却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构与重建,走出了另外一条批判性哲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费尚军  王玉 《兰州学刊》2005,(5):107-109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使技术与科学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基于交往合理性,哈贝马斯展开了对这种新的意识形态的批判.文章认为,哈贝马斯基于交往理性的意识形态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体现了其局限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类行为解读:韦伯与哈贝马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学科或理论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至今为止,人类已经形成多个学科关于人类行为的重要研究成果。关于人类行为的探索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主题,也是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社会学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著名社会学家韦伯和哈贝马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之中,本文拟就此展开理论归结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对人类行为的社会学研究思路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陆洲  兰艳 《学术论坛》2012,(11):73-77
行为是已经完成的行动,行动则是动态性的、过程性的行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其法律商谈论认为,法律并非静态的行为系统,而是动态的行动系统。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行动,在于付诸实践,法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动(交往、商谈)而实现事实与规范的互动。基于这一理论,可以重新界定法律的基本特征,即法律具有互主体性、相对强制性与自治性,并通过立法商谈与商议式司法,建构一种全新的法律行动理论。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本质上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人类提升认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其具有"交往行为"特征的认知演化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兴趣"为其导向阶段,其中三种"理性兴趣"分别引导着交往的三个方面;"理解"为其发展阶段,理解是交往的目的,要达成这一目的需要满足"交往性资质",即"语言的有效性原则":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理性"为其深化阶段,仅满足"语言有效性原则"的交往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只有将理性融入交往的工具和背景中,才能真正实现交往的合理化。上述三个阶段紧密关联,最终形成一个"兴趣-理解-理性-兴趣"的循环认知过程,唯此才能达成哈贝马斯构建"带有实践意向社会理论"的理想。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扬启蒙理性精神为己任的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近些年来十分重视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宗教因素,提醒人们不要以为启蒙已经把宗教赶出了历史舞台。恰恰相反,反世俗化倾向与世俗化潮流几乎并驾齐驱,势头强劲,必须认真对待。从理论上说,哈贝马斯日益肯定犹太-基督教的宗教论证方式可以在公共领域中发挥相当的作用,肯定哲学尚无法完全“翻译”和取代宗教道德的内容。但是哈贝马斯同时指出,哲学-理性有其独立领域,它也不能为宗教取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