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是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行为准则。因此,应通过学习国际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拓宽视野,提高依法评析国际事务的能力,并运用国际法这一武器,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学习本课程,应结合课堂讲授,通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要求 学习刑法课程,应通读《简明刑法教程》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有关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内容。应注意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做到学习刑法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习刑法总论与学习刑法各论相结合、比较与分析相结合,以切实把握本书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问题是国际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国际法能否被国内法适用以及国家是否能够援引国内法来作为其不遵守国际法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实行民主法治的国家,宪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并将其载入宪法。这标志着社会  相似文献   

5.
陈蔚然 《经营管理者》2011,(2X):319-319
国际法是国家间交往中形成的、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而国际法是不是法律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法律的基本特征看,国际法是一种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但从立法和强制力保障的角度看,它不是由凌驾于各国权力之上的公权力的立法机关立法,也没有这样一种权力来保障强制力,因此,它只是具有某些法律特征的规则而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内容很多,西南农业大学针对社会就业环境、学校教育现状和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逐步引进职业指导理论,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集中相结合、职业与理想相结合、普遍与个别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包括职业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的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并在实践中运用收到了明显的效一、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的构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是按照大学生在校的不同学习阶段,顺次开展职  相似文献   

7.
国际组织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组织是国际法主体之一。国际法为国际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础,并且制约、调整着国际组织的活动。作为国际社会一个相对独立的角色,国际组织的存在与运作,也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国际组织具有创设国际法的功能 第一,创立普遍性组织的多边条约(即组织法),往往规定有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遵守的一般性规则,其中某些重要规则也可能产生一般国际法效力。《联合国宪章》就是一个对世界所有国家都产生影响的最大的国际  相似文献   

8.
刘芳雄 《科学咨询》2005,(15):53-55
国际法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确保国际法的教学与时俱进乃国际法教育工作者的必然思考课题.当前,我国国际法的教学与实践需要脱节的情形仍然存在,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呆板.笔者认为,我国国际法的教学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变革转变国际法的教学理念;重新界定国际法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国际法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是现代法治的核心问题,行政权作为重要的公共权力之一,必然也要依法行使,这是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行政法就是规定国家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活动与行政程序的准则,是用来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门部门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门课程,要求学员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责任和行政救济等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对于留学生培养汉语学习兴趣、理解中国文化和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构建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体系应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全员与全程相结合的原则,并通过整合校内外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体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开设理论课程,重视第二课堂体验活动;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注重留学生全过程体验等策略,探索文化体验活动体系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将通过争取世界和平来增强综合国力从而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以一个参与者、建设者的态度来对待国际关系,因此,更好地运用国际法,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显得十分关键。一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门户之后的19世纪中叶,国际法才正式介绍到中国。清政府曾在有限的范围内适用国际法,但这并未给中国带来世界法律秩序,相反却是一系列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方面利用国际法维护自己的主权权益,推动了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法的革新与发展,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与此同时,现代国际法各项原则、规范和制度逐步摒弃了旧的不合理因素,因而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地适用和认可。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  相似文献   

12.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实行民主法治的国家,宪法应具有至上的权威。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并将其载入宪法。这标志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因此,学习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无疑对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推进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可简单地概括为: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展、变化和效果进行观察、描述、分析、判定的过程.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实施,认真做到四个结合,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对学生智力状况的评价和非智力状况的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律间接地否定了临时仲裁在我国的适用,这将造成我国享有和承担的国际条约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等不良后果。我国临时仲裁制度的构建应以意思自治原则为基石,并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其他国家立法及国际法的先进经验。我国《仲裁法》中的仲裁协议应重新界定,临时仲裁中仲裁员的选任机构应多样化,仲裁员的签名应与仲裁员的公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以支持临时仲裁员的裁决。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手段.实验技能评价应在新课程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为基础上,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和多主体参与评价等,才能了解中学生在实验技能方面的发展情况,教师和学生借助此信息,制定措施、改变教学手段和学习活动等,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奥巴马政府上台一年来,其外交战略及手段已逐渐清晰化:一方面,奥巴马政府正在摈弃前任政府的单边主义,转而强调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并尊重国际法,重塑美国大国形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亦即宏观经济管理。为此,我们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又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推进宏观经济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创新。要努力做到学习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与学习马列主义及其他经济理论和知识相结合,与借鉴国外宏观经济管理成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王磊 《经营管理者》2013,(9X):241-241
本文通过国际体系结构入手,指出国际法是对从实力到国际体系结构,再到国际体系秩序这一国际过程的最终确认。它的本质是实力斗争与妥协的结果。然后从这一点出发,论述国际法的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层面,指出国际法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是进行语言的教学,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既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那么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利用英语获取知识信息并进行交际的能力。Seville ?Troike认为语言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三部分:(1)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法和语义等;(2)交际技巧,包括语言的使用规则、交际和释义的规则以及为达到交际目的所采用的方法等;(3)文化知识,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等。在教学中把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结合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根据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学习经济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出发,通过对经济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的学习,提高对经济法在市场经济运行和管理中作用的认识,增强经济法制观念,并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二、重点问题解答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能够全面、充分地反映经济法所调整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