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王庆成,应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的邀请,在广州作题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过去和现状》的学术报告。王副会长在报告中对我国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当时的一些学者和革命家主要是利用太平天国历史来宣传他们政治上的理想和主张,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第二阶段从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著作,同时对太平天国的性质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三十年代主要有以下四种看法;(1)是市民性的农民革命;(2)是农民性的市民革命;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价洪秀全一八五三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就某些流行甚广的论断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3.
弄清历史事实真相,是对历史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我国考据之学源远流长,硕果累累。唯近些年来,考证却被一些人认为是“雕虫小技”而遭鄙视。史式教授积数十年之功力,就太平天国史上许多隐而不显以及被曲解或费解的史实,择要进行考证,以《太平天国史实考》为书名,收集50余篇考据文章,由重庆出版社刊行,这无疑为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历史增添了牢固的基石。 笔  相似文献   

4.
在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有一个问题长期聚讼纷纭,至今莫衷一是。这就是:太平天国与捻军之间是什么关系?由此而派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太平天国与太平军之间能不能划等号?太平军与捻军又是什么关系?捻军首领接受太平天国封号之后捻军是否继续存在?以及太平天国与其他友军之间关系如何?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借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太平天国是个联合体,是当时许多农民起义军的共  相似文献   

5.
<正> 太平天国史研究经过了长时间活跃繁荣之后,近几年出现了沉寂,面临着如何突破的问题.罗尔纲同志根据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讨论了三四年,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好象有点深入不下去的样子”的状况指出,今后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应从政权性质方面取得突破.政权性质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这就要尊重历史事实,首先把错综矛盾的事  相似文献   

6.
<正> 当前,在我国太平天国研究工作中,有关国外太平天国的史料相当缺乏,对国外太平天国研究的现状也了解不多。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给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新的资料,北京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编辑了《太平天国史译丛》,内容以外国人所写的有关太平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史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新的材料不断发现和应用,从而提出一些新看法;二,过去较为薄弱的专题有所加强,如太平天国革命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本文不拟对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情况作全面概述,仅就这些新的情况略作介绍。新材料不断发现和应用在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新的材料不断发现和整理。这些新材料包括文字、实物和口碑几种类型。在文字资料方面。1980年发现的有关太平天国北伐的史料,其中有林凤祥、李开芳、黄峰及其他北伐军将士的供词;洪秀全、杨秀清、罗亚贵等人联名给北京城内刘氏兄弟的书信;以及林凤祥、李开芳等人被俘押解北京的奏摺等。其内容丰富,对研究太平天国北伐、评价北伐军主要领导人功过诸方面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文物》1980年第2期)1981年发现的太平天国诰谕三件,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维约军纪、执法如山和公举乡官、巩固基层政权的情况,这对研究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8.
在太平天国革命史的研究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太平天国能否称为革命的问题。这个问题乍看起来好象是属于名词之争,有时被一些同志看作是咬文嚼字,无关宏旨;但是,如果认真地根据历史事实来加以思考,它却涉及到一系列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甚至超出了太平天国史本身,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对于出现在阶级社会中的被压迫被剥削阶级所进行的革命运动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问题。今年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一百三十周年纪念。太平天国运动能否称为革命这个问题,即  相似文献   

9.
钟文典先生著《太平天国开国史》,是《太平天国史从书》的一种。它的出版,是太平天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在学术著作出版困难重重的时候,或者如某些同志所说的,在太平天国史研究处于“低谷”的时候,广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们出于对祖先的光荣斗争历史的尊重,为了繁荣学术研究,不借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太平天国史丛书》的出版。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不禁为之感动和欢欣鼓舞!处于“低谷”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其出路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认为,太平天国史研究要走出“低谷”,其出路正如《太平天国史从书》序言中所说的:我们的研究要“全一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洪秀全对旧遗诏圣书和新遗诏圣书的批改,目的是利用基督教为太平天国政权和他个人子孙以及太平天国上层人物服务。这对我们研究洪秀全这个人物、研究太平天国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代初期,广西天地会米饭主究竟是怎么回事?所谓“米饭主”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是否反映个体农民的均产思想?能否与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相提并论?天地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却始终成不了大事的关键何在?这是近代史上很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现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向研究太平天国史的老前辈和同好者求教。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对于北伐军统帅李开芳1855年在山东茌平冯官屯失败经过中的几个问题,例如:冯官屯的主要战守情况究竟怎样?李开芳是否因施诈降对不成而被俘?他被俘后的表现如何?尚未澄清。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史料缺乏;二是清人的某些有关记述失真。这就给研究工作者带来一些困难和假象,以致得出一些不尽符合历史事实的看法与结论。本文试对以上问题作一探索,提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建国初期 ,太平天国史研究曾很受重视 ,其研究成果几乎比近代史其他领域研究成果的总和还要多。“文革”后到 80年代中期 ,太平天国史研究虽没有 50、 60年代那么热 ,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强。近几年 ,太史研究显得冷寂。就这一现状 ,我走访了年过七旬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王庆成教授。问 :王老 ,太史研究这几年似乎平静了许多 ,但也让人感到深刻宽泛了许多 ,可以这样说吗 ?王庆成 (以下简称“王”)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人数渐渐少了。过去强调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农民战争 ,这影响到人们对太平天国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古人的生年和卒年,近来一些学术工作者作了资料的考订工作。《学术月刊》一九六三年第四期发表的刘大杰、钱仲联两先生所写的《关于一些古典作家的生卒年问题》一文,便是在编写《辞海》工作中,就古人生卒年代的问题,进行探索的文章。作者的用意是很好的。古人的生卒年如果发生误载,经考证加以纠正,原是一件好事。读完以后,除了肯定该文的成绩外,我想,对考证古人生卒年这一工作的如何进行和如何看法,还有可以研究的地方。这联系到我们怎样正确地对待考据,以及把考据在科学研究中放在怎样的地位上的问题。现就  相似文献   

15.
论太平天国时期的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绳在谈如何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史时说:“我们不但要研究太平天国,而且要研究太平天国这一时期。”这确实是中鹄之论。受此启发,笔者感到,太平天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尚缺乏综合研究,值得认真探析。因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不是因偶发事件一哄而起,而是经历了多年的组织准备;它的发动者和领导人不是落草为“寇”的草莽英雄,而是诵读经史,曾梦昧追求科举功名的士子。无独有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 1 851年的那场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太平天国旧式农民战争的烽火点燃了半个国土 ,其间的兴盛和破灭 ,造就了无数的奇迹 ,充满着颇多离奇的故事 ,极富戏剧性和神秘色彩 ,至今尚有一些史之谜没有破解 ,诸如洪秀全神秘之死、李秀成伪降之举新说、石达开大渡河惨败的具体史实、天京内讧的真实内幕、曾国藩镇压太平军之情形、天京沦陷后洪氏宗亲的最终命运 ,等等。有关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国内已持续大半个世纪 ,国外则起步更早 ,可以说 ,太平天国史研究是一门世界性的课题。《太平天国倾覆揭谜———一位新闻记者对太平天国历史…  相似文献   

17.
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1925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高中特另班,1923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太平天国史料工作,并负责太平天国纪念馆筹建。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为一级研究员。先后完成并出版学术专著40多种,发表论文400多篇,研究涉及太平天国各个领域,重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史纲》、《湘军兵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绿营兵志》、《晚清兵志》、《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金石萃编校补》、《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太平天国史》等,观点独到,史料翔实,对太平天国研究起到开拓与奠基的作用,在史学界有重大影响。其治学方法是:“断不盲从,断不轻信,去伪存真,实事求是。”著名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评价《太平天国》时说:“它不止在著名的研究工作中是带总结性的,在新中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也可以认为是带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18.
傅德华 《学术界》2015,(1):201-207,327
学术界发表的26篇罗尔纲的传记资料,最突出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围绕他对太平天国史研究所做的贡献展开。对太平天国研究者研究的价值就在于,一方面通过被研究者罗尔纲的传记,了解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从而发现进一步开展此领域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问题;另一方面,旨在抛砖引玉,从罗尔纲已有的传记研究成果中,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新突破口。两者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由广东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广西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组织的纪念太平天国起义一百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3月8日至20日,在广州和广西的桂平、桂林分段相继举行。全国各地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工作者、专家,围绕大会筹备组拟定的中心议题,向讨论会提交了一百七十多篇论文、资料。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名代表,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和与会的英国、日本、美国的朋友一起,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有关主要问题的论文和讨论情况综合介绍,供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茅家琦教授祖籍江苏镇江,1952年生。整个小学、中学生活是在江苏泰县度过的。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留校工作。在以后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先后发表了大量论著,成为我国太平天国史等学术领域的知名学者。茅先生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等职。“史葆华”是南京大学两位博士研究生的署名。 史葆华(以下简称史):茅先生,听说你在大学学的是经济学,后来怎么走到太平天国史研究道路上来了? 茅家琦教授(以下简称茅):我是1947年考入中央大学经济系,1951年毕业后就留在南京大学工作的。大学时代,我就对中国近代史有兴趣。五十年代初,太平天国史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加上包括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