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2.
清代至民国三百余年的时间内,东北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农业经济开发持续发展,土地开垦数量、农作物产量增速在全国位居首位。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关内移民迁徙存在直接关联,山东移民构成迁徙主流,在不同时期占总数的70—80%左右。清代前中期移民缓慢但持续增加,清后期和民国时期曾出现数次移民高潮。人口压力下人地矛盾不可逆转的趋势、自然灾害、时局动荡及官方政策、生存压力等构成人口迁移关外的基本动因,山东民众长时期、不间断迁移东北则与历史传统、地域环境、泛海"闯关"条件密切相关。山东迁徙东北的移民,谋生方式多种多样,然而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占据首位。通过领荒或是承租、承典、私垦等方式,成为自耕农或永佃农。部分有财力者则购买土地,逐步由自耕农上升为地主。山东移民以极强的适应能力与闯荡拼搏,通过耕作方式、生产工具、作物品种和生产技术的引入与传播,推动着东北种植业的不断扩大、畜牧渔猎采集经济的转变和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使其成为农业渐趋发达地区和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移民多为贫苦农民,加之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发展方式进展缓慢,使之主要是习惯性地运用传统农业生产经验进行粗放式耕作,不具备产业改进的条件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清代广西的移民垦殖与人口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以优厚的垦殖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外省人口进入广西谋生,除务农之外,务商者、开矿者等各式流民纷纷进入,导致清代广西人口剧增,同时也为广西带来了先进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为防止外省人口在广西作乱,清廷采取了严厉的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5.
清代三姓地区农业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北方论丛》2002,(5):27-32
三姓地区是黑龙江省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清代赫哲族农业最早兴起的地方.作为新兴的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在三姓地区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东北边防的巩固,并对赫哲族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受二元结构、城乡制度供给不均衡和城镇化不协调等因素影响,福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互动不足、进展缓慢。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步发展,必须厘清农业现代化机理,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建设。通过构建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退出和进入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循环观与农业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事物循环运动的一个基本认知.循环观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取向,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农业文化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循环思想源于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深刻领悟和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支撑,循环观念引导了具有时候型特征的农业文化.  相似文献   

8.
清代屯垦对新疆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在清代以前一直缺乏大规模的农业人口,农业发展缓慢落后.清代实施的屯垦政策改变了这一状况,农业人口大量迁入,促进了新疆的农区拓展和农牧结构调整,给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迁移人口带来新的作物蔬菜品种和种植技术,与当地人民一道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因地、因时制宜的生产技术,共同促进了当地农业进步,使新疆农业发展水平空前提高,与内地旱作省份的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 ,使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人口规模过大 ,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降低 ;农业剩余过少 ,造成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市场狭小 ;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 ,也是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东北的边疆危机日益加深。从移民实边、巩固国防的角度出发,中华民国各级政府沿续清朝末年开发东北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在此大背景下,吉林省各级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开发政策和措施,从而出现了大批移民涌入吉林、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农业有了长足发展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马政是满清立国的重要基石之一,曾一度辉煌,嘉、道以后走向没落。是传统政治、军事的最后辉煌造就了马政的最后兴盛,专制制度内在的机制性腐败促使马政和其他领域一起走向衰微,军事、交通、通讯技术的近代化则使马政在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中的地位迅速跌落。马政的兴衰决不仅仅是马政本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强烈刺激之下,清廷中央和地方的有识之士,自上而下地发动和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向西方学习,增强国力,以达到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统治的目的。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以"求强"求富"为目标,创办了一批军用、民用企业,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13.
1843年以后,作为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前沿,中外交流日益增多,英语的商业价值逐步凸现,渐受重视,租界的设立使得中外交往成为必然,服务业、文化产业、公共事业等领域相继对人才提出了外语要求.此后,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战事的相继爆发,客观上又造就了一个五方杂处的移民社会,为"外语热"的兴起推波助澜,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随着英语人才成为各大洋行争相抢夺的对象,各种英语补习学校遂应运而生,大行于世,成为十里洋场的一道风景.从1862年第一个外语培训班诞生以来,晚清上海社会先后有200多家以外语教育为主的培训机构问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在决定某一时期人口总量的诸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中国从秦汉至明清的人口增长呈三个阶梯.每上一个阶梯都伴随着生产技术、耕作方式的较大改进,尤其是新的作物品种的引进.中国人口规模跃上六千万、一亿、四亿这三个台阶是与冬小麦的推广、占城稻的普及和蕃薯、玉米、土豆等作物的引进分不开的,可以说,人口规模每上一个台阶都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其主要的支撑.在中国历史上,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决定了或是限制着人口的增殖水平,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符合"总是尽生活资料允许的范围繁殖后代"的中国特色的生育文化.清代前期,人口规模从一亿上升至四亿,对当时和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清代前期是中国现今人口问题的奠基时期.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时期,为了发展农林实业,安徽官绅筹款创办了多处农事试验场。这些农事试验场开展了诸如改良各种农林作物的种植、试验和研究蚕桑种植技术、分析土质和试用肥料及农具等农事试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中西科技交流的需要,清政府不断制定政策,加强对来华科技人员的管理,在科技人员的选送程序、通信审查、身份认证、活动范围以及服务年限等方面均作出严格规定。因管理过于严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方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影响了中外科技交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周湘 《学术研究》2002,(7):92-96
西注音乐在清代社会中虽非广为流传 ,但亦不乏听众 ,而清代文人的一些诗作 ,则成了我们了解清人观念中西洋事物的途径之一。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 ,西洋乐器构造的精妙 ,受到了吟咏者们众口一辞的赞叹 ,而西洋乐曲的清幽意境虽也不乏褒辞 ,但部体而言 ,他们觉得不应提倡。他们思维的双重性 ,正是在对待外来事物时矛盾心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严亚明 《社会科学》2000,5(8):73-77
19世纪中叶 ,清政府很少注意边疆地带的发展事务 ,以东北为例 ,它禁止汉民移居 ,把该地仅视作一块供应宫廷皮毛的狩猎禁地 ,这使得黑龙江北岸的辽阔领土落入沙俄股掌之中。在清王朝高层统治者眼中 ,英俄是肢体之患 ,发捻是心腹之患 ,因此 ,为了维护其统治中心的安全 ,必要时就牺牲边缘地带。沙俄虽然侵吞了大量中国领土 ,但清政府对沙俄的憎恨比对英法侵占北京的憎恨要淡得多。这种情况此后略有改变 ,在 70年代伊犁改约谈判中 ,曾纪泽折冲樽俎 ,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表现说明清政府少数外交家领土主权意识的初步觉醒。这种明确的领土主权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清代山东人口的增殖,人均占有的耕地越来越少,迫使小农不得不设法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生产中发展了麦豆复种为主的二年三熟制。这一制度虽然形成于明末清初,但直到清中期以后才逐渐发展成熟,除了充足的劳动力因素外,作物的搭配模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