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说苑》一书,是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刘向编撰的一部颇具小说风味的历史杂著。该书共二十篇,分门别类纂辑了先秦至汉代的遗闻轶事。全书思想倾向根基于儒家,但并不完全局限于儒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教、军事、外交和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尤为可观的是作者寄托于史事与杂议之中的人才思想,广泛而又深刻,丰富而又含蓄。如果我们从人才学的角度审视,可以毫不夸张地称《说苑》是一座中国古代人才思想的宝库。本文拟就人才的品格德行、人才的价值作用、人才的推举进荐、选拔任用、奖惩赏罚和人才的分等分类等论题,对《说苑》作粗浅窥探。 相似文献
8.
郑艳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56-58
本文探讨了英语格律诗汉译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影响其翻译的因素,并分析了A Red,Red ro se两种不同形式的翻译版本,试图说明形式新旧不是翻译好坏的判断标准,翻译的形式只是不同时代不同需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作为朝廷命官,云贵总督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并不完全认同清廷关于完全驱逐法国侵略势力出越南、帮助越南复国的战略目标,而是从实际出发,采取的是切实可行之策.以往学界认为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的所为系妥协退让,征诸于事实,这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介绍贵州、宣传贵州的作品纷纷问世,其势将使得世人改变对贵州的看法,因“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类旧传闻而扭曲的关于贵州的形象会由此而获得纠正.事实证明,精神产品较之走向世界的贵州地方的物产,有着不可或缺、更不可替代的理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方法可以细分为诠释的方法和转换的方法两个部分。诠释的方法以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诠释为例,借助黄俊杰先生提出的"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探讨了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过程中的经典诠释方法:一方面侧重语言性的分析,对核心概念的训诂及其在哲学发展史流变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内涵的把握;另一方面侧重对诠释者的"历史性"的分析,把握诠释者在不同的时空情景下的诠释言论的具体意义。转换的方法,则借助安乐哲比较哲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具体的"策略性框架",首先在认识论上要避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从而看到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性和平等地位,在此基础上促进中西方哲学的互惠互动。在方法论上,从元典出发,构建相关的哲学语境,再在该语境中进行文本的翻译和转换,特别是对关键哲学术语的翻译,一定要体现中国哲学思想和语言的特质,而不是有意无意地强加上西方文化的预设。 相似文献
12.
于增环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4-56
高速公路交通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翻译不准确、表达不统一和视认性不强等问题,直接威胁着行车安全,也影响国家形象。基于高速公路交通公示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应采用交际翻译策略,坚持传意、互文和简洁原则,以外国驾驶人为中心,力求信息全面准确,表达简洁规范,保证实现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船山学刊》2005,(2):F003-F003
<正> 唐翼明 湖南省衡阳市人,1942年生。1960年唐翼明高中毕业;1978年10月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统研究生班,并于1981年3月提前毕业,成为我国建国以来的首位硕士;同年赴美,次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为著名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治学,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1年获博士学住。 著作有《古典今论》、《魏晋清谈》、《大陆“新现实小说”》、《现代文学》、《魏晋玄学与文学》等。其中《魏晋清谈》最见功力,是中外各种文字中,独立而全面地研究魏晋清谈的第一本专著。海外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耶鲁大学教授)称许它“填补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空白点”,王葆弦先生(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称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唐翼明教授还是著名书法家,曾先后在武汉、台北、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部分作品为武汉黄鹤楼收藏。 相似文献
18.
19.
20.
张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70-74
东方蛭炼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小说,其小说以对上海中上阶层男女的情爱和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描画而为人所称道,又因文风逼似张爱玲而为众人所议论。本文从东方蛭虫东小说所塑造的“绅士”“淑女”形象着眼,分析他们在三四十年代上海大都市新旧文化、中西思想杂糅碰撞之下的生存状态及婚恋观;探讨都市中审美观念的多元化呈现,以及都市男女的精神空虚和失落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