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发展报业经济促进报业发展──对发展报业经济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唐茂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党报为主体的多种类、多层次的报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它们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沤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为党、政府和...  相似文献   

2.
荆蕙兰  刘东 《江汉论坛》2022,(7):100-109
近代汉口开埠后在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开启了城市现代化进程,报业也随之产生与兴起。近代汉口现代化过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人口的空间性集聚、城市的空间格局和复杂的空间地缘环境是影响报业发展与兴起的重要空间因素。同时,近代汉口报业也通过构绘城市空间想象、推动城市空间生产、扩大城市职业空间和重构城市空间交往,不断扩展汉口城市空间范围、塑造城市空间形态。近代汉口报业与城市空间的双向互动,不仅赋予了汉口报业独特的发展指征,同时也强化了汉口城市空间的都市性与现代性,推动了汉口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业在经历了一百几十年坎坷曲折的历史之后,今天已经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在新的时代环境及发生于其间的社会变革面前,中国报业正经受着严峻的历史考验。尤其是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报业上升发展的势头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报业告别事业型管理和补贴输血过日子的历史,依靠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使报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现在我国已成立的六个报业集团适应国际报业发展的趋势中,可以肯定地说,我国报业正迎来一个新的经济大发展时期。报业产业化是指报纸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主要通过自身规范的市场运作,而得到补偿和价值增值。如采访、编辑、发行等各个环节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要通过它的市场运作而得到补偿和增值。那么,实施产业化实质是要求我们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5.
认识到报业是一种事业,同时也是产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报界在认识上的一大突破。把报业当作一种产业,大力发展报业经济,并通过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报纸事业的发展,是报界的同志思考最多的问题。这里,就报业经济的几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一、事业与产业的关系问题中国的报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不存在议事日程的事业与产业的关系问题。总体上讲,报纸,特别是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舆论工具,报社的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亦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的办法进行。报社的日常经费大多由财政拨款,或全额或差额…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使发展本已略显颓势的传统报业雪上加霜。本文从报业发展的现实入手,对于金融危机下我国媒介责任的实现与维护做一些探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报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现代报业制度建设初步成型,报业经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报业实力不断增强,报业市场不断扩展。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报业也存在诸多问题。报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恰恰为今后报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论广东报业竞争战略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以来广东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报业发展的“领头雁”。业界对广东报业改革、发展的经验的探讨从未间断。广东报业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表明,可持续发展战略、质量品牌战略、人本战略是广东报业竞争战略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广东报业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9.
宋维山  商苑 《河北学刊》2005,25(6):200-204
对于省级与市级的日报、晚报、都市报等区域性报业来说,由于这些区域报业市场总量的局限以及单一发展模式的束缚,使得这些地区的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即遭遇发展瓶颈。因此,区域报业必须转变思路,进行有形和无形的扩张,才能打破这一局限,实现向更高层面的发展。本文以“扩张”观念对区域性报业发展进行策略性的描述、分析,对区域性报业的产品、广告、发行及产业化经营提出建设性构想,以期对区域性报业如何突破现有的束缚,实现扩张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78年以来的中国报业(不包括港、澳、台)发展势头十分喜人①,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报业内部出现了党报和非党报之间的竞争。报业的外部主要面临广播、电视的挑战。从大背景说,报业内部的竞争和外部的挑战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碰到的。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些挑战,当代报业不仅很难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且对报业自身未来健康发展也十分不利。党报在我国通行已久,它们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立下汗马功劳。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财政拔款、公费订阅、邮发合一、读报小组等行之…  相似文献   

11.
一、深刻认识报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发展报业,不仅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更是破解当前报业发展中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的“钥匙”,作为谋划报业“十一五”期间发展乃至更长远发展的“指南针”,作为凝聚人心、共创和谐报业的思想武器,作为推  相似文献   

12.
报业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发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发行模式的不断变化,往往能引起报业经营的变革。剖析我国报纸发行当前七种模式的优劣成败,可以从一个侧面把握住我国报业经营今后改革的向度。本文认为,我国报业经营改革的全面实现,有赖于对发行模式的创新。而以创新发行模式为切入点,则势必会波及报业经营乃至报业体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及资源配置不合理,条块分割严重的现象制约着我国报业的发展,使报业很难做大做强,近年出现的案例联盟为报业资源合理调配和打破条块分割现象创造了范例,具可复制性,应成为我国报业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产业属性日益凸现,产业地位已得到确认。随着报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竞争求生存。谋发展,在高度重视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报业经济,就成为报纸经营单位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仅就我国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广告经营仍是报业创收的主要来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经营是报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告收益向来被认为是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报业的产业化经营必须同时面对…  相似文献   

15.
《治理报刊摊派实施细则》的出台,为中国报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文中分析了目前中国报业集团发展的现状,指出新一轮报业改革的重点旨在打破传统体制的壁垒,真正面向市场,按照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报业产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16.
与西方报业集团的发展相比,我国报业集团化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快。当前,我国报业集团在经历了艰苦摸索阶段与规模扩张阶段之后,面临着经营体制深层次改革的大形势。在现阶段,地区性发展适合中国报业集团的现状,但是从长远来看,"跨区域扩张"与"跨媒体运作"是未来中国报业集团化发展的趋势所在。面对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研究当前我国传媒集团化运作模式,对促进我国报业集团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分析了我国报业集团化发展现状以及进一步发展遇到的瓶颈,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梦凡 《兰州学刊》2006,(12):197-198
近年来,报业集团的不断成立标志着报业朝着科学管理、有序经营的企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有国家级报业集团39家,彻底改变了我国报纸的市场格局,报社逐步从政府附属机构转变为商品的生产者,报业市场竞争主体逐步成长起来。本文尝试从报业集团的角度研究其市场力量,及规模化发展对其有效获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讨重商主义对当下中国报业的消极影响与相关对策。文中透视了重商主义冲击下的报业乱象,分析了报业重商主义的成因及危害,并对抵制重商主义侵蚀、促进报业健康发展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郁之行 《江汉论坛》2003,(10):64-65
中国的近现代民营报业分别于晚清、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后这三段历史时期有过三次快速发展,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上海,北方民营报业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相比之下,上海民营报业的发展规模最大。究其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是决定因素。由于上海是西方各国殖民势力争夺的焦点,国内封建反动势力相应受到了局限,在他们既勾结又争夺的空隙间上海民营报业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我国报业经济的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驷 《学术界》2006,(1):48-54
报业改革应该借鉴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报业集团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报业经营分为五个层面,广告、发行和印刷是报业经营的核心,也是报业产业的主业。报业经济必须坚持走“报业为主,多元并举”的发展之路,在做大做强主业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