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云霞 《老友》2008,(10):38-38
许多人常常在想,自己老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两鬓斑白,坐在摇椅上晒太阳?如果精力允许的话,再出去走走,欣赏一下祖国的壮丽山河,不时地哼着《夕阳红》,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是  相似文献   

2.
挖古,同仁堂     
在崇文门外住过的老北京人,都会感叹那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密如林、严如阵,上接云飞不止的高天,下临车流不断的长街。只是不见了那温馨恬适的四合院。它们虽然残存在儿时的记忆中,却和那些翅膀闪着光的"老竿儿"(蜻蜓)和花市上那些足以乱真的纸花一齐消失了。可是别忙,要是转到那座  相似文献   

3.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08,(22):43-43
看看老物什,聊聊新变化,走进一户普通的南京居民家,听三代人数30年的生活点滴,感叹时光如梭,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4.
正"剪开虾背,将龙虾像蝴蝶一样展开……穿龙虾也很重要,一定是要从龙虾的腮穿过……烤制时间一定是要控制在两分钟之内……浇上一点龙虾油,会有十三香龙虾的那种香味,一切都是那么刚刚好……"在最近爆火于网络的现象级国民烧烤纪录片《人生一串》中,一段关于"烧烤小龙虾"的片段,让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烧烤小龙虾点子新颖,而且味道是绝对的赞,让看过的人都不禁感叹:小龙虾还有这种吃法?作为宵夜的品类,小龙虾出现在国内都市人的餐桌上已经有接近20年时间。而在现如今的温州,旧时的炒粉干、猪脏粉、猪油糕、鱼圆面等温州老小吃已经在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14,(3):20-21
人们总是感叹人心难测,人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吗?现在,科学家打造的"心灵魔法师"出场了!现在,你从一把纸牌中抽出一张,你很快认准了它是一张黑桃老K,但站在你对面的游戏魔法师却看不见这张牌是什么。别急,当你把这张牌重新放入魔法师的手中后,魔法师只是简单把那一把牌重新洗了几遍,然后当众把牌摊开,一下子就抽出了你刚刚看过的那张黑桃老K。  相似文献   

6.
许浑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杰出之"铮铮者",也是山林隐逸诗人的突出代表,在他诗集中,充满了感伤世路的凄苦悲凉声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饱经坎坷、备受艰辛的人生体验使他不得不信解佛理禅意,尤其是对"四苦"之说深有体会;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深契佛理,所以对世事人生有比一般人更深的感悟和更多的感叹.结合时代、社会及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对其诗中的生、老、病、死"四苦"之叹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炉火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自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相似文献   

8.
日复日年复年,在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在忙忙碌碌间,我们自己变老了。这时会是什么感觉呢?反正我有时会暗自感叹岁月匆匆。倘若不经意地从衣镜里看到满头白发和眼角鱼尾纹,一时间心头更会紧紧绷绷的,有种难以名状的情绪轻轻掠过:"唉,这日子过得咋这么快呀!时光竟是这样无情。"。其实谁都知道,老是人生必然。如同时序的四季,如同大海的潮汐,如同天气的阴睛,这是抵挡不住的规律,从道理上讲实在无须感伤。只是真的老了,总是难以  相似文献   

9.
在心智的意向性作用下,汉语"多(么)A的N"感叹构式与英语"What a(n)(A)N"感叹构式都采用焦点前置型句法结构,突出情感的表达。不过,前者除了能独立成句外,主要用作谓词成分,出现在句末;而后者主要以主句形式出现。在句子形态上,前者呈句首开放、句末封闭型,讲求意合;而后者呈句首封闭、句末开放型,形态富于变化。此外,作为感叹标记,"多(么)"比what表义性强。  相似文献   

10.
胡续冬 《可乐》2008,(7):58-58
总算可以搬家了。我在楼道里像痤疮一样滋生的搬家公司小广告中,胡乱选了一张长得不太像痤疮的。一个电话过去,四条汉子就赶了过来。坐在驾驶室里跟司机闲聊时,我从他的渝普口音里听出了俺的正版家乡重庆。我开始递烟。在追忆重庆地图等隆重的老乡相认仪式后,自然是搬家费略有折扣。我对司机哥们儿感叹:"真幸运啊,要是叫其他搬家公司,可能就碰不到老  相似文献   

11.
面试时,求职者印入主考官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不少面试主考官在一起交流时,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有时候我一见到这样的求职者,就不想面试了……"足见,"第一印象"之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这小NV的"构式是汉语口语中常用的评价性构式,用于表达说话人对当前语境中某一事物的评价,具备表达说话人赞同、调侃或轻蔑等主现感叹性评价的语用功能.此构式通常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使用,说话人希望语气得以缓解,评价的对象为生命体的部位及其可以发出的动作或感受到的日常事物."这小NV的"构式具有主观感叹性,表达评价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小"的感情色彩上,并得以区别于类似构式.  相似文献   

13.
魏晓彦 《社区》2013,(34):60-60
暑假里,我陪爷爷奶奶去探望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生活的姑姑一家。下了飞机,沿途最吸引眼球的是时常从路边闪过的一座座自行车停车楼,街上也是满眼蜿蜒不绝的自行车流。爷爷不由地感叹道:“这多像十几年前咱们的老北京啊!”姑姑看我新鲜好奇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李盛仙 《老友》2008,(11):32-32
老年朋友聚在一起,常有人感叹,要是能再年轻20岁,哪怕是10岁,我就如何如何。似乎现在老了,干什么都晚了。其实,人生路上的早与晚,只是时间排列顺序的先后  相似文献   

15.
政策顾问     
《新天地》2007,(4)
西藏:"三老"人员领取生活补助从2006年10月起,西藏自治区开始为农牧区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劳模(简称"三老")发放生活补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安享晚年。今后,这一政策将推广到城镇的"三老"人员。西藏"三老"人员补助金额根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森林里,住着一只100岁的老蜘蛛。一百岁的老蜘蛛有100张床,100张床一张比一张大。老蜘蛛一岁用一张床,还得在这张床上做一个长长的梦。梦醒以后,老蜘蛛就兴高采烈地说:"啊哈,我又该换一张床啦。" 拥有100张床,在100张床上做100个梦,老蜘蛛就可以成精了。所有的蜘蛛都是这样一点一点成精的。老蜘蛛在第100张床上,已经做了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以报纸、杂志、文献片及影视作品等为主的媒介热衷于青岛形象的建构,引导了读者对青岛的认同。媒介视域下的"老青岛"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1949年前"老青岛"的怀旧叙事;二是立足本土,建构"青岛意识",寻找本土文化身份的认同。其中与"西方身份"相关的青岛叙述被策略性地归入"老青岛"的叙事,在"新""老""洋"的交叠融合中,形塑了文化多元的老青岛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6%的医师对执业环境不满意,越来越多的医生感叹"医生难当"。因为现在的医生已经不单纯面对病人治病救人,还要兼顾  相似文献   

19.
法国总统密特朗晚年病重期间,有一次和友人谈到他唯一的非婚生女玛扎琳:她高中会考的哲学分数是16分!老总统非常骄傲地感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哲学分数。法国学校是20分制,16分等于中国学校的80分。玛扎琳在老父过世后,成为年轻的作家。  相似文献   

20.
王九月  黄凯 《新天地》2015,(4):44-45
老北漂、老南漂,老洋漂、老乡漂……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老漂族"到异乡过新日子,环境变了,却享受新鲜,体验了一把美好生活……从"被迫漂来"到爱上"迁徙"儿女忙于工作,无心照顾孩子,老人们来到陌生城市帮助照顾儿孙,这样的老漂族为数不少。谭阿姨就是这种"被迫"漂来的老漂族,每天负责买菜做饭、接送孙女上学。老漂族来到陌生城市,一口方言的谭阿姨遭遇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