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周南·桃天》:“桃之夭夭,有(艹贲)其实。”《毛传》:“(艹贲),实貌。”段玉裁《诗经小学》云:“(艹贲)蒉,实之大也。《方言》‘坟,地大也。”《说文》‘颁,大头也。”《苕之华》《传》‘坟,大也。’《灵台》《传》‘贲,大鼓也。’《韩奕》《传》‘汾,大也。’合数字音义考之可见。”俞樾《群经平议》与段氏旨同,并进而挑明“贲与坟、(艹贲)字异而意同。”由此则“(艹贲)”之义训可明。近人于省吾先生从文字学角度证成“贲,古斑字,文章貌”,“有(艹贲)其实”即“有斑其实”,谓“桃实将熟,红白相间,其实斑然”,并谓《鱼藻》“有颁其  相似文献   

2.
语言女学~大I、I、年“场次,是复合盘词吗?···“·……汪磊(1.32)“无以,、“有以.新解·~····一田雨泽(1 .34)艺术媒介:审美信息的物质载体 ’.”·‘’二’·…‘···..·……王向峰宋炜(1,36)司马迁作《史记》未采《战国策》说 ‘’“‘’“’‘·…’‘·················……徐克文Q.41)杜甫与农民起义关系求是······……朱明抢(1。47)应该重视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胡国瑞(l。51)莫泊桑与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说比较 ’‘’‘””””.”二’……’·‘······……王森(1。貂)娜拉和林道静···…  相似文献   

3.
“行李”辨正“行李”一词,先秦义为外交使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又作“行理”,如《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辰星《释“行李”》一文以为“在古代,李、理二字同属来母、之韵(先秦古韵当称‘部’,不称‘韵’,此当为笔误——笔者),  相似文献   

4.
"执热"新解     
《孟子·离娄上》 :“今也欲无敌於天下而不以仁 ,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 :‘谁能执热 ,逝不以濯 ?’”《孟子》所引诗句 ,见《诗经·大雅·桑柔》。《诗经》郑玄笺、《孟子》赵岐注皆解“执”为“持” ,故把“执热”解为“手持热物”、“持热”。此说或许源于墨子。《墨子·尚贤中》云 :“《诗》曰 :‘告女忧血阝 ,诲女予爵 ,孰能执热 ,鲜不用濯。’则此语古者国君诸侯之不可以不执善 ,承嗣辅佐也。譬之犹执热之有濯也 ,将休其手焉。”墨子将“执”理解为“持” ,故云“休其手” ,因而后人把“执热”理解为“手持热物”。此解近人仍…  相似文献   

5.
一、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硕鼠》) 句中“逝”字,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同‘誓’(用近人张慎仪说,见其所著《诗经异文补释》,张据《公羊传》徐彦疏引此诗作‘誓’)表示坚决之意。”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补充注释”云:“通‘誓’。”均强作假借字释之,值得商榷。按“逝”与“誓”禅母月韵,古字音同,本可能通假,但无明证。《说文通训定声》云:“逝,往也,假借为‘誓’。”杨树达《小学述林》卷一云:“盖《三家诗》有作‘誓’字者,此诗本表示决绝之辞,《三家》作‘誓’,用本字也;《毛诗》作‘逝’,  相似文献   

6.
③《说文·艸部》:蕰,积也,从艸。温声,“於粉切,谆部。段注”《左传》‘夷蕰崇’,杜注‘蕰,积也’。又《蘋蘩》 蕰藻之菜’注‘蕰藻,聚藻也。’《小雅·都人士》、《礼记 礼运》借菀,苑字为之。按俗作蕰。《荀子·哀公问》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注:“怨,读为蕰,言虽富有天下而无蕴蓄私财也。《家语》作无宛。《礼记》曰‘事大积焉而不宛’古蕴、宛通.此因误为怨字耳。又《富国》“使民夏不怨暍”,杨倞注,“宛,读为蕴,暑气也。” ④《说文·艸部》:“荐 蒍席也,从艸,存声。在甸切。《广雅 释器》蒍,席也”  相似文献   

7.
艺术夸张在我国的文艺评论中也叫增语、增文、夸饰、形容、豪句、激昂之语等等。王充《论衡·语增》云:“纣为长夜之饮,糟邱酒池,沉湎于酒,不舍昼夜。”又《论衡·艺增》有“《尚书》‘协和万国’”之言,还有“《诗》言‘子孙千亿’”之语。这些都是“增语”、“增文”。《文心雕龙·夸饰》说:“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  相似文献   

8.
(作者署名后括号内为期数一页码)在冷冻过程中细胞膜内外的温度差及其对水分传递的影响华泽钊E.G.Cravalh。关于固体力学中的应力函数应变函数及其推广·····························……气液双相流体通过锐缘孔板的理论研究和流体可压缩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蒋鲁敏(1一1)刘高联(1一13)莫尔三维测量……一””’‘”””””””””.’‘螺杆压缩机任意共扼型线形成的数值计算赵在三常云发徐银龙陈之航(1一21)””’‘””‘’.“’‘’“”‘’‘”‘··……王因明(1一33) ..................……,.......…  相似文献   

9.
词义札记     
嚇《庄子·秋水》:“……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耶!”四十年代,有人批评1936年版《辞海》给“嚇”立“惊恐”义不该引《庄子·秋水》“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嚇我耶”作为书证。说:“《庄子》里的‘嚇’字只有一种意义,就是‘怒其声’,也就是一个拟声字。‘嚇’就是拿这种声音来对待我,也就是以为我  相似文献   

10.
王子野《槐下居丛稿》最后一篇《名文未必无讹》,不满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笔者读后颇有同感, 因作此篇,以助张目。这里仅论以下三点。 一、安石原文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非也。 《史记·孟尝君传》:“文(孟尝君)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父]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三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就孔子“仁”说的内涵、阶级实质、产生背景和历史价值几个问题略陈管见,就教于同仁。 一 “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春秋时期的许多古籍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晋国骊姬曾引外人之言:“为人与为国不同,为人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国语·晋语》)“子产始知然明,问为政焉,对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虽然“仁”字在孔子之前即有人提及,但作为哲学概念和伦理范畴而系统论述“仁”者,当始于孔子。《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孔子贵仁”。据赵纪彬先生统计,“《论语》言‘仁’者五十有八章,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按,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按,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干百度,回头蓦见(按,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按,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相似文献   

13.
《诗·卫风·伯兮》第三章:“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版327 页):“笺云:‘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则复不来’。”朱熹《诗集传》“伯兮,第三章下:“比也。其者,冀其将雨,而杲然日出,以此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是以不堪忧思之苦而宁甘心于首疾也。”  相似文献   

14.
(括号内数字,前者为期数,后者为页码) 哲学政治哲学的对像、体系和价值,·····……邵腾(1·7)关于西方社会的危机及其解决途径 一一马丁·布伯《我与你》述评 ·····················……袁义江孙永生(1·15)关于真理问题的几个关系简论 ””‘””‘”.’‘”””‘””·’,····……郭海云(1·1)浅沂《福乐智慧》的哲学思想 ”“””“””‘’‘’“’········……玉苏甫江(1·22)《道德经》和《论语》哲学思想 相形研究初探·,·············……屈剑英(3·1)《福乐智慧》思维方式的若…  相似文献   

15.
黄石西塞山,古今记载曾发生过多次战斗。但其中有误记的,现择其要者排列如次: 1、《广舆记》:“山在武昌府大冶县,孙策去黄祖于此。”(《唐诗三百首》注引) 2、《读史方舆纪要》:“县东北九十里,连武昌县界。孙策击黄祖、刘毅攻桓元,皆破之于此山之右。” 3、同治《大冶县志》:“吴楚旧境也。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元、唐曹王皋复淮西皆寨于此。” 4、1960年打印本《大冶县志》:“旧志称西塞山为吴楚旧坟(‘坟’为‘境’字之误),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元、唐曹王皋复淮西都曾驻兵于这里。” 5、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之《中国名胜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在“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下云:“古代孙策、周瑜、刘裕等均结寨于此。”  相似文献   

16.
李洁萍、尹承琳合著的《中国历代帝王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4月版)云:“东晋……公元420年为匈奴族刘裕所灭。”(见该书88页) 说刘裕是匈奴族,实在是闻所未闻。《宋书·武帝纪》云:“高祖武皇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楚元王交之后也。”《南史·宋本纪》、《资治通鉴·宋纪》同。《南史·宋本纪·校勘记》云:“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五四以推算世次之法‘乃连前并及身而总言之’,据宋书自楚元王交(一世)顺次数到刘裕之父翘得二十一世,因为裕‘当为交二十二世孙。今云二十一世者,传写误’。”宋书并详细记载了从交到翘的官  相似文献   

17.
(本总目的条目顺序是:篇名:若译者,期号,页妈) 哲学 怎样理解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咚一,,·…侯绍庄(1.16) 学习辩证法克服片面性 —哲学学习笔记之一”··.....................……‘””“’‘”“”””···..··,……李廷贵(2·_8) 人本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杨敏(2·4。) 儒家思想发展的轨迹····“·········……’…’······················……杨明伟(2·85) 左旋《太极图》的意义及其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知”字毛公无传,宋以来注家多解作“知觉”。 此句郑玄另有解释。郑氏笺云:“知,匹也。……,乐其无妃匹之意。”孔颖达疏云:“知,匹’,《释诂》文。下云‘无家’‘无室’,故知此宜为匹也。”孔氏解说甚为明白:“知”训为“匹”,出《尔雅·释诂》,诂有所自。三章诗结句分别为“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说的是一个意思,都指没有配偶,符合风诗常例。  相似文献   

19.
册二页七一。李处全《水调歌头·上马趣携酒》 :“上马趣携酒 ,送客古朱方。”注 :“朱方 :古称南方的朱雀方 ,为南方之神。《礼记·曲礼上》 :‘行 ,前朱雀而后玄武 ,左青龙而右白虎’即指南、北、东、西四方星宿的位置。”按 :误 ,此指江苏镇江 ,春秋吴地 ,齐庆封奔吴 ,吴与之朱方 ,今江苏丹徒县 ,吴朱方地。“好在中泠水 ,击楫奏伊凉。”注 :“中泠水 :指中流清泠泠的泉水。”按 :不确切 ,此指镇江中泠泉 ,一作中水 ,原在长江中 ,有东、西、中三泉 ,为水之宜茶者 ,有人以此为天下第一泉。册三页九七六孙吴会《摸鱼儿·八窗空》 :“看…  相似文献   

20.
<正> 《诗·大雅·思齐》首章载:“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汉·毛氏旧注:“大姒,文王之妃也。大姒十子,则众妾宜百子也。”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会。”唐·孔氏疏:“大任以有德之故,为大姒所慕而嗣续行其美教之音,思贤不妬,进叙众妾,则能生百数之此男。”(见《毛诗注疏》) 近代注释家恫城吴闓生关于以上两句,只释“‘徽’,美也”,而总论中称:“先言大任之德,而大姒能嗣之。”(见《诗经会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