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品牌文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大学进行品牌文化塑造必须以先进文化为统领,并结合本校特点,整合理念识别系统,建立大学品牌精神文化;完善行为识别系统,规范大学品牌制度文化;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创设大学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2.
关辉  董大海 《管理学报》2008,5(4):583-590
为探求品牌形象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在中国背景下构建品牌形象的理论架构,将品牌形象分为3个维度:品牌表现、品牌个性和公司形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品牌形象与感知质量、顾客满意和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品牌表现、品牌个性和公司形象对品牌感知质量有直接影响;品牌表现对顾客满意产生直接影响,品牌个性和公司形象对顾客满意产生间接影响;品牌表现、品牌个性对品牌忠诚有直接影响;公司形象与品牌忠诚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今,品牌竞争不仅更趋热烈,同时也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品牌战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般企业缺乏清晰的品牌发展策略,没有明确的定位策略以支持品牌的建立;制定品牌策略缺乏长期规划;品牌发展时不考虑顾客对品牌已有的期望;品牌的区域色彩太浓厚,无法打开全国以至全球市场;在赋予品牌某些价值时,不考虑竞争形势及顾客对各竞争品牌的已有看法,只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考虑。同时邮政企业还面临着强势品牌的打压。  相似文献   

4.
<正> 品牌,是藉以辨认某个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品牌的最初产生是为了适应销售者处理订单方便的需要,渐渐成为与对手区别和竞争的标记。品牌发展到今天,最大的功效还在于很好的品牌有利于宣传企业的产品质量,吸引忠实顾客,并帮助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以,以价格竞争为优势的无品牌策略已很少为现代企业所采用。  相似文献   

5.
李茹飞 《决策探索》2013,(18):84-84
为助推商标战略,近日,安阳市北关工商分局强化商标市场监管,积极培育商标品牌,推进商标品牌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实行商标联系人制度。积极引导企业注册商标,服务企业商标申请注册及日常管理。二是建立商标品牌动态数据库。建立动态的包括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在内的五类品牌信息数据库和商标台账。三是指导企业规划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充分调动企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企业利用商标品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完善商标维权制度。建立“打假保名优”维权网络,严厉打击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6.
张峰 《管理学报》2011,8(4):552-558,576
在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划分和理清品牌资产的不同研究视角及其关系,重点选择在根本上决定品牌资产价值、影响企业营销决策的顾客认知视角,对品牌资产的构成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基于心理学态度理论重构出了一项整合的品牌资产逻辑模型;最后,提出了企业建立强势品牌资产的若干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黎平 《经理人》2012,(5):88-92,18
品牌是企业成长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这已是企业界的共识。虽然中国产品早已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但在全球排名前20的品牌中,仍然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在中国排名前10的品牌中,基本是电信或银行等国有垄断型企业。多年来,中国产品一直是廉价和OEM的代名词。如何在全球建立中国制造的优秀品牌形象,使之摆脱低成本和廉价印象?如何打造中国自己的强势消费类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8.
现在,传统品牌正受到许多冲击和威胁:创建和维持一个品牌的成本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及追随度却在不断下降;零售商通过自有商标和厂家竞争,一些专卖店甚至创造了他们自身的“商店品牌”,试图在某些领域建立自己的地位。一些观察家甚至预测传统品牌即将没落。然而,品牌并不会消失,改变的只是品牌的概  相似文献   

9.
品牌名字是品牌的第一要素,品牌命名在品牌要素选择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建立品牌资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暗示性品牌名字的角度切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中国服务业领域中暗示性品牌名字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对来自某大学的170名MBA学生和186名普通学生参加的两个实验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餐馆、宾馆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品牌名字的暗示性与广告信息之间会产生交互作用,暗示性的品牌名字与广告信息越一致,越容易刺激消费者正面的情感,越能激发消费者正面的广告态度和品牌态度;在保险服务中,虽然暗示性品牌名字与广告信息的一致性可以带来消费者积极的广告和品牌态度,但是却不能激发消费者正面的情感状态。此外,感知风险是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0.
<正>员工才是可以让顾客知晓企业产品品牌并为顾客制造这个品牌产品的人。让员工知晓企业品牌,可以使员工与欲出售的产品之间建立起强有力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激励员工实现企业对外所作的承诺。他们更愿意努力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越来越高,这时,员工会被一种共同的使命感和整体感所团结和鼓舞,齐心协力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品牌传播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从信息的角度提出了品牌传播的概念,并分析了品牌传播的作用和途径;然后本文分析了经典Bass模型及其解,探讨了用Bass模型研究品牌传播的合理性;接着在经典Bass模型的基础上,经过适当修正和拓展,结合品牌传播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的特点,分别建立模型并求得模型的解;最后,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即仅以直接途径进行的品牌传播十分依赖品牌本身的创新程度,同时发现模仿程度对品牌传播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秦州 《经营管理者》2013,(14):11-12
消费者—品牌关系(以下简称品牌关系)理论是品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品牌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而言,与潜在消费者建立新的品牌关系以及维持现有品牌关系、防止品牌关系的断裂一直是品牌关系管理的重点,但对于已断裂品牌关系的再续即唤回原有品牌使用者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并不是品牌塑造的全部。当前,在中小企业界存在着一种误区,单纯地认为“只有大量投入广告才能建立品牌”。其实,品牌的塑造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在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多途径的品牌传播和长期稳健的努力来建立起品牌美誉度。在现实的市场中,也不乏用很少的广告投入建立起强势品牌的案例,国际的有“星巴克”和“美体小铺”等品牌,国内的就有“谭木匠”等品牌。  相似文献   

14.
同类产品多品牌的最优定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同一家企业生产多种品牌的同类产品这种商务实践中的产品最优定价问题,提出 了同类产品多品牌的最优定价模型,刻画了各种品牌的价格对销量、销量对单位成本的错综复 杂的影响,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应用最新提出的一种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求 解多品牌最优定价模型所需要的神经网络,对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给出了 一个评价实例;最后给出了多品牌最优定价的案例,建立了该案例的最优定价模型,用神经网 络方法获得了该案例中多品牌的最优定价结果. 对于单阶段的多品牌最优定价具有理论和实 际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企业品牌工作状态是推进品牌工作的重要依据,研究提出从品牌体系构成、品牌工作内容、品牌工作支持保障3个方面建立对企业品牌工作状态的分析模型,通过交互分析,系统全面的掌握品牌工作开展的深入程度和完善程度、品牌工作支持保障的落实程度、品牌工作支持保障到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当前,品牌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既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服务。对于公共事业单位来说,市场环境下,品牌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公共事业单位也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并对品牌进行维护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创建良好的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7.
姜嫄  赵红 《管理评论》2012,(1):90-98
品牌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发展的战略侧重点不同,管理策略也相应不同。因此,准确划分品牌生命周期对于企业进行品牌管理、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入手,选取反映品牌生命周期特征的指标,并建立模糊识别模型,对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测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选取搜索引擎网站品牌对建立的品牌生命周期模糊识别模型进行了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18.
品牌整合是一种操作模式,是一种全面的商业战略,企业品牌整合的实施不仅受到自身经营管理众多环节的限制,同时也受其他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影响。企业品牌整合的实施是企业间博弈的结果。本文详细分析了品牌整合的内涵,建立了完全信息下企业间的品牌整合博弈模型,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博弈模型的不同解,并据此提出了影响企业是否实施品牌整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定位理论”本身不是营销观念,也不会直接带来销售,它充其量只是一种强调传播效果和消费者头脑中“品牌印记”的广告理论。“品牌占位”与“消费者定位”“定位理论”一向被看成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广告理论,但是“定位理论”对人的心理的研究还仅限于信息传播  相似文献   

20.
韩冰  王良燕  樊骅 《管理科学》2016,29(3):71-80
把对消费者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研究扩展到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研究中,旨在探讨品牌关系类型(交换型vs.共享型)与消费者社会阶层(高vs.低)的交互效应对品牌评价的影响,并且考察企业管理者如何将品牌关系作为营销的有效手段以及如何根据消费者的社会阶层判断消费者对不同营销策略的反应。基于期望确认理论,通过验证消费者期望确认的中介效用,解释对品牌评价产生交互效应的理论作用机制。通过3项对中国真实消费者关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实验研究,采用聚光分析、方差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关系与消费者社会阶层存在匹配效应,进而影响对品牌的评价。与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相比,高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与建立交换型品牌关系相比,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对与其建立共享型品牌关系的品牌评价更高。交换型品牌关系提供的高质量产品和高效率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高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共享型品牌关系提供的无条件的关心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满足低社会阶层消费者的期望。因此,当面临相对应的品牌关系定位时,消费者由于其期望得以确认,对品牌的评价更加积极。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进而选取适当类型的营销策略定位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通过探讨品牌关系和社会阶层的匹配效应丰富了品牌关系管理和社会阶层研究的理论应用,为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实践价值和管理建议。将社会阶层作为提升品牌定位策略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企业应该认清目标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社会阶层,与其培育恰当的品牌关系以满足他们的期望。研究结果为企业更好管理品牌提供了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