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地区离婚率特征分析及原因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离婚率也不断上升。离婚率节节攀升,既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也映射出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不能简单地用好与坏来为这种社会现象定性。从1995~2008年全国各地区粗离婚率来看,东北地区的离婚率在全国各地区离婚率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并且呈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东北地区离婚率偏高的原因,除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类似的社会、经济等原因外,还与东北地区特有的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区域文化、民族构成、人口流动规模等密切相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人口学刊》2018,(5):38-46
婚姻相关问题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的现象近年来尤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在全国离婚率逐年升高的背景下,东北三省的离婚率变化规律相似而又不同。若将东北三省看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则这一大区域内人口的离婚率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按照粗离婚率和"离结比"两种离婚率衡量指标对全国31个地区的离婚率进行降序排列,东北三省的粗离婚率长期居于排行榜的前列,而"离结比"则长期居于排行榜首位。总体上,东北地区的离婚率随着时间推移逐年升高,而且长期以来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分析东北地区人口离婚率高居全国首位的原因则发现既有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致的共性原因,也有东北地区特有的区域原因。具体而言,导致这一现象的共性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婚姻功能发生改变;离婚的法律程序简化、社会成本降低;婚前感情基础不够、对婚姻质量要求提高、婚外诱惑增加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区域内独特原因主要包括:低生育率导致东北地区婚龄人口中独生子女比例更高;东北地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区域内的移民文化使离婚的外界阻力较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人口流动性较大、经济发展落后等。  相似文献   

3.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高离婚率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国离婚率的比较,发现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离婚率位居世界前列,而且近20年来与全国其他地区不同,未呈上升趋势,反而稳中有降.作者认为该地区的高离婚率是伊斯兰教文化、民族风俗及其婚姻制度的演绎和延伸,并分析了早婚制、父母定婚制、内婚制、从夫居制与母系庇护所、低成本婚姻经营制和离婚自由制对该地区离婚率的重要影响,同时对该地区离婚率的趋势和社会控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农民新农保参与意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金磊  贾金荣 《西北人口》2011,32(2):107-110,118
本文基于农民微观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对西部地区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较强的参与意愿。年龄、健康状况、个人年收入、家庭劳动力数、家庭男孩数、家庭女孩数、家庭承包土地数及是否了解新农保等变量对农民参保意愿影响显著;性剐、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家庭人口数等变量对农民参保意愿并无显著影响。与已有对东部地区农民旧农保参与意愿的研究结论相比。西部地区农民参与新农保的意愿有其自身的特征。政府部门应针对当地农民的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积极探索并总结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实现预期的全覆盖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离婚率与社会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中国的离婚率与社会结构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可以看出 :离婚率随非农产业人口比重的提高而提高 ,并有三年的时滞 ;离婚率也和人口城市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两者的比重一并提高 ,但约有五年的时滞。因这两方面社会结构的变化 ,直接影响妇女就业率提高和妇女职业结构的变化 ,而由此引起的人口迁移流动的大变动 ,也必然影响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高升的离婚率,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者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人口迁移率等诸多因素及变换包括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多种回归模型后依然稳健。基于婚姻的契约理论,文章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识别出大众传媒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即通过瓦解有助于增强婚姻稳定性的传统社会规范,增加家庭生活预期效用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偏差,改变家庭生活闲暇消费模式并降低有助于婚姻稳定的婚姻生活专用资本投入等渠道影响婚姻稳定性,降低已婚者遇到重大家庭矛盾时选择离婚的成本。为理解中国高升的离婚率提供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少数民族集中,且人口流出较多的贵州省某县为例,从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的角度,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流出人口的特殊性.结果表明:该地区一半以上家庭都有成员流出的现象,且具有明显家庭化趋势,家庭人数和家庭抚养人数是影响家庭成员流出的重要因素.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生活的汉族家庭有较强的成员流出倾向,少数民族家庭更倾向于留守.该地区流出人口的离婚率高于常住人口,尤其是在已婚家庭中单独外出打工的男性具有较高的离婚倾向.  相似文献   

9.
客观看待离婚 共筑和谐家庭——对中国离婚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秀华  夏淼 《西北人口》2006,(2):63-64,F0003
本文通过对我国离婚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离婚率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指出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今后我国离婚率将继续上扬,离婚现象将更为普遍,这将是一个客观的趋势。因此要求人们客观看待离婚,重视婚姻质量,提高婚姻素质,共筑和谐家庭。  相似文献   

10.
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民族及地区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届人口普查资料及有关调查和文献资料,对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趋势同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新疆几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的离婚率变动及其地区差异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索维吾尔族人口离婚率的变动规律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