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国内外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均表明 :结构变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适时推进我国结构变动的进程 ,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或制约着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文章首先对长三角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动从产出和就业两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测算,然后从结构效应的角度,就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三大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就三大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升速度与初期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即三大区域间产业结构存在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或制约着经济增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本文首先对长三角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动从产出和就业两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测算,然后从结构效应的角度,就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三大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就三大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升速度与初期产业结构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性,即三大区域间产业结构存在收敛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变动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一个重要问 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城乡居民收人分配变动情况的实证考察,探讨经济增 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关系,分析影响收入分配变动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变动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 ,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 ,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湖南省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在分析湖南省历年人口结构变动情况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就人口结构指标对湖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人口文化结构与人口年龄结构是影响湖南省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人口结构因素,其中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劳动年龄人口与少儿人口也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是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从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入手,利用1994年至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从1994开始实行的财政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支出、部门事业费支出和城市维护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省际人均GDP增长率;文教科卫支出、经济建设总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对省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具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行政管理支出、社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负效应,且显著;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省际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关系.而这无疑是为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实证的依据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消费需求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近代中国是外在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对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更加突出。消费需求是总需求变动不断再生的重要推动力量,消费需求上升诱发了投资需求上升,消费需求总量扩张刺激了总供给增长,消费需求结构变动促进了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变动。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增长核算层面和人均产出层面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为最小且其贡献不断下降;从增长核算层面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3%;从人均产出层面看,1978-2011年云南劳动生产率增长中50.53%是由结构效应贡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现象,运用经济发展理论从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互动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其中尤其对技术进步的结构效应与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技术进步的结构效应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机制、改造教育体系、进行产业扶持等对策。对减少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2 0世纪 90年代台湾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较稳定的中速增长。进入 2 1世纪 ,新的形势使台湾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加 ,经济自身积累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激化。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呈现弱化趋势 ,稳定中速增长面临严重挑战。未来几年台湾经济将呈不稳定的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分析唐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产业结构有所改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其粗放型特征虽有所减弱,依然存在着问题,对此也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主要关注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2003—2018年我国8个沿边省份的7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分位数回归、门槛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主要结论有:(1)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经济增长率分位数点的增加,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变小、再变大的U型特征;(3)门槛效应发现,随着制度质量水平提升,沿边开放地区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4)异质性发现,城镇化方面,高城镇化的沿边地区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低城镇化地区。创新水平方面,在高创新水平地区,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低创新水平地区不显著;(5)中介效应发现,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沿边开放地区发展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一定经验依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结构演进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动态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结构变动过程中,中国获得了非常有利的时序、空间和国际分工机会,经济增长与动态效率优势互现。在时序结构上,中国的工业化虽然尚未完成,但改革开放所积累下来的有效需求容量却已经相当惊人;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中国更是难得地站在了与世界平行的起跑线上;在空间结构上,改革开放以来积极转型的制度系统和庞大纵深的国内市场,为中国赢取了可贵的技术和资金,流入中国的直接投资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强劲的上扬态势,由此成为这轮全球竞争中的占得先机者;生产、市场的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以及劳动力资源的绝对优势,更是让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砝码,形成国际分工中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经济行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增长。市场经济条件下 ,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会采取一定的经济行为 ,扮演公益人角色、管制人角色、守夜人角色、调控人角色 ,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政府的经济行为应该是有限的、公开的、服务性的。我国政府应该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公共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 ,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的动因和中国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增长是各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 ,找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因对实现这个目标非常重要。本文提出了以内在动因为核心的“经济内能增长原理”,指出 :在其他增长理论中没有核心地位的增长因素 ,如教育、收入分配、法律制度、思想观念等 ,对长期增长有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对增长率差异、滞胀等问题原因的看法也与其他理论有很大不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缘于改革开放创造的有利条件和正确的改革战略 ,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内能的产生和良性循环 ,今后仍有维持较高经济内能及其良性循环的潜力。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以维护经济内能良性循环为核心的政策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约束在经济转轨期尤为重要。潜在总需求不等于现实总需求,总供给与有效供给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整个社会的现实总需求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有条件约束的。需求结构的低层次和供给的结构性缺陷,制约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增加就业和降低失业率,必须保持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但高经济增长能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则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路线以及不同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从资源禀赋状况和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来看,我国应选择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文章从分析经济增长的内涵入手 ,研究了经济增长的转变标志 ,评价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