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秀珍 《妇女生活》2020,(3):18-19
快到家门口时,我叮嘱女儿小玲:“记住妈妈的话了吗?”女儿一拍胸脯:“放心吧。如果新奶奶问我为什么吃得少,我就说在学校吃过点心了,保证不说在爷爷奶奶家吃过饭了。”让女儿撒谎,我也是迫不得已。几年前我和前夫离婚,女儿判给了我。但女儿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仍像以前一样常去爷爷奶奶家。  相似文献   

2.
张浩 《中国统计》2006,(12):44-46
索罗斯说过,我什么也不害怕,也不害怕丢钱,但我害怕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来源于我们不知道所有可能结果。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明天会下雨吗?房价还会接着涨吗?股市还会继续下跌吗?我买的彩票会中奖吗?火箭队能够进入季后赛吗?为什么这些事情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或是因为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比如天气的变化;或是因为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比如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内在规律。当然有些事情为何发生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的,也永远无法控制的,比如彩票,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谁能中奖。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无法预料到所有的可能结果,所以新…  相似文献   

3.
憨朴 《四川省情》2006,(7):51-52
仅仅因为这一次事关重大,不实地看看我心头不踏实。然而就是这么一次难得的破例,未必阿绣也要阻挡?晚上何恂恂来陪伴曾好看电视,我问她:“哪些人一起去了影像厂?”她说:“梅主任、舒科长和我。”我问:“这个项目你们看得准吗?”何恂恂说:“梅主任说绝对没问题。”我说:“信贷员才是第一责任人,你可不能人云亦云。”何恂恂一脸忧伤,噙着泪说:“只要有一句反对,她们两个就合伙整我。”一听这话我心头好不是滋味,但我只能说:“你太多心,梅主任和舒科长都很关心你的。”何恂恂把话岔开,揩干泪就笑逐颜开。舒其张将影像厂的贷款申请正式呈报上来,…  相似文献   

4.
统计的导向     
祈祷与吸烟 二位神父在祈祷时就能否吸烟的问题争执不下,他们决定去征求主教的意见。他们俩分别向主教请示,却得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祈祷时可以吸烟,另一个是不可以。是主教在装糊涂吗?不是。赞成吸烟的神父是这样问主教的:“主教先生,吸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主教当然不会反对祈祷,那怕是在吸烟的时候;反对吸烟的神父则问主教:“祈祷的时候可以吸烟吗?”主教犹豫了一下说:“在神圣的主面前祈祷,最好别吸烟”。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什么?是统计调查的导向出现了偏差。我们将神父们的提问视为两次统计调查,由于调…  相似文献   

5.
柔者长寿     
相传,老子有一位知识渊博、对许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的老师,名叫常枞。晚年的常枞,有一天病了,老子去看望他,两人便有了一段著名的对话。常枞张开嘴问老子:“你看,我还有牙齿吗?”老子看了看说:“没有了!”常枞吐出舌头问:“那么,还有舌头吗?”老子说:“有,舌头还在。”常枞说:“你懂我的意思吗?”老子思索了一会儿说:“你是说,坚硬的已经掉了,柔软的还在。”常枞高兴地说:“好!好!是这个意思。”于是,老子在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刚者易折,柔者长存”,“柔弱可胜刚强”的道理。这一传说,十分透彻地表述了硬和软、刚与柔的辩证关系,极富哲理。  相似文献   

6.
一位中国研究生曾经问我,统计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引用一句毛泽东的话作为回答,那就是“实事求是”。我知道毛泽东在讲这句话时不是针对统计学而言的,但我认为这句话确实概括了统计研究工作的特点和真正目的。“求是”是我们对客观世界某些方面的认识或探索,“实事”要求我们从实际数据出发从而得到这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秦岚 《妇女生活》2020,(1):22-22
我嫁到王强家第一天,就知道小姑子在这个家的地位不一般。记得有一次,我在门外听见王强和妹妹笑得很开心,我一推门,屋里立刻鸦雀无声。晚上我问王强:"你们聊什么呢?那么开心。"王强翻身给了我一个脊背,来了句:"关你什么事!"从那以后,我觉得和王强之间有了隔阂,确切地说,是感觉我从未走进过他的内心,这让我感到悲哀——在这个家我好像是外人,连老公都防着我。  相似文献   

8.
寒门贵子     
在演讲开始之前,我先问现场的各位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贫寒想要出人头地就得靠自己?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有一个在银行做了10年的资深H R在天涯上发了帖子说,寒门再难出贵子,说在当下这个人情社会里,穷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的父辈更难翻身了,这个帖子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相似文献   

9.
技术和艺术     
一个美术老师问我,你看我每天画画,画得也不错,你说我现在画到什么水平了?我说,你是个画匠,而不是画家。画家的艺术是有思想、主题、创新的。当时,我拿出齐白石的一幅画,叫《他日相呼》。这幅画上,两只毛茸茸的小鸡叼着一条虫子的两头,把虫子拽得直直的。我就问这位美术老师:“你看这幅画在说什么呢?”他说:“那是在拔河吧。”  相似文献   

10.
一天厂里来了东北统计局和旅大市统计局的同志.郭股长说:“他们是到咱厂搞统计数字质量检查的.”我听到检查两字,首先吃了一惊,就问郭股长:“所有厂子都检查吗?”他说:“只拿咱厂做试点.”我想:这一定是我们厂子的问题多,要不,为什么拿我们厂子“先开刀”呢?头些日子搞劳动纪律,有人被开除厂籍,这回大概  相似文献   

11.
爱情不等式     
【正】遇到他那一年,是上高中吧!他从外校转学过来,第一眼看见她,便傻傻地瞅着她乐。考大学之前,他曾偷偷地问过她:"你准备报考哪所大学?我们一起。"她笑,恶作剧地说:"我的成绩那么烂,考上哪儿算哪儿。"他一再追问,她才故作神秘地说:"别告诉别人,我打算报上海的大学。"得此信息,他如获至宝,美滋滋地去了。  相似文献   

12.
读者你想知道一位从事过会计、统计工作,如今在领导岗位上干得红红火火的人吗?他的人生经历,他的人生追求以及他对事业的孜孜不倦,勇于牺牲精神,一定会让你感动不已,和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文章吧。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的名字吗?一半人点头。知道你老奶奶的名字吗?几乎无人肯定。我就想,真可怜,人过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处,世上多...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看篮球赛,这是因为我个高又不会打球的缘故。不过,这理由好像有点说不通,但我确实是这样想的。这种想法,也许是一种额外补偿吧。因为个高,又在南方混饭,新朋友与我打照面时,没有不试探着问“你是北方人吗?”听到回答后,没有不诧异地追问“怎么这么高呀?”再次听到回答后,他们“噢─”了一声,原来如此!原来,是父母高。听来,我还正常。当然也会有好问者继续问,你父母是南方人吗?你们是在南方的哪个地带?这就是遗传。通过大量观察,子女的身高与父母身高存在相当关系。这种关系,怎么量化?这就可以将相关分析派上用场。相关分析法的诞生,就…  相似文献   

15.
一位企业家在一次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刚刚走下讲台,一个银行经理就走过来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完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6.
高峰 《四川统计》2012,(11):58-58
一位企业家在一次会议上做主题发言,刚刚走下讲台,一个银行经理就走过来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完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次到台湾采访时,记者曾经在饭桌上遇见了一件趣事:同行的台湾《联合报》记者点了一道盐卤土豆作为凉菜。当时我的心里还在打鼓,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菜,土豆也能盐卤?结果菜端上桌一看,不过是大陆最常见的盐卤花生。问过同桌的台湾人才知道,闽南话中的"土豆"指的就是大陆的"花生"。接着追问,"那你们管大陆许多地方说的‘土豆...  相似文献   

18.
由"统计局是干什么的"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局是干什么的?这对接触过统计工作或对一些社会人士来说是不难回答的,即使对它的解释不全,或只要能回答一个是同数字打交道的,也就知道统计局是干什么的了,进而推断与数字打交道的人可能就是统计局的。然而年初,因承办全市2004年度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单位的奖牌,浙江一位尚姓老板中标,前来我局联系定做奖牌的相关事宜,谈事后他突然问我:“你们统计局是干什么的?”我先是有些惊愕,后又反问老板:“你是一个做大生意的人,统计局是干什么的,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的确不知道,我做十多年生意,全国许多地方都去过,这次是与你们统计局打第…  相似文献   

19.
交易     
胡凯家的门铃响起。“谁啊?”钟点工李嫂放下手中活计,通过猫眼,看到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头顶微秃,西装革履。李嫂打开门,来人满脸堆笑问:“胡先生在家吗?”“你是?”“我是小田,前段时间来过的。”“哦,是田老板。”李嫂好像有了一点印象,“胡先生在家呢,不过他正在创作,这个时候一般不见客的。”“李嫂,谁来了?”有声音从书房传来。“是我,搞房地产的小田!”话音刚落,胡凯快步走出,“田老板,快请进,怎么来前不先打个招呼啊,怠慢了。”  相似文献   

20.
编辑语:11月1日晚9时许、我家的防盗门被人轻轻扣响“您好,我是人口普 查员,请配合我作一下登记好么?”。我急忙开门。进来的是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 女士,在进行了一系列例行登记之后,那位女士羡慕地看着正在做功课的我的女儿说:我的小孩也是今年上学、可是我还从未辅导过他,……送走了这位女士之后,我才对人口普查有了深刻而实际的体会。恰好手中有一 些稿子,反映的又是普普通通几位调查员的事迹。这些事迹,绝对称不上轰轰烈烈. 却是一个缩影,因为,全国有几百万个“五普”调查员。 陈百琪,安徽省庐江县五普领导小组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