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希腊大哲学家兼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涵着丰富的、迄今仍熠放着启示光芒的教育思想。它对于我国教育的改革特别是长时期存在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水平滑坡、素质教育难以落实等问题的解决颇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炼 《理论界》2008,(5):115-116
孔子与柏拉图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巨人,作为分别对中、西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孔子和柏拉图最先对统治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理论阐述。本文试从领导教育视角出发对两位伟人的领导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论基础、教育组织制度和教育内容之异同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聂萌 《理论界》2012,(8):77-78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以灵魂不死和轮回学说为基础,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些人被灵魂自身驱迫着先去认识实在的世界,而后他们回到城邦,帮助仍在意见世界生活着的人们转向真实。《会饮》作为成熟期著作,能很好地展示第一种教育观念,《理想国》的洞穴比喻则是对这两种教育观念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李珠 《南方论刊》2008,(4):15-17
柏拉图的《理想国》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从批判个别的、经验的、具体的正义入手,引申出国家正义概念。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正义就是各个等级各守其序、各司其职,正义本质上就是一种秩序与和谐。而正义的城邦则可以通过教育,哲学王等途径来实现。柏拉图在探寻正义过程中体现的国家主义价值观,对西方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几乎涉猎教育领域的所有方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其中关于女性教育的思想特别是强调男女平等教育的理念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因此,解读柏拉图的女性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溯源和思想内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今天我国的女性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伦理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著述颇丰,《理想国》是其代表作。在这本著作中,柏拉图广泛涉及并讨论了包括哲学、道德、民主、国家、教育等在内的许多问题,其中教育伦理思想尤为突出。一、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天赋品德论柏拉图承袭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的“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说,认为灵魂是永恒的,不朽的。在《斐多篇》中,柏拉图说:“灵魂在取得人的形态之前,就早已于个体独立存在了,并且还是具有知识的。”正因为如此,灵魂在人们出生之前,同理念共处于同一个世界,非常熟悉理念。而当灵魂离开理念世界…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47-52
《理想国》是哲学史和教育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作品。在该书中,柏拉图以追寻正义的本质为线索,以辩论的形式,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念世界,并提出理想城邦的设想。在理想城邦的设想背后,是柏拉图对世界本质、灵魂和教育的认识。在柏拉图看来,人类认识真实世界需要灵魂进行一次关键的转向,理想城邦的建设则需要灵魂进行第二次关键转向,而教育则是实现灵魂两次转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界近年来关于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的讨论仍在持续.在这一讨论中,柏拉图是重要的一环.美国学者卡恩运用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处理希腊哲学文本,提出了若干结论,强调了希腊文动词be的三种基本用法和三重含义(是/在/真),可供我们研究柏拉图的本体论思想时参考.柏拉图的本体论之所以能发挥长远的影响,不在于他提出了"型"和"相"这样的本体,而在于他确定了一个求真和求实的基本思维模式.现代西方分析哲学家的反形而上学,没有从根本上驳倒柏拉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卡尔·波普尔和利奥·斯特劳斯关于柏拉图政治哲学研究的批判性评论,按照现代民主的精神重新解释《理想国》中的知识精英统治和教育的思想,从而肯定了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与启蒙运动之后的现代精英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治主张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彭海蕾 《兰州学刊》1998,(1):38-39,28
教育理论是否发展到科学化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一门科学,从而使教育有了可以凭借的理论基础。第一个确定心理学的基本区分,并与教育联系起来的人是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提出了观念是与生俱来的理论。学习含有一个回忆的过程,一个试图回忆或再现曾经被完全掌握的知识的过程。通过感觉获得的感性印象,用于唤起从出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与柏拉图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尽管他们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人才,但同时也扩大了教育对象,面向平民,自创学堂,打破了当时官方独统教育的局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东、西方两大教育体系上各提出了朴素的终身教育观,对中西方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是其美学思想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但历来没有受到应有重视。亚里士多德视音乐为陶冶性格和情操之必须,认为它的快感可以共鸣于灵魂的性格,而音乐的和谐不仅直达灵魂的和谐,并且最终通过数的原则,反映了宇宙的和谐。一定程度上,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显示何以音乐在古代艺术中久居至尊地位。  相似文献   

13.
西方柏拉图和中国的孔孟、老庄、荀朱亲自躬耕,集众家之长,创立一系列独特的政治、道德、教育、社会、经济等新观念,并将这些观念逐渐长期渗透到欧洲和中国的历代广大统治者和百姓头脑当中,并由此影响和推动着欧洲和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朝着既定的方向迈进。柏拉图和中国六子在某些思想创新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两者进行比较对于当今东西方文化追本溯源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的《理想国》提出了构建一个正义的城邦的规划,目的是使得城邦和公民都获得真正的幸福。其方式是通过由低到高的心灵教育,达到正义。柏拉图的被定义为心灵和谐的正义是否具有通常的道德内涵,以及它能否保证人获得幸福,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这个初步的定义下的正义,确实可以使人获得幸福。但是能够使人达到真正的幸福的正义,却是从最高的善中获得的。哲学家以善自身的知识对公民进行教育和对城邦进行统治,就是为了从根本上实现正义,从而使得国家整体获得幸福。而哲学家放弃最高的幸福"回到洞穴"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其症结在于个人的幸福与善自身所要求的普遍幸福之间的冲突。一般公民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家中是否真正的幸福,也获得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张能 《学术探索》2013,(12):9-12
现象学的解读之法将判断的意念与视域作为其根本的关注点,而恰恰判断的意念与视域是构成其柏拉图哲学现象学之维的核心主题。在柏拉图的《智者篇》中,相之意念由于悬置而堕入非纯粹名称视域中的某个区域,并且相之意念为“种”所规定。“种”不仅在规定“相”之余,还重新阐释了“相”。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正义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雅典民主政沽濒临崩溃、极端个人主义盛行的衰败形势,柏拉图把正义当作治疗社会不幸的药方。通过批评传统的正义观,柏拉图提出了贯彻内在性原则和政治性原则的正义理论:就个体而言,正义是使个人自我一致并达致完善的美德;就社会而言,正义是使社会内在和谐、完善的社会自觉。并且依柏拉图而言,正义有着专门的分类,即“四德”。  相似文献   

17.
谌安荣 《云梦学刊》2006,27(4):116-118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理论核心是内涵丰富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来源于传统儒学的认识论、墨家学说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陶行知通过对这三方面理论的兼采并收和批判继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创造了生命力强盛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8.
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永红 《云梦学刊》2007,28(3):126-128
地方经济发展给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全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做好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转变,做到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法学本科教育应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包利民 《河北学刊》2001,21(1):31-36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柏拉图与罗尔斯这两位在西方制度伦理哲学历史上占据着突出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揭示西方政治哲学中存在的一种理想主义倾向.虽然这两位思想家初看起来差异远远大于共同性,但是他们在回答什么是正义和正义是否有益这两个制度伦理中的基本问题上立场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我们首先探讨了他们在规定"正义"上的共同的理想主义取向;然后讨论了他们对于更为艰难的政治伦理问题即"正义是否有益"问题的回答,从而详细阐明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20.
阳剑兰 《云梦学刊》2009,30(5):77-79
自我教育思想是朱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影响。了解和分析朱熹的自我教育思想,探讨其自我教育的方法、实现过程,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