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岩峰 《南都学坛》2013,(6):123-124
<正>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全新的大学环境,通常都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很多不适应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作用,形成合力,也要充分发挥大学新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和新群体,努力把新生尽快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大学新生在适应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  相似文献   

2.
学习适应是高校新生的环境适应问题之一。在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新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存在着学习兴趣不高、业余学习时间投入不足、没有明确目标、缺乏学习自我评价能力、影响学习的干扰因素过多、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和因不喜欢专业带来的厌学情绪等问题,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在高校新生学习适应中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生入学后 ,部分大学生由于对高校学习和生活环境适应能力差 ,出现了认知失调、情感受挫 ,甚至形成学习障碍。根据目前大学新生的挫折成因 ,要及时开展对挫折的预防、挫折的帮教和挫折的咨询 ,帮助并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 ,在新环境的适应中 ,培养和提高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心理缺口入手,进行及时、适当和正确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5.
蒙古语授课专业大学新生适应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新时期蒙古语授课专业大学新生入学后存在的环境、语言、生活、人际交往、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建议通过入学教育、学习指导、沟通交流、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提高新时期蒙古语授课专业大学新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环境适应是新生进入大学时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由于自然环境、心理准备、个性差异、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大学新生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针对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等环境适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校在大学新生环境适应中应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我适应为主、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服务、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及建立心理支持与救济网络体系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并逐渐适应高校学习与生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使新生尽快适应并融入大学环境,班主任工作尤为重要。从大学新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出发,结合自身的管理过程和经验,分析和探讨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和“95后”大学生具有的时代特征,从“95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出发,着重分析了“95后”大学生在入学过程中面临的学习环境、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心理落差等方面的不适应性问题.从高校教育发展和“95后”大学生健康成长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95后”新生入学适应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注重教育引导,帮助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加强班级建设,帮助新生实现大学生活平稳过渡;贴近学生实际,帮助新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整合内外因素,帮助新生克服入学心理落差.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大学新生普遍存在不适应大学生活的现象 ,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探讨如何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 ,是高校教育者对新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新生适应期目标缺损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一个适应期,适应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适应期中。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目标缺损现象,即大学新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一定标准所确立的目标(或潜在目标)与高校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文章从大学新生目标缺损现象的表现形式入手,从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大学新生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研宛造成目标缺损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目标缺损的校正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在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调查N大学E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解决新生入学不适应问题的具体情况,结果显示,导师对新生的帮助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等几方面,帮助的有效性取决于导师的基本素质及导师是否有责任心、有时间、有精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在一年级新生中不少同学缺乏教师职业感情,进入高校后存在“松松劲、歇歇气”的思想,加上学习方法不适应,生活上又缺乏自理能力,心理上便会出现较大波动。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进步。凡是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了解大学生。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而且对他们的心理,生理等特点也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及时把握他们思想变化的倾向。本文想就高校一年级新生思想特点及如何针对特点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谈点个人拙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调查某幼专249名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幼专新生自我同一性类型以延缓型居多。自我同一性各个类型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在情绪状态、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和学校适应总分方面均与扩散型、排他型和成就型呈显著相关,与延缓型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学校适应四个维度及总分与扩散型和排他型呈显著负相关,与成就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象,他们刚刚进入大学,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产生各种不适应。通过NLP神经语法程序学,基于大学新生心理不适应的现状,探讨新生心理适应及调适的途径,以帮助大学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加健康、积极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相当一部分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问题。本文结合对燕山大学某届新生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研究的结果,围绕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最为突出的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及与自我有关的四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心理不适应的表现,并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6.
大一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及人际关系的改变表现出不适应乃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大一新生出现的心理及行为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具有不同的大学意象,而进入大学之后,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的体验会有差距,因而会产生迷茫的心理体验。对大学认知的不协调,是高校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主要原因。新生要克服认知不协调,改变消极态度,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基于认知不协调理论,学校对学生的引导策略,应从角色认知、生涯规划、参加文化活动和遵守校规校纪等四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面临诸如人生目标缺失、学习不适应、心理落差巨大、人际交往障碍等主要问题.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过程就是针对面临问题的心理调适过程.学校和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调整解决,以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9.
适应是个体根据环境条件调节自身,使个体与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环境下的辅导形式。针对大学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团体辅导应从现实问题出发,结合相关理论依据,设计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使大学新生在同质群体的互动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提高其适应能力,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面对我国高校连续4年大规模扩招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以及长期存在的大一新生不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实际问题,如何正确地引导大一新生尽快地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去,是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本文针对大一新生入学后面临普遍的思想与行为的种种困惑,提出教育、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