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打好"直辖牌",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工作艺术.我市各部门、各行业、各个方面要抓住并用好重庆直辖的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对策措施,争取有更大的作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刘本荣 《决策导刊》2006,(11):15-16
重庆直辖对于重庆来说,具有划时代、战略性的意义。重庆人如何珍惜机遇,增强直辖意识,把握中央意图,找准战略定位,加快重庆发展,发挥直辖作用,打好直辖牌,是我们应该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郑洪 《决策导刊》2007,(1):29-31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有效途径,也是重庆市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建设名副其实直辖市的重要举措。作为重庆主城区之一的九龙坡,被横贯南北的中梁山脉分割为“东城西乡”两部分,是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三农”抓“三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实施“六个统筹”,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构建和谐九龙。  相似文献   

4.
刘强  唐建华 《决策导刊》2006,(10):13-15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重庆市委、市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直辖牌”、“库区牌”,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永川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永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重庆市委、市政府赋予永川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在观念上跳出永川,在思路上实现超越,在措施上摆脱平庸,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理性的思考,全力以赴,扎实工作,奋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七大战略,沿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轨迹,力争在2020年,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以及中西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实现重庆市全面小康。为此,务必要抓住打好直辖牌的建设重点和找准达到目标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6.
七年前,重庆因为确立西部唯一的直辖地位而为人瞩目。直辖之初,重庆就面临“三座大山”:100万库区移民搬迁、300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国有企业改制问题。面对“三座大山”,重庆试图启动两大战略——在西部大开发的同时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央给重庆提出的目标是,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七年后,重庆的城市布局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被400多亿夯实,汽车、摩  相似文献   

7.
《科学咨询》2007,(3):9-9
重庆市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七大战略,沿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轨迹,力争在2020年,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地以及中西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示范区,实现重庆市全面小康。为此,务必要抓住打好直辖牌的建设重点和找准达到目标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8.
重庆是山城,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发展。重庆直辖以来,历任重庆市领导班子先后提出了“5年变样,8年变畅”、“8小时重庆”的战略目标,要求尽快打破交通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0年过去,今天的重庆已不再是“山高路远坑深”,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大路纵横驰奔”的畅通山城。  相似文献   

9.
陈杰 《决策导刊》2011,(2):28-29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在超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类资源要素大量向重庆汇聚,形成一块巨大的“蛋糕”。引起了周边兄弟省、市、区、县的高度关注和浓厚兴趣,竞相伸出“橄榄枝”,希望融人“重庆圈”。寻找发展机遇,共享“利益盛宴”。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咨询》2007,(13):4-4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于重庆的重大战略意义、历史机遇,可以说不亚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对中国经济的巨大推动。这是重庆继上世纪80年代计划单列、90年代直辖、三峡移民开发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又一次最重大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1.
周旭 《科学咨询》2007,(7):4-4,10
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新形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重庆的新要求,适应谋划打好直辖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任务,我们亟需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创新,切实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重庆实现新跨越的引擎和动力。  相似文献   

12.
“大城市”如何带动“大农村”?这个江泽民同志在直辖市成立时给重庆各级党政领导提出的重要问题,今天正日益迫切要求由山城人民做出正确而切实的回答。直辖五周年,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进入倒计时,正在向重庆的“大农村”提出新的挑战。长江上游柑橘带:橘甜人穷由于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适宜,长江上游是我国也是世界柑橘的主要产区之一,其范围主要分布在湖  相似文献   

13.
重庆直辖以来,高等教育事业无论是在规模和质量上,还是在分布和结构上都有着令人鼓舞的蓬勃发展。以三峡库区的中心城市万州为例,重庆直辖以来高等院校就从1所增加到7所,除原有的重庆三峡学院以外,增加了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重庆安全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重庆服装艺术学院等6所高校。在渝东南地区的黔江也建成了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在全面贯彻落实富民兴渝和重庆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科学规划重庆高等教育的分区布局,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分区布局,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重庆两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最终服务重庆“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李薇帆 《科学咨询》2007,(13):13-13
重庆有多少个名牌产品?在直辖十周年到来之际,重庆市质监局在发布这一数据时宣称,直辖十年来,在许多人的眼里,“重庆造”已经成为了知名品牌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重庆1小时经济圈,是指以主城9区为核心,以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4个大城市(涪陵、江津、合川、永川)为主要卫星城市,10个中小卫星城市和众多卫星镇紧密连为一体的具有明显集聚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圈层状城市群.构建重庆1小时经济圈既重庆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的战略载体,对于完成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构建重庆1小时经济圈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涪陵需要转变观念,明确定位,调整思路,重点推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孟东方 《科学咨询》2007,(17):11-11
建议在今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由市委、市政府对外正式宣布,今后每年的6月18日为“重庆节”。通过创设“重庆节”,一方面像纪念“十一”国庆节一样,庆祝重庆直辖成立,成为重庆的市庆;另一方面像欢度每年春节一样,欢庆重庆市民自己的节日。这两方面巧合地体现了“双重喜庆”的含义,沿袭了重庆得名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核心提示 2007年9月20—24日,教育部国检组深入部分区县和学校,分别对我市实施“两基”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检查组认为重庆在普及“两基”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重庆“两基”普及程度、教师师资水平、中小学办学条件、教育经费保障、教育质量以及扫盲工作等几个方面的指标都全部达到甚至超过教育部现阶段的规定标准。 “跟直辖初期相比,重庆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教育部副部长、总督学陈小娅说,重庆的“两基”覆盖率从直辖之初的不到20%,提高到现在的100%,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是分不开的。她表示,重庆在普及“两基”中,不但顺利解决了许多问题,还在偿清“普九”欠债、彻底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三峡库区移民迁校等方面开创了全国先河,创造了很好的经验。这里,我们摘要发表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全市“两基”迎国检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决策导刊》2007,(6):F0003-F0004
重庆市电力公司于1997年随重庆直辖而成立,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十年来,重庆市电力公司以“人民电业为人民”为宗旨,构建和谐渝电,服务重庆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重庆电网突飞猛进,一路高歌,为新兴直辖市建设和库区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1997年重庆直辖时曾经召开过一次发展战略研讨会.那次研讨会分析了重庆地区的比较优势--区位好、重庆人特别吃苦耐劳、有比较好的工商业基础、科教文化事业发展、人才济济.  相似文献   

20.
直辖后的重庆,伴随外向型经济趋势,国际化倾向日趋明显。在国家和重庆的产业定位中,旅游业是未来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重庆在将来完全可能成为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因而,在当前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中,重庆应该树立和强化"全球化"意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有利政策条件,凸显旅游资源地方特色,吸收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与此同时,还要深化和相邻区域的合作,打造旅游精品、加强国际旅游市场营销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