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论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擦边球”现象杨宇立,程宝军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擦边球”现象在各国都是制度创新行为的主要生长点之一。近十几年,我国在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擦边球”现象的范围之广,频率之高,顽强地向人们展示了其发生的必然性:1.它典型地反映我国经济改...  相似文献   

2.
政策运用中的“擦边球”:制度创新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运用中打“擦边球”是用足现行政策的一种形象比喻。它表明政策运用者在不完全违反政策规定的前提下获得政策运用收益的最大化。人们一般把打“擦边球”的政策运用视为一种获取政策运用边际收益最大化的艺术手段,其实它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从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来看,这是一种制度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3.
杨玉秋  梁成 《理论界》2005,(10):54-54
市场经济具有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各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土政策”和“阳奉阴违”等现象,造成政策执行难。本文针对当今政策执行难现象深入剖析了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并进一步探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行政道德在中西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内容.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等环境下的行政道德,必须正确处理中国行政道德与西方行政道德理论如何交融,学习其可借鉴之处,实现行政道德的新探索与超越.本文针对行政道德内涵的理解、比较西方行政道德规范,探讨我国行政道德的发展.当然也是为杜绝行政主体滥用职权、钻政策空子或打法律"擦边球"现象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文章中的“教育移民”特指高素质群体西向迁移的一种社会现象。作者对“教育移民”的现象、社会意义、价值、动因和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教育移民”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展、问题和 对策 George s.T0lIey郝寿义1.4论商品经济现代化 刘文烈1.13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分析常修泽1.17恢复价格的本来面目 杜木恒万全1.21改造“大批发” 重构主渠道 天津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中心课题组 1.25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误区”辨 析 王国刚2.4论投资需求及其变动特点 郭克莎2.9实物型资源配置与经济波动的财政 导因 周月秋2.16改革以来企业行为理论的诞生与发 展述评 李军2.21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盛洪2.25政策运用中的“擦边球”:制度创 新行为 周振华3.26关于企业产权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家电产品节能“身份证”去年已经正式强制实施,根据国家发布的有关规定,空调和冰箱两大类家电产品必须贴上“能效标识”才能上市销售。需要提醒消费者注意的是,个别厂家由于在技术力量、资金实力、产品质量等方面没有优势,会在“节能”热中打“擦边球”,通过混淆概念、以假乱真等手段来迷惑消费者。因此,消费者选购节能家电要慎防四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公正价值偏离和缺失的现象,强调管制公正、分配公正而忽略矫正公正的现象屡见不鲜.矫正公正能够成立的首要条件是符合社会公正要求的公共政策的制度设计.同时,公共政策公正性的“应然之塑”和“实然之态”与政策的社会公正感和政策外部性密切相关,对政策公正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二者作为政策公正考量的二维向度,通过公正感危机和外部性困境对于政策非公正的映射,反衬政策公正价值的偏离和缺失.本着矫正公正的理念,提出政策协商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政策制定是一个围绕特定议题所展开的意义赋予与话语竞争过程,竞争的“获胜者”将主导政策场域,影响政策选择或变迁的方向。通过关注话语在“社会现象”到“政策议题”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可以构建出一个理解政策制定过程的解释模型。应用该模型考察新农合决策过程,可以发现,“地方互助”话语为重建传统合作医疗的政策安排赋予了合理性支持。而新农合政策的出台,是由于“国家投入”话语在众多政策倡导者的努力下,成功地与“扶贫”话语关联在一起,并取代“地方互助”话语而主导了合作医疗政策场域。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国内劳动力严重匮乏问题,韩国政府从1993年起采用“产业技术研修制度”引进外籍劳工。随之而来的是非法外籍劳工人数以及侵犯外籍劳工人权现象的持续增长。韩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外籍劳工政策,决定采用“外籍劳工雇佣许可制度”以杜绝非法外籍劳工的存在及侵犯外籍劳工人权现象。但是,无论是采用“产业研修制度”还是“雇佣许可制度”,韩国政府的外籍劳工政策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政策型"波动及政策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其根源在于“收入”目标、“安全”目标与政策成本的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文章试图构建一个“三角动力圈模型”对此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粮食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粮食政策的转型,就是要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切断政策目标结构中的动力连接,结合直接补贴政策的改革与完善,建立政策目标分离的、以数量调节为特征的、以最小政策成本为代价的粮食政策框架———“二元”稳定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才争夺战”的背景和城市人才政策的视角,在“多地区—多政策”模式下政策量化的标准制定及流程与量化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开展探索性研究,并利用自然语言分析(NLP)、文本挖掘等方法,整理2002—2021年中国3308项地级市人才政策的量化数据。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人才政策在数量与质量方面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刻画,中国地级市人才政策在数量与质量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2002—2011年为探索起步期,2012—2015年为快速发展期,2016—2018年为无序竞争期,2019年至今为降温退坡期。政策得分上“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征明显,但趋势已经有所改变。区域间的无序竞争和政策趋同现象严重,人才引进和使用需求定位亦不明确。“重招引、轻培育”的人才“焯水”现象严重,同时,对所引育人才的配套措施完备性上存在欠缺。据此,建议加强东西部、南北方人社协作,推动人才资源双向流动;依托城市资源禀赋,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制定更具针对性与差异化的人才政策;改变重引轻用的政策导向,围绕各具体环节制定,形成“引育留用”前后贯通的完整政策链条。  相似文献   

13.
于海峰 《理论界》2013,(11):143-145
2005年法国种族骚乱事件之后,法国社会民族种族冲突、暴力排外事件不断,民族种族歧视现象日趋严重,移民政策频繁调整.对此,世人不禁要问,一直以来标榜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国怎么了?是日益庞大的跨国移民所引发的文化的冲突使然?还是“共和模式”的“民族政策”之殇?本文从近当代法国人口民族构成的变化角度出发,探讨当代法国主要存在民族问题以及“共和模式”的“民族政策”.并一进步提出,造成当前法国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正是其“共和模式”的“民族政策”.同时,本文也对近几年来法国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福利分层影响社会政策的再分配效应,是分析社会福利体系演化的工具。它具有法团主义福利制度式的“分层效应”和发展主义福利制度下社会安全网络建设的“内外现象”两种表现形态。新中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起始于“社会身份本位”的劳动保险制度,受“政治分层”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形成社会福利的“内外现象”和福利分层。经过“发展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背景下的政策发展,现有社会福利体系的福利分层变得更为复杂。碎片化的社会保险领域体现法团主义式的“分层效应”,不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则体现发展主义式的“内外现象”。“社会中国”的建设既要缓解社会保险领域的“分层效应”,也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外现象”。一方面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把基本公共服务从其与其他制度的捆绑中分离出来,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5.
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方式取决于外部环境。在基层行政中,压力情境下的街头官僚行动展现出一种“政策包装”的新策略。对于这种策略的特征、生成和治理,需要进行深入探究。我国东北地区H市城管部门的街头执法案例可以提供一个关于“政策包装”的过程性描述和系统性解释。不同于政策变通执行,政策包装是指街头官僚通过表面调整政策目标和话语来提升政策执行的合法性。这一现象往往源于基层政策执行的“主动加码”和街头官僚在“公共遭遇”中降低政策执行阻力的考虑。压力情景中的“政策包装”具有短期性特征,反映出行政责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政策包装策略不利于提升基层政策执行的效能,根本上源自于基层政策执行中的“责任陷阱”问题,基层政策执行的优化路径需从合理的组织激励、循证决策以及构建参与式治理展开。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当代社会有一种独特的效应:明星效应。把遗产运动比况“明星效应”必定招来一片责骂声;毕竟遗产的“明星效应”只是在现象上有相似之处,本质上说,“遗产热”无论作为社会事件、历史现象、文化政策、政府工程、群众运动,诸如“遗产运动”、“后现代遗产”(post-moderni  相似文献   

17.
谈“弃档”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弃档”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人事政策研究者和档案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即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做了深层次的剖析和研究,从而使干部人事工作、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彼此协调良性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汉“抑商政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政府推行的“抑商政策”,学者大都认为是一种抑制商业的政策,并将其与重视农业生产的政策相配套,故有“重农抑商”之说。进而认为正是抑制了商业,才使农业得到重视和发展,西汉前期社会经济才会跳出困境,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只要全面、客观地研究西汉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商业史的发展,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确实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商业的发展,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西汉政府,特别是西汉前期的几代统治者,对待商业活动,如同对待农业生产一样,积极为其创造各种便利条件,这在西汉的经济史料中,都有明文记载。“利商政策”(笔者试把便利商业发展的政策称为“利商政策”)和“抑商政策”同时并存。因此,如何解释这个看似矛盾的历史现象,如何正确理解西汉的商业政策,将有助于我们对西汉的“抑商政策”有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加深对整个封建社会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9.
房贷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银行作为房贷实际的操作方,其行为直接影响到我国房市的走向。本文在假定银行为理性的行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房地产开发商(参与人A)和贷款银行(参与人B)双方组成的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借助于博弈理论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银行频繁与政策打擦边球、违规房贷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强调了欠缺有效监督惩罚机制的的楼控政策将缺乏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邱一鸣  史册 《江西社会科学》2023,(10):183-191+208
中央政府通过权威调控促进府际学习并推动政策扩散,但其趋同与趋异并存的政策扩散结果背后的运作逻辑尚未得到充分探讨。“行政集权—财政分权”的制度结构塑造了政策扩散的多重机制:在纵向上,中央政府整体性调控使各级地方政府对标对表,地方政策呈现趋同现象;在横向上,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使后发追随者基于“恐后”心理学习先进地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趋同,而竞争取胜者为保持先发优势,通过深化政策创新,使得政策结果趋异。“制度结构—府际关系—扩散机制—扩散结果”四个环节形成了中国政策扩散的逻辑链条,多重扩散机制在府际关系塑造下并存且共同发挥作用。与西方政策扩散逻辑不同,中国政策扩散多重机制与异同并存的结果源于行政集权与财政分权并存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