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贵州省环境人口容量现状及提高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P—E—R”环境人口容量模型,利用1952-200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经济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两个角度,对贵州省环境的经济人口容量和资源人口容量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综合描述。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针对贵州省环境人口容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城市容量的农民工深度城市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容量角度关注农民工城市化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本文从城市容量出发结合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容量是一个以人口负荷量为主体,包含自然容量、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的三维系统,并建构了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容量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框架。认为,在现阶段,城市的自然容量和经济容量有助于人口城市化,而城市的社会容量则因无法满足农民工均等地享受公共服务而延缓着这一过程,也使农民工"半城市化"成为长期现象。因此,作出农民工城市化进程包括两个阶段、四种身份和八个特征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认为,解决农民工"半城市化"的关键须从城市的社会容量着手,系统地考虑三维容量之间的相互嵌入和协调扩张,并提出农民工"深度城市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迁移人口及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是人口的迁移增长 ,因此城市人口管理体制的重要一环是城市人口迁移的管理。本文根据城市人口迁移管理体制及其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要科学地依据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测定城市的人口承载力 ,对人口迁移增长的控制有科学的根据 ,对人口迁移增长有目标、有规划 ,并对城市人口迁移进行科学管理的创见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人口容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P-E-R"环境人口容量模型是指导测定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基本理论。该模型主张既要从环境资源角度又要从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三峡库区环境人口容量问题。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工程兴建前三峡库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已经不足,三峡工程的兴建在短期内将使库区环境人口容量更加不足。 相似文献
7.
8.
乌鲁木齐市经济人口容量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方法,根据乌鲁木齐市历年统计资料,以现实性与合理性为前提,按不同的经济发展速度、投入水平分为三个不同的方案,对乌鲁木齐市经济人口容量从2000年到2050年的50年内的变动趋势进行动态仿真运算,从而了解乌鲁木齐市经济人口容量系统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探索其中主导因素及相关因素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0.
从人口动态看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1982、1990、2000年3次人口普查资料讨论了中国中心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数据分析表明,1982~2000年,中国中心城市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不是由区域变化引起的,而是城市地域自身人口的增加;并且主要不是人口的自然增加,而是由于人口迁入引起的。人口增长的结果,导致巨型城市和大城市数目的增加。中心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增加的类型表明,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动大都表现为郊区→边缘区→中心区和中心区→边缘区←郊区两种类型,说明大部分中心城市尚处于形成、成长和扩张时期,出现中心区→边缘区→郊区类型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只有上海市。这表明,中国城市极大部分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只有上海市开始出现人口郊区化。 相似文献
11.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 -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人口》2012,(4):36
The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tricted district,key development district,optimized district appear gradient decrease. While differentiation of satisfaction regarding population capacity appears in optimizing district, key development districts or restricted districts,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between districts or within districts emerges. Using multi-pronged measures to reasonably control population size and guide the movement of population to the suburbs, this is a realistic policy direction for Beijing,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First-tier cities. Other optimizing districts and key development districts should raise their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s short board. Restricted district should increase their financial input and improve their Improve their level of public service. 相似文献
13.
从人口承载能力水平看,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总体呈现承载能力梯次降低的格局。无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还是限制开发区人口承载能力满意程度出现了一定分化,人口的不平衡分布在不同开发区之间,以及开发区内部都得以显现。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引导人口向郊区流动,是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比较现实的政策取向。其他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应提高人口承载的短板,限制开发区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鼓励人口向宜居地区流动。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西北地区人口承载力及承载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水资源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计量分析,探讨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及其动态变化,并结合人口规模预测,进一步研究了西北地区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状况。研究发现,西北地区人口承载力较低,但今后会进一步有所上升,与人口变动相比,人口超载现象将始终存在,但是程度将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6.
17.
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建立及量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人口承载力概念、内涵、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渊源,可归结为从容量、阈值、能力等角度分别进行的研究。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开放式条件分析框架下的人口承载力已从简单意义上的"量"演变为复杂状况下"量"与"性"才能研究的目标对象。开放式条件作为现今必需的研究背景,结合环境和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大小的适应性,有必要建立衡量和评价人口承载力"质量"的指标系。通过围绕社会经济状况、环境资源、区域人口状况三系统讨论了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构建与量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大城市,大多数患上了城市病且日趋严重。这些城市是"人满为患"吗?只能靠行政手段调控人口吗?本文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入手回答了这些问题,认为人口承载力的传统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况屡屡相悖的原因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误判,提出只有经济因素才是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其他因素作为经济因素的成本要素间接影响着区域人口承载力,然后基于生产函数将这一观点进行了数理表达并代入北京的数据进行了论证。以这些分析为据,认为主要用行政手段调控人口是不合理的,中国大城市的城市病的直接成因不是人满为患而是"人挤为患"的情况下政策失当,正确的调控方法应该是以业控人、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