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实施了“过渡”战略、“跃进”战略、实现“四化”战略、“阶级斗争”战略等传统的社会发展战略和“三步走”的新战略。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有许多内在缺陷,执行中又有偏差,因此总体上看并不理想。新战略是改革、开放、大发展的综合性战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客观依据,在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实施方法等方面做了科学的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有一些执行中的问题尚待解决。对新旧战略作出回顾、比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 :1、邓小平“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形成过程 ;2、为实现“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洞庭湖区域金融发展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突出表现在金融机构聚集度较低,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金融效率水平不高三个方面。经济状态、回程效应和金融生态对区域的资金吸引力形成三重挑战,使区域呈现出“资金高地”的现象。“环湖”区域面对未来发展前景,需要金融状态实现从“资金高地”到“金融腹地”到“金融洼地”的演进。基于此,文章以强化区域金融凝聚力为主线,结合环湖区域的特征与潜质,设计“环湖”金融发展的“洼地战略”,并以“三步走”的方式对战略做任务分解,描绘出战略实现路径图。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决非一蹴而就。早在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就提出了关于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八字方针”及“两种制度和平共处”的思想;周恩来提出了关于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五条方针”及“三个不变”的思想、八十年代初,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重要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这个构想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符杰祥 《东方论坛》2008,1(1):47-51
鲁迅的意义不在于为提供了什么高明的现代化理论,而在于确立了一种近代中国最缺乏的“批判性质询”的态度。从这种现代性态度出发,鲁迅建构了自己关于现代化问题思考的完整构想:以“审己”为原则,以“比较”为方法,以“自觉”为“本根”,以“精神”为“根本”。鲁迅的构想是出于文化整体的观照,他同样重视精神之外的政治、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与新型国家模本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从根本上突破了迄今为止的一切国家学说和国家建制,创设了具有世界政治意义的全新国家模本,成为当代世界政治学文库中不可多得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继承和发展:1.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2.切实执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确定了与“三步走”战略相配套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方针。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优师计划”是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实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增量提质的定向培养制度。“优师计划”直击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具有精准治理欠发达地区师资不足,整合资源协同育人和建立师资长效保障机制等制度优势。通过聚焦“四化两制”培养模式,以“小班化”“精准化”“现代化”“本土化”铺就优师生职前、职后专业化发展路径,以“导师制”“书院制”助推优师生职业化进程,探究构建“优生”“优育”“优师”的“三优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提出的21世纪前50年分三个阶段发展的构想,被称为"小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小三步走"战略中,蕴含着江泽民关于中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新思路。这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发展,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具体化,是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状况:一群专业人士正在衣装鲜丽地跟新客户大谈特谈对品牌的伟大构想,而客户却刚听两旬就眉头紧锁,咆哮着把他们赶出了会议室?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是提案者完全弄错了客户的项目需求。要想做好提案,先要做的就是用“心”听“讲标”:  相似文献   

11.
李登辉提出“两国论”,为祖国统一设置障碍,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一国两制”的内涵、“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国内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见解。本文针对这些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植根于物质生产和民族文化的丰厚沃土;与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的特殊规律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完成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国策,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文分析了“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历史以及国际国内的形势,重点论述了“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为中国描绘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并为之设计了“三步走”战略。“三步走”战略符合中国的国情.顺应了历史与现实的需要,反映了人民的愿望。笔者对此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三农”问题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发展 ,没有农村的繁荣就没有国家的繁荣 ,没有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平同志始终把农业的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 ,并提出了科技兴国、科技兴农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小平同志的论述对我们今天“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发制人”战略是新世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之要核,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布什政府对“9·11”事件后世界总体形势的判断,也印证了美国单超独霸的计划和理论,而伊拉克战争又是此战略的首次实验。“先发制人”战略的确立,意味着美国进行了自冷战后的最重大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调整,表明美国在某些场合已经放弃了在冷战时期所奉行的“遏制与威慑”战略,已经并必将对国际秩序和机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从城镇城镇化概念以及它与农村城镇化的异同,剖析我国城市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这一伟大战略而必须实施的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从“城市化”向“城镇化”,以及从“城市发展方针”向“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三个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新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理论,并经受住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检验。“一国两制”从构想开始变为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以来,“一国两制”理论就一直是海外邓小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海外学者对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一国两制”理论本身的研究及评价;其二,海外学者更关注“一国两制”理论在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
瓦窑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纲领”的倡议,毛泽东在多个场合对其政治内涵与核心议题进行阐释。洛川会议后,毛泽东指出应以三民主义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随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达成,毛泽东进一步认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本质上即为三民主义,并号召国共两党应正确执行三民主义的“共同纲领”,但由于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多次制造反共高潮,制定“共同纲领”的政治基础不断遭到消解。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依据国内政治形势变化,顺势提出同民主党派制定“共同纲领”,同时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的明确划分,为中国共产党关于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抗战时期,毛泽东制定“共同纲领”的战略构想,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政治立场和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