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在阐述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和教师信念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师信念对大学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如职业信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学科信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学生信念和大学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提出了构建大学外语教师完整身份认同的途径:关注教师的独立性和自主行,促进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是实现完整的教师身份认同的前提;建设学校共同体是构建大学外语教师完整身份认同的另一个重要途径。这对于外语教师发展研究和外语学科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语学习以及与外来文化的接触,对学习者文化身份具有直接影响。外语学习者呈现中西文化冲突、对新文化身份的反思、操作、以及作为问题解决探索者的“CROSS”文化身份特征。在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以“GLOBALIZATION”模型构建学习者新的文化身份,有助于培育其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思维、有效提升外语交际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技能、更加注重文化背景、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热情与抗挫折能力、文化差异校正能力、保持与弘扬传统中国民族文化能力等综合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区中的交往为同性恋群体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性支持,通过发现和维系共同性,同性恋群体成员确认自己的性取向并对自身的文化位置进行反思,体现了一种主体意识的觉醒。但同性恋群体把同性恋文化现实境遇的改变寄托在主流社会的关爱和接纳上,这种身份诉求还是把自我置于主流文化的从属位置上,仍然维持着主流社会结构对其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英语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如不会学习,就可能会在众多的信息面前感到扑朔迷离,不知所措.网络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极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即元认知能力.因此,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者应从形成元认知意识、丰富元认知知识和内化元认知体验三方面入手培养元认知能力,以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作为外语教学的全新手段已受到越来越多高等学校师生的青睐.作者从大学外语网络课堂的开设、电子音像资料库的筹建、局域网上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探讨了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外语音像资料,构造崭新的外语教学环境,为提高大学外语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身份认同理论的观照下,匹普的成长过程包含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身份认同。在此过程中,匹普经历了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同时,认同环境也对其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是国家建构和失地农民自我反思性建构的一个互构的过程。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大致经过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身份认同的变迁,折射出影响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两种因素,即国家的结构性建构和失地农民自我的反思性建构二者的演进和变化脉络。透过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演进变化,也反映出我国国家和农民关系的演进变迁。  相似文献   

8.
身份和身份认同是一切文学中不可避免的主题,其多种表现形式常常带有不可避免的政治性。本文讨论身份与身份认同在文学中的表现,以及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当代文学批评关于身份问题的利用,从身份认同、身份危机、身份建构和身份叙事等方面探讨文学中的政治问题。结合对法侬、奈保尔等后殖民知识分子和作家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以及身份在批评理论中之挪用的分析,指出身份本身就与社会、文化、民族、种族等重大问题不可分割,与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可分割,因此本身就具有政治性。  相似文献   

9.
身份认同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国家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同时,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对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提出质疑。本文从认同理论出发,阐述身份认同,即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适合中国的不同身份,以谋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缓解外语焦虑感的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提出一种网络环境下新型口语教学模式,在4个教学班级进行了历时1学年的教学实验。定性和定量数据表明,该英语口语模式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外语焦虑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博客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主要的网络行为之一。然而,大学生在博客传播过程中与博客固有的传播属性发生种种行为偏差,表明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着媒介技术落后、知识结构不完善、信息处理能力弱和主体意识淡薄等欠缺。基于此,我们试图寻找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博客之间的契合点,从而确定基于博客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讨论方言性人身攻击是如何通过方言性隐喻手段和方言性气质等表现形式,并借助对方言否定性联想而达到人身攻击的目的,探讨带异域口音者难以具有可信度、唤起听众的同情、获得听众对其精神气质的认同并进而成为受轻蔑的群体或被等同于具有消极情感的低劣的外族人的原因。通过讨论现行的把带有异域口音的外来人同反面角色联系起来从而表现其反面的方言性气质,揭示建立在不同社会文化身份的言语行为者的方言之上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相似文献   

13.
网络健康传播中,由于健康信息以网络媒介为载体,和传统媒介的健康传播相比,网络健康传播表现出了多元互动性、渠道容量丰富性、实时性、隐匿性等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互动性成为新一代网络健康传播的主要特点。但是由于我国网络健康传播的起步较晚,其中的互动性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文章归纳了网络健康传播互动性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健康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认同的工具之一。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标明了某一特定群体的文化身份 ,且在语言使用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便是一个编码—发码—传递—接受—解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是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 ,可能会造成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5.
合作外语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构素的基础上,讨论合作学习这一当今最重要的教育革新的跨文化交际性质:合作学习情景提供的双向性学习任务具备了大量的信息沟;学习者积极参与编码和解码的信息交换活动,对自身负责的学习子任务作出反应,对同伴的解释提供建设性反馈;学习者之间的交际更加真实和富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信息处理能力与英语读写教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读写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外语教学研究的焦点,而要完成相应的读写任务,学生须首先具备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与英语读写课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应将二者相结合之理论上升为教学原则。信息查询的过程就是锻炼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消化、吸收所需信息的能力的过程,这种培养锻炼必将相应地促进学习者语言运用技能的发展,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发声思维、回顾性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记录了16名英语专业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并对该过程中的母语使用量及其与思维活动、二语水平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母语被广泛地应用于二语写作过程,且平均的母语使用量占整个思维总量的39.60%;2)母语使用量随着二语水平的不继提高而减少;3)语言使用中的母语使用量与总体评分呈负相关.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改建了二语写作模型,为二语写作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医生职业认同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南京地区27家医疗机构1 186名医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该地区医生在职业认知、行为、价值和情感方面认同率较高,在职业承诺方面认同率较低.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每周工作小时数以及不同医院等级的医生职业认同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针对不同人口学变量对医生职业认同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的必然趋势给落后民族或国家带来深重的认同危机 ,在短期内经济无法赶上的情况下 ,它们都把重建文化认同来作为迎接挑战和解决认同的快捷手段。文章分析了中国建立文化认同的两种模式 ,即“文化决定论”和“文化支援论”。认为 ,只有资本才是解决民族认同的决定力量 ,文化决定论是文化的一种僭越 ,只会坠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迷宫 ;文化支援论把文化工具化、庸俗化 ,解消了其超越性的理想性成分。实际上 ,随着全球格局的变化 ,人类应该超越一种启蒙心态来重估文化的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 ,文章分析了儒家文化传统的现代意义 ,认为儒家文化可以为人类的整体和谐与沟通行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二语习得者大脑中同时存在着二语和母语两个语言系统,他们之间的双向迁移丰富并改变着这两个语言系统。这两个共存的、相互增进的语言系统赋予了习得者更宽广的语言应用范围,也提高了他们的概念化能力。这样,二语习得者在二语(过渡语)系统、母语系统、二语应用和认知思维方面便拥有了操单语者所不可企及的特质。这些特质构成了我们二语教学新的认知基础,也是我们进行二语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