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拿破仑与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拿破仑是国内外史学界最感兴趣和议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百余年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拿破仑与欧洲什么关系?如何评价?本文拟作如下探讨。一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骄子。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人类从此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8世纪后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欧洲大陆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大国,其胜利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在论述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时指出:这两次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以来,苏联、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历史学家,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比较研究。作为这一研究的部分成果,民主德国的历史学家W.马尔科夫、M.科苏克、G.希尔费尔特、W.施密特等在1974年和1982年先后编辑出版T《1500—1917年比较革命史研究》和《1500—1917年近代革命》两部论文集,此外在《历史科学》杂志上还发表了一些论文。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研究包括的历史时期是从十六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初的资产  相似文献   

3.
把受压迫者的权利要求归结于要求人权,应归功于十八世纪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革命基本上同时爆发在北美(1776年)和法国(1789年)。提出要求人权的革命口号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人类进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贡献。  相似文献   

4.
今年,我们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时候,不由得要想起当年“破颡裂喉”热情宣传革命的“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想起他轰动一时的名著《革命军》。  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上。邹容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宣传家。他的《革命军》是第一部系统阐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革命军》对划清革命和改良的界限,阐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宗旨,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曾起了巨大作用。 《革命军》自一九○三年五月在上海刊印后,“凡摹印二十有余反”,前后销售逾百万册,占清末革命书刊销数第一位。它 “不翼不胫而飞走海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了…  相似文献   

5.
“神圣同盟”的产生,不是欧洲封建势力强大的表现、而是它们虚弱的表现。十八世纪末叶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广泛发展和取得胜利的新阶段。这次革命,继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再次更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它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直接推动了欧洲的反封建斗争,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大风暴。在这  相似文献   

6.
最近三、四十年来,西方出版的研究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书籍,数量猛增.不同学派的历史学家常常试图用新的方法就十七世纪的一些历史事件解释整个英国革命及其实质、起因和动力.对三百年前的事件的兴趣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对自由民权党把十七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解释为"清教徒革命"这一概念普遍感到不满.这一概念直到十九世纪末在史学中仍居于统治地位,而且至今仍有不少的信徒.这一概念的创始人是民权党历史学家T.麦克莱、S.卡尔德纳、Ch.费斯,他们把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的国内战争,仅仅看作是没有社会经济内容的"立宪冲突";把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归结为王权同国会  相似文献   

7.
论述1911-1913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作在六十至七十年代苏联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中占有重要位置.1962年出版了由C.齐赫文斯基主编、东方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集:《中国的辛亥革命》.该书主要论述革命的过程,只有少数几篇文章直接论述革命本身的问题.其中?.加鲁什扬茨的《辛亥革命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一文,对资产阶级史学,特别是中国史学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在辛亥革命中的独立作用展开了论战.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五世纪我国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大约在一千年以后,西欧才在西罗马奴隶制的丧钟声里揭开了封建社会的序幕。在世界范围内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我国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最前列。按理说,在西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之先,我国早应该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或革命运动,但事实上并没有。其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国外关于城市化理论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外关于城市化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一直追溯到城市的产生这整个时期。这一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城市化”(Urbanization)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广泛使用起来是在1900年以后的事情。在这个时期中,虽然没有出现专门的城市化理论著作,但是关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以及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引起的后果等等,已有不少论述,,有些论述甚至是非常深刻的。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都有论述。第二个时期是指从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  相似文献   

10.
《求是学刊》2019,(3):36-43
现代革命以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典范,并借助现代政治哲学的范畴塑造了革命的现代形象。这一形象失落了革命的原初意义。革命的原初本意作为对永恒与秩序的最高象征,表达了古人对"最好政制"与"最美人性"的追求,是一种纯粹理念性的存在。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作为超越现代革命的可能性诉求,既立足于现代性的问题背景,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与历史根据,又在更高的理论界面和更根本的问题域中回归到革命的原初本意,从而达到了对革命问题的现实与理念、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民报》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在辛亥革命前的准备时期中,它肩负着传播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使命。它在以鲜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和观点指导中国革命的同时,也举起了亚洲团结的旗帜,大力声援各国反帝斗争,其中对印度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学的形成比欧洲晚得多,这是由于日本与外界隔绝二百年造成的。直到1867—1868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新政府才开始执行引进科学、技术和文化日政策。日本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点是,它是在政治复古的旗帜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章太炎国家政权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正萍 《浙江学刊》2002,(5):190-193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的政权问题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是章太炎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目标。但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具体方案上 ,章太炎却与其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观点不一 ,尤其是对西方的代议制 ,章太炎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并提出了独特的国家政权理论。本文从章太炎对代议制的批判以及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构想中 ,分析了章太炎国家政权思想的合理性、进步性和消极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各国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年代范围的不同意见。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F. 米涅和梯也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阶级斗争的行动,革命时期从1789年到1814年,拿破仑执政时代和拿破仑帝国是革命的合乎规律的发展阶段。法国史学中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头面人物A. 奥拉尔不承认“帝国专制”是革命的发展阶段,他把革命时期限定于1789年到1804年。自由资产阶级“俄国派”的代表人物H. 卡列耶夫和E. 塔尔列则把拿破仑执政时代排除在革命阶段之外,认为革命时期是从1789年到1799年。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分期,奥拉尔把法国大革命分为四个阶段:1789—1792年君主立宪——建立以财产资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体制;1792—1795年民主共和国——人民剥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特权;1795—1799年资产阶级共和国——资产阶级重新  相似文献   

15.
欧洲国际体系的扩展和全球国际体系的形成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基本方面。它经历了航海大发现之后约400年时间,而其中的主要变更发生在最后的近半个世纪。在这相当短的时期里,现代帝国主义扩张大潮吞噬了很大部分不发达世界,以非欧现代强国为中心的非欧现代区域...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与菲律宾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开展革命活动的初期,就已意识到中国革命和当时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有着密切关系,并将这种关系提高到互相同情、互相支持和共同战斗的高度来考察。正如李大钊在《中山主义的国民革命与世界革命》一文中指出:“中山先生早已看清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及全世界的革命者,均有互相联合的必要。”早在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他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和日中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冷战的结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约半个世纪时间中,在国际社会格局中起了最大作用的是称之为东西方冷战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之争。 美苏两国对抗的格局,自1989年末美苏首脑会谈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新形势一般被称为冷战的结束。  相似文献   

18.
乔治·勒菲弗尔这位法国革命史权威在《法国革命的起因》中对这次革命做出这样一种细致的划分:一场失败的贵族革命(君主政体的改革尝试);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受到普遍的城市革命的支持而获得了成功;一场被资产阶级镇压了的农民的乡村革命,所有的参与者都是通过政治改革或起义来行动的社会等级。然而,贯穿始终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试图把它的优势强加给政治结构和贵族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东北易帜”,是 1 92 8年末北洋军阀的最后政权奉系军阀政权以和平方式和对等条件 ,统一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结束 ,是国民党新军阀完成中国统一的象征 ,对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这一事件中 ,张学良先生是最重要的历史角色。本文拟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 ,对张学良先生以大智大勇的民族气概与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作一阐述。一   1 92 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后 ,以张作霖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摇摇欲坠。到 1 92 8年春 ,宁汉合流后 ,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基本…  相似文献   

20.
“对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祝是必要的吗?我们所要庆祝的是什么呢?”这是R.科布发表在1989年1月3日《电讯报》上一篇文章的开篇语。的确,发生于1789年至1799年之间的大革命及随后的拿破仑统治时期,使法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经历了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曾有过的人类屠戮和物质毁灭的时期。只要考虑到在法国大革命中数百万的无辜受害者,以及这场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那就不难得出结论,法国官方提出把1789年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