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将社会风俗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视为国家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元代以前,北京地区的风俗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表现出北方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的风貌。到了元代,天下一统的政治格局使得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农耕文化逐渐北上,在京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都城的风俗也开始从地域支流文化向京师主流文化转变。  相似文献   

2.
张承宗 《浙江学刊》2001,(4):117-122
风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久而成的社会风尚、习俗,是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和语言的诸多方面,各方面的风俗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统治者的风俗政策,对风俗的形成、转变与演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与剧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整齐风俗诚非易事.风俗政策与风俗观念的多样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时期,尽管南北风俗不同又各有变化,但南北风尚处于不断融合之中.民间习俗、文化风气的交流与接近,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社会风气的开放性;二是个人追求的自由性;三是文化结构的多元性;四是鬼神文化的兴盛;五是风俗文化显著的地域差异.魏晋南北朝社会风俗和文化的这些特征,使其成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又是与南北风俗文化的碰撞和南北民族的融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的风俗小说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俗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极富成果的一脉。它以《大淖记事》、《芙蓉镇》、《烟壶》、《美食家》等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揭开了新时期文学最为色彩斑烂、深蕴民族特色的一页。促成小说家们选择这条道路的因素是很多的,并且因人而异,但是大致说来有如下原因: (一)开拓题材领域,扩大小说表现生活的功能。可以说,风俗是容量最丰富的创作素材之一。风俗的形成不是依靠某些单纯的力量,它是各种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合力而致,其间必能开掘出含量丰富的生活之矿石。同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相似,风俗也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把握住它,在某种意…  相似文献   

4.
秦都城研究琐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都城是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因此,要研究中国古代史、都城史,秦都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典型性。既有对以前都城的继承,又进行改造,不断发展,并形成自己的都城体系。秦从襄公开始建国到秦灭亡共有近600 年的历史,它贯穿西周、东周、秦代三个时期,而东周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转变时期, 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破旧立新, 必然反映到都城建设中来, 因而在都城规划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 按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1 〕,摒弃了奴隶社会时期“筑城以卫君”的规划模式,而实行“城,以盛民也”的新的筑城思想,变政治堡垒的奴隶制都城而为既是政治中心、又为经济中心的新都城,都城中除了统治阶级起居的宫殿以外, 还有手工业作坊、商业市场等,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建立起来,都城和“市”的关系日益密切。秦的都城的发展正经历了从继承到变革的阶段, 因此, 只有认真研究秦的都城, 才能准确全面地研究中国古代的都城演变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略论北京“首都圈”的形成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京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早在西周时期,就是燕国的都城,秦统一六国后,又成为北方军事重镇。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辽、金、元、明、清相继在此建都,自元以后,其政治地位超过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由于北京这种特殊历史地位,在它的周围逐渐形成辅助的城市体系,我们把这个体系称为北京“首都圈”。“首都圈”,本来是国外城市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说在国家都城周围形成一圈放射形的城镇,这些城镇以都城为中心,受首都的吸引和影响,由首都的需要决定它们的发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礼俗指礼仪风俗,它与一定时代的社会结构与道德观念有着直接关系。作为传统礼仪之邦的我国上古时代的礼俗,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它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的社会与文化。周代礼俗对于周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就是在今日的社会文化中也不难发现周代礼俗的遗迹和影响。周代社会的显著特色在于它的系统化的宗法制度及其影响下的宗法礼俗。关于宗法制度出现的历史原因,《吕氏春秋·慎势》篇曾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  相似文献   

7.
三毛有一本书《万水千山走遍》,曾是我一度的最爱,怀揣着它也就怀揣了一个梦,一个把万水千山都走遍的梦。喜爱旅游的人想必都怀揣了这样一个相同的梦吧。登山怀远,秋水长天,是金秋时节旅游的不变主题。半岛都市旅行社精心设计了“四山三水”的旅游线路,带你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蒙山之秀;名山之下有名城.六朝古都南京,鲁国都城曲阜、秦汉故都西安;名山之畔有名水.秦淮河畔夜景,天下第一趵突泉,羞花美人杨贵妃沐浴的华清池,沂水地下大峡谷的激情漂流:古韵悠悠,倾倒无数才子佳人的江南水乡,“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瘦西湖……这些可能圆了你那“万水千山走遍”的梦?  相似文献   

8.
文化及其社会功能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文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代第一个引用“文化”概念的是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初民文化》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乃是当代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按照西班牙《世界大百科全书》的诠释,“文化就是某一社会里,人们共有的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整体,也就是先天遗传的人类财富的总和。”按照《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股改革不适应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习俗的潮流蔚然兴起。但在这股巨大的改革潮流中,也出现了一些畸变现象,主要是:从“排外”到“崇洋”;从“尚俭”到“崇奢”;从“重农抑商”到“重商轻农”。作者在对民初上述社会风尚变化与畸变现象考察的基础上,认为任何社会变革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系问题:首先是质、量、度的关系;其次是破与立的关东;第三是变革与国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但关于南宋故宫的资料,过去留传下来的不多。潜说友说:“内廷事秘,臣下不能详知”。这是一个原因。本文仅就目前所能看到的一些资料,将南宋故宫的历史和皇城宫殿的建造情况,扼要地加以叙述,疏误之处,请予批评指教。一、故宫历史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高宗自扬州逃到杭州,以州治为行宫,就有驻跸杭州之意。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高宗初来时,本来选地在西湖北山之阴的西溪,建立行宫,至今还有“留下”之名。后来,因为凤凰山东麓,原有隋唐北宋时的州治,又是五代吴越国的国治,便扩建做为行宫。据当时执政叶梦得说:“州治屋宇不多,六宫居必隘窄,且东南春夏之交多雨,蒸润非京师比”。简陋的情况,可想而知。绍兴元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存在于“一个历史规定的发展时期”的一种由“历史规定的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的话包括两层含义:(1)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2)这种社会生产方式不是人们任意采取的,而是由历史规定的。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商品生产方式的“历史规定”,即它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一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是从社会的角度,即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在“生产是在社会中进行的”这个意义上说的、社会内部具体经济组织的生产方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前一种含义上的生产方式称为宏观生产方式,而把后一种含义上的生产方式称为微观生产方式。宏观生产方式说明的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而微观生产方式说明的则是个别劳动的内部关系。商品生产方式意味着一种特定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因而指的是一种宏观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2.
何休历史哲学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历史哲学理论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主导形态。何休作为东汉时期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他关于历史发展的特征、规律之认识同样系统而深刻,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在于将《公羊》“张三世”说与“通三统”观点加以新的整合与融会,首次提出了以“衰乱——升平——太平”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发展模式,强调“大一统”“夷夏一体”、“天下远近小大若一”为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从而使儒家的历史哲学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冲击世界的又一大浪潮是社会改革。社会改革不但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蓬勃兴起,而且也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整个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进行着。在世界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除个别国家外,可以说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潮流。顺着这个潮流上溯整个人类历史,我们发现:社会改革是人类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普遍历史现象。恩格斯早就指出过这一点,他说:“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应该概括和反映社会改革这种普遍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立和阐述“社会改革”范畴。这既是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探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指导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求真”,对于文明社会的人永远,是一块质朴与理性相交融的园地。文明社会的进程不断发展着人们的需求,提高着人们对“真”的理喻,而人在文明的进化之中又不断打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大门,使“真”闪烁出“理性之美”——“生命之美”。在这个意义上,与“真”吻合代表了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境界。假如我说,“求真”是现代女性一份极平常的生活,又是一份“奢侈”的梦,你是否会认为我搅混了一个简单的命题? 说它是一份极平常的生活,是因为历史的车轮已驶到了廿世纪向廿一世纪过渡的交替岁月。同一个地球上相当数量的妇女已获得了与男子基本相同的社会权利,而在中国享受男女平等权利的女士们已自豪地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这难道还不足以使现代妇女(这里主要是指城市职业妇女)去赢得一份属于自己真实愿望的生活吗?  相似文献   

15.
潜语,是文言语句中潜在的而又无法确定的词语。它类似省略,而又不同于省略。说“类似”,是有潜语的语句也“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说“不同”,是潜语的添补不“只有一种可能”,它在语言结构中莫名其妙地隐去了,人们只能顺蔓摸瓜,推测出它的意思,却拿不准到底是什么词语。例如: (郑人缓……为儒,河润九里, 泽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与辩, 其父助翟<按:即缓之弟也>,十年而 缓自杀。其父梦之日:“使而子为墨 者,予也……”)夫造物者之报人 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彼故使 彼。夫人以己为有以异…  相似文献   

16.
从战国至秦汉这一长时期的风俗观,概念上以道、法、礼、俗为四重结构,以道、礼、法来衡量风俗之良善与否,儒家最为关注风俗。西汉儒家认为当时最重要的风俗特征,一是民众逐利竞财而轻义,二是官吏多为欺谩而善书的刀笔之吏,内在的人性与外在的制度环境共同造就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汉儒试图以礼乐更化之,礼乐的雅正也是风俗良善与否的标准。以文质论风俗,不论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即汉初所谓的周文之弊,还是出于理论本身的侧重,移风易俗的目的是返归于质。但越强调质的优先性,就越削弱历史循环结构的合理性。进而言之,法家以法作为标准,以赏罚作为手段来齐一风俗;道家反对一风俗本身,无为而治;儒家认为他们对于风俗的改善于事无补,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王守仁(1472—1528)的心学体系以“致良知”为核心。他认为,“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创造了一切。将这唯我主义的世界观应用到人类社会,便构成了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一)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王守仁有一个基本的看法。他说: 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代者,不明其  相似文献   

18.
有关渤海的“显州之布”和“沃州之緜”问题,多年来在中外史学界引起密切关注。有些学者把“显州之布”说成是棉布,有的则认定“沃州之緜”是木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使我们感到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考证和商榷。本文的要旨在于说明:“显州之布”是麻布而不是棉布;“沃州之緜”是丝緜而不是木棉。关于渤海“显州之布”问题,1937年《满铁农事试验场》报告书中最早提出了“满州可能从古有棉花栽培的历史”的推断,它引用了《盛京通志》里所记的“沃州之棉”。1956年金毓黻先生在《关于渤海国的三个问题》一文中说:“据各书所记,渤海国生产情况:农业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三论     
一、文化的本质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文化即小文化,专指精神文化。而广义文化即大文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学研究的文化是大文化,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文化的概念极不统一,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第一次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性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是描述性的,并未揭示文化的本质,而且,它遗漏了物质文化,后来的文化人类学家又在这个定义中增添了“实物”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是研究经济理论的一种尝试。研究的方法将采用人类学的文化概念;最后将提出经济学是一种文化系统,特别要指出,它是一个神圣的文化系统。为了表述这个观点,首先有必要对作为符号和其他含义的创造性和历史上传播系统的文化的概念进行概述。1871年,E.泰勒曾系统地提出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他称之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形成的其他能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