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自愿移民安置的本质内涵决定了移民参与是提升非自愿移民安置绩效的关键要素.但是,移民参与的现实困境制约了非自愿移民的可持续安置.因此,需要明确移民在非自愿移民安置中的角色,培育其公民意识,提高其参与能力;认清政府在推进移民参与中的角色与责任,健全移民参与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保障体系;完善非自愿移民安置中的移民参与机制,提高移民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闽江流域农村非自愿移民为背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妇女村民对急剧变化的生活环境的反应,以及她们在与生存危机的抗争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考察家庭、婚姻、亲属制度和村社组织等这些当地文化的基本因素在移民搬迁中所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妇女如何积极组织调动当地的社会文化资源以缓解生活动荡的巨大压力,同时也改善自己在传统文化中的处境.她们的行为证明她们是促进社会性别角色变化的主角,而且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非自愿移民:冲突与和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非自愿移民的身边会有很多的冲突出现,且不说其他因素,仅就迁移安置与生计恢复而言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我们从冲突产生的动因和新冲突孕育的风险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探讨了如何创建和谐社会的移民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刍论中国非自愿移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厚平 《中州学刊》2005,(6):111-114
社会公平是非自愿移民所应遵循的首要原则.社会持续性发展风险是非自愿移民的主要风险,也是我国非自愿移民引发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风险、重建与责任"模型把移民过程基于社会持续性发展风险之上,以既有经验与教训所"集成"的预警知识来识别移民风险,确定移民目标,采取合适策略与方法,通过确立移民与重建过程的责任范围、推毁模型自身所预言的风险,达到阻止或减少非自愿移民风险.开放的框架性移民逻辑模型既可以用于指导具体项目的移民,也适用于指导移民政策的正确制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非自愿移民的贫困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非自愿移民是工程建设不可避免的而又必须妥善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非自愿移民大部分在农村 ,在安置移民工作中 ,首要的风险就是移民面临的贫困风险。移民贫困问题已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学术界也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非自愿移民政策法规、组织机构和移民贫困的原因 ,提出了应尽量减少移民。在移民不可避免时 ,应尊重移民的参与权与财产权 ,对移民进行合理补偿 ,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计划 ,实施多元化移民安置策略 ,并在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进行移民贫困的监测等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8,(4):231-238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通常会产生大量非自愿移民。在必须对移民进行异地安置时,集中安置方式因保持了村落既有的乡土关系而被认为更有利于移民的生存与发展。事实上,非自愿移民村落的乡土关系也经历了一个重建过程。在对乡土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贺村的发展历程指出:迁移初期,贺村和周边安置地村庄相互区隔,乡土关系呈断裂状态。经过村落共同体、区域移民共同体的构建及与迁出地之间的社会交往,贺村移民的乡土关系得到整合、扩展与重构。乡土关系的重建使得移民能够从村落外部汲取发展机遇与发展资源,进而促进村落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银行项目经常引起项目所在地非自愿移民,由此导致系列的环境问题.世行非自愿移民政策旨在提高或至少恢复因世行项目被征地而受负面影响的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移民而造成的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8.
郭殊 《新疆社会科学》2012,(2):86-90,142
非自愿移民是当代中国移民现象中的主要形式和突出问题。非自愿移民权利的保障与建设和谐社会紧密相关,其中保障非自愿移民的知情权尤为重要。应当通过有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对非自愿移民知情权的法治保障,从而为非自愿移民参与行政决策和行政行为提供可能性。包括健全非自愿移民的信息公告制度,完善非自愿移民信息公开的程序保障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实证性研究的文本分析基础上,试图对非自愿移民社会互动的情境和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主要分析情境定义对于移民社会互动的影响、移民社会互动的方式以及社会转型与移民社会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的社会整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三峡移民外迁沿海发达地区安置后的社会整合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对移民安置目标的认同差异、安置地区选择、安置模式选择、生产安置方式、群体社会差异与社会整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经济活动中更加深化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普遍存在,以及社会经济信息的分布不对称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得经济活动中的道德风险难以消除.在道德风险无法彻底消除的情况下,通过强化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责任,防控、缓解、降低道德风险的败德行为,不失为保障经济效益与道德效益最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但经济发展也导致资源和能源的衰竭并带来生态风险.生态风险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它是人类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伴生物.风险社会生态风险的政治化推动了生态政治理论的形成.生态政治理论对于人类消除生态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生态政治理论受到指导经济发展的诸多思想的阻碍,它与指导经济发展的理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冲突的消除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推行全球治理、建立基层民主和实现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社会控制思想的发展与控制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渐次展开,社会控制思想与控制模式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推动着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社会控制思想的发展;二是单位制与户籍制两种主要的社会控制模式及其变迁;三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完善.研究新中国社会控制思想的发展及其控制模式的变迁,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剧烈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文学发生变异、新兴通俗文学迅速发展的时期.本文从所掌握的社会经济史料和文学物质资料出发,采用描述分析与数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文学的变异和通俗小说的发展.本文认为明嘉靖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及其市民阶层的扩大和文化消费欲求的膨胀,明清文化市场得以成熟,文学消费观念的形成与生产消费文学的文化人队伍的组成是当时文化市场的主要特征.文学进入市场,使文学从传统的文人自娱走向大众消费,从而发生变异,通俗文学因此崛起并获得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开云 《学术论坛》2007,30(11):97-101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观的不同,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得到制定和实施,从而使资源和技术的"运用和配置"产生不同的社会经济绩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同区域之问的矛盾与问题逐渐显化和激化,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社会经济发展观的核心作用.研究和现实表明,"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观是我们必然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陈建中 《中州学刊》2005,(6):102-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的各项具体改革提供了正确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7.
面临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如何发展?本文作者从经济政策、宏观、微观经济和政治保证等四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亚企业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新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克思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熊彼特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者经过研究发现亚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作者试图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家制度安排,探讨亚企业家的生成机制,这种生成机制激励着人类不断向上进取,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才能,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向前进步。亚企业家概念的提出是对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的论述的诠释,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例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利用外资的不断增加,在对我国经济带来促进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我们只有认清了这些问题,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健康、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处于中期后阶段,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投资导向转为创新导向的过渡阶段,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上升阶段,开放型经济处于向资本输出阶段的过渡时期,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信息化进入中等发达阶段,生态现代化处于初期后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利益调整期与矛盾凸现期.只有正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决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