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214-221
1930年代,南京中医界倡导中医学革命,强调以中医为本位、中医药并重、中西医两种学术体系平行、可平等对话,号召中医担负“会通”责任,建立中西医比较观,实现中西医融会贯通。此外,南京中医界正视中医理论之不足,主动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希望用科学方法整理中医学术体系,使中医成为独一无二的医学。这是南京中医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西与西医的交锋对抗中,既立足传统,又寻求合作的一种文化调适。 相似文献
2.
1930年代左翼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纠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周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40-46
1930年代左翼文学-9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具有一种复杂的关系,许多作家既有左翼文学的倾向,又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左右互换、作品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颓废与反抗主题及鲜明的现代主义艺术形式三个方面。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左翼文学不成熟的表现,但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的文学发展状态。后来因过于强调左翼文学的政治性而导致二者分道扬镳,甚至出现了二者相互对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黄宗华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在1930年代大力推行干部教育和训练,主要进行了县区政干部教育、财务干部教育、警务行政干部教育、农业建设干部教育、合作指导干部教育、土地测量干部教育、区乡镇干部教育、妇女干部教育等。这些教育的开展与当时的形势密切相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为种种原因,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4.
张晓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
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批评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从赞赏苏联影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力挺左翼影片叙述“社会生活史”、批评某些影片缺乏阶级意识三个方面求证了左翼影评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实证左翼影评的意识形态特征无论对于重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史,还是对于当下开展正常的电影理论批评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郝丹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
性别意识包括先天的生物女性意识、女性后天形成的社会主体意识、女性的警醒意识和女性的社会自我体察意识.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知识分子在文学领域反映激烈.1920年代末以及整个1930年代,女性作家以其独特的性别意识书写对其时社会现实做出了反馈.她们所创作出的女性小说一方面对“家庭”有了新的审视,另一方面也对“身体”有了新的思考.民族意识与女性性别意识的交叠是这一时段女作家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涛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文学作为社会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会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控制,这种控制体系被布里德形象地称为“潜网”,而文学刊物则是实行这一控制的有效手段。具体到1930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刊物主要受控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但是这两个方面之间又存在着矛盾,这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社会价值体系的间隙,并为文学冲破这些控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高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19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经受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的主体性询唤,但是由于其小资产阶级根性,他们必须首先通过文学这种审美意识形态建构出一种异己的阶级主体——无产阶级,然后才能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实现身份确认与主体建构,由此形成了左翼作家的主体性悖论。其具体体现为:左翼作家内在的小资产阶级根性与通过外部斗争而获得的无产阶级意向之间的悖论。左翼作家在自身的主体建构过程中,创造出了一种左翼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模式;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最初形态,其显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所在。因此,当下重审1930年代左翼作家主体建构过程与特征,理清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美学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丽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在中国现代作家论的发展进程中,苏雪林1930年代的作家论以其特有的史识意识、细致周详的理性评析和比较视野中的感性言说等个性化方式,完成了作家论批评体式的基本架构。正是凭借这种虽不完美却独具特色的走向学术化的作家批评实践,苏雪林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作家论发展史上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宋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4):77-82
曹禺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存在现代主义的元素,表现为对经验主义和表现主义两种西方美学思想的借鉴。这种借鉴是以曹禺的诗人气质和中国文化的诗性品格为基础的,剧作呈现为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形态的一种缩影。与此同时,其“诗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既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诗学文化传统中的内化,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从20世纪20年代的表现主义到40年代的现实主义审美范式转型中的过渡,在整个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话剧史中有其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华锋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1):47-52
麦克唐纳置工会利益于不顾,执意组建国民政府是1930年代职工大会寻求控制工党的直接原因。削弱工党领袖权力的普遍呼声、工党领袖的老化和能力有限、独立工党退出工党和工会强势领导人的出现为职工大会控制工党创造了现实条件。职工大会控制的全国劳工理事会成为工党的最高决策机构,职工大会为工党制定一系列内外政策主张是其控制工党的主要表现。工党入阁后实力与地位的变化、工会领袖贝文身份的变化是导致职工大会控制工党结束的主要因素。从现实和历史两方面看,职工大会在1930年代对工党的控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对工党的复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30年代,废名、沈从文、芦焚、萧红等创作的乡土小说,以完全不同于1920年代的写实和批判为主的乡土小说自立于中国现代文坛。1930年代的乡土小说有着独特的叙事方式,常常采用童年视角观照乡土世界,表达对民族童年时代的眷恋;用回忆和怀旧的方式来弥补现实焦虑和情感失衡的缺憾;散文化的笔调使小说叙事节奏舒缓平和,也表达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2.
冒建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3):121-123
中国现代小说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既往的小说观念便让位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左翼小说理论主要体现在注重社会环境及时代精神、追求大众化和典型问题等方面;而在此主流之外,还存在着与之相对立的现代写实主义、“新心理写实主义”等。40年代的小说观念则带有更多的战争时代特质,其中既有传统小说的历史绵延,又有对战争小说神话的构筑。相反方向的寻求另一方净土,及对小说中“美”的追求,也取得了虽不喧嚣但却耀眼的成就。对异域小说观念的追求,成为这个时期小说观念向现代性的高峰攀登的主导。总之,一个多元化的小说观念空间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14.
盛翠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5-72
1930年代的"乡下人进城"小说多采用政治、经济视角展开社会批判,尤其是"左翼"倾向作家的"进城"书写更为明显。王统照的《山雨》、茅盾的《子夜》《微波》、丁玲的《奔》、叶紫的《杨七公公过年》五篇小说构成了一幅1930年代的城乡"流民图",小说旨在揭露和批判支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外来资本"的"罪恶",呈现出"半殖民地"国家想象色彩。 相似文献
15.
罗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1)
1920年代初,伴随着国人掀起纱厂设立狂潮,民族棉纺织工业发展呈现出极速扩张的盛况.然而紧接着纱业危机席卷而来,众多的民族棉纺织企业迅即陷入了停工破产,一蹶不振的境地,民族棉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步伐遭受顿挫,其快速发展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民族棉纺织企业在极速扩张中,资金链极其脆弱;其二在于民族棉纺织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跟不上民族工业快速扩张的要求;其三在于面对民族工业快速起跑的机遇和要求,政府的无所作为甚至本末倒置的作为.以民族棉纺织工业发展遭受重创为标志,中国工业化失去了一次越过起跑线,实现长足推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多学科都有外来的教材教法可以借鉴,中学语文教育与此不同。20世纪30年代中国教育制度刚改革不久,加上民族危机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出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写作经论史论和探讨各种问题与主义、空论浮议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8.
喻进芳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59-64
20世纪90年代武汉都市题材小说以市场经济大潮为背景,塑造了大量武汉市民形象,细致地展现了武汉这一具体的市民生活场景和复杂生动的城市社会关系,表达了对城市发展的关注与忧虑,描绘了一幅较为完整的武汉城市生态图。这一生态世界的展现与作家的创作理念、艺术手法、生活经验有关,也与大的时代脉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罗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92-96
1920年代初,伴随着国人掀起纱厂设立狂潮,民族棉纺织工业发展呈现出极速扩张的盛况。然而紧接着纱业危机席卷而来,众多的民族棉纺织企业迅即陷入了停工破产,一蹶不振的境地,民族棉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步伐遭受顿挫,其快速发展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民族棉纺织企业在极速扩张中,资金链极其脆弱;其二在于民族棉纺织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跟不上民族工业快速扩张的要求;其三在于面对民族工业快速起跑的机遇和要求,政府的无所作为甚至本末倒置的作为。以民族棉纺织工业发展遭受重创为标志,中国工业化失去了一次越过起跑线,实现长足推进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杨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史称“新感觉派”后起之秀的黑婴是唯一一位跻身于1930年代中国主流文坛的南洋华侨作家。这位生于荷印棉兰,长于广东梅县,深造于“魔都”上海的新一代南洋华侨,在“民国时态”浓郁的南洋氛围中登陆沪上文坛。在此跨文化的激烈碰撞与深度融合中,黑婴经由“乡愁”的激发与引领,讲述了新一代南洋华侨青年的苦难、迷惘以及艰难的蜕变。今天看来,这种包含着独特生命体验和丰富历史痛感的文化乡愁,正是南侨作家黑婴在“华文文学”和“海派文学”的脉络之外,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真正而独特的“新感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