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理论界》2016,(1)
劳动的概念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也是马克思从哲学去实现经济领域革命的重要概念。劳动构成了马克思批判理论和解放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劳动"概念出发,认识到社会劳动实践才是历史哲学真正的基础。对于劳动的升华使马克思哲学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当然,其"劳动"概念也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当中关于劳动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从西方哲学史中劳动概念的沿革以及马克思本人对洛克、黑格尔等人关于劳动关系的继承与超越的角度出发,深入展开论述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2.
李斯特主张通过国家干预保护关税,为此,他提出生产力理论,用国家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同古典经济学相对立.马克思批判地改造了李斯特和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力概念,批判了李斯特把生产力和交换价值割裂开来的方法,揭示了现代生产力与交换价值、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对处于思想转变关口上的马克思具有启发意义,马克思找到了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迈出了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通常一说到历史唯物主义,人们自然想到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阶级斗争等概念相关理论内容。但这些概念在历史主义原则框架下叙述的理论内容,和在自然主义原则的框架下叙述的理论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历史的解读,后者是科学的解读。本文认为把握马克思哲学本质,是在历史主义框架下解读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主义原则,则隐藏在"历史"概念后面的历史观念里,本文就是发现这一历史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4.
康昊天 《理论界》2013,(12):9-12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是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理论基石,其中的分工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分析方法,分工范畴的分析可以沿着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路径进行,并且在反映历史逻辑发展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内涵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不断丰富的过程。分工是客观的物质社会关系一项重要内容,与所有制等概念紧密联系,并且不能通过人为拟制的制度来消除,只有在物质生产力质的飞跃的情况下才能扬弃原有的分工体系也即物质社会关系。分工的范畴的再认识,对于拓展经济理论研究的范围和经济改革的思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与唯物史观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力概念最初在古典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马克思首次使用生产力概念(Produktionskraft)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此时还沿袭着古典经济学的用法。经过《神圣家族》、《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等文本,马克思变革了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在恩格斯手写稿上的加写来进一步确定生产力概念(Produktivkrafte)的哲学内涵,并且把生产力理解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概念的革命性变革还在于,它优化了德国古典哲学与英国古典经济学中的诸范畴。以生产力为理论坐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建构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6.
俞吾金教授在其<"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一文中提出三个涉及马克思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的新见解:(1)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2)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一个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转换";(3)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不是象征性的、边缘性的,而是实质性的、基础性的.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分析,现提出三个不同意见: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的绝大部分重要著作中都没使用过异化概念,俞吾金教授说"马克思一生都使用异化概念"不符合实际情况;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概念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由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已经放弃这一概念,因而他所说的情况--在马克思异化概念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视角转换",实际上并不存在;俞吾金教授所说的异化(劳动)概念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因而它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更不要说实质性的、基础性的地位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建构的方法和逻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问题进行了考察,作者指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批判和继承关系。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是在系统批判“欧洲中心论”的过程中建构起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否是对历史哲学的否定问题、“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共产主义的关系问题、“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以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否是“单线论”或“多线论”等问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廖乐焕 《理论界》2008,4(4):96-9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批判继承了斯密、李嘉图开端的初级抽象法,进而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本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发展成为系统抽象法。从内容上看,马克思的系统抽象法包括五个环节:从实际出发,详细占有材料;各种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以概念运动为主干;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作为早期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阶级经济意识的代表,马克思的系统抽象法不可避免有其历史局限性。这表明:马克思的系统抽象法不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终结,而是重要历史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系统抽象法的基本原则,针对发展了的经济矛盾,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市民社会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学者望月清司先生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称之为"市民社会的历史理论".然而从马克思的理论著述中可以看出,"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在马克思早期的著述中,也就是在他的历史理论的形成期,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阐释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起源、基础、前提和功能.而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形成以后,特别是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则很少使用市民社会概念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分析.而且,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恰恰是扬弃或消灭市民社会而争取人类解放的斗争.因此,对马克思来说,他的历史理论的立脚点,不可能是"市民社会",而只能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相似文献   

10.
杨鹏 《天府新论》2021,(2):13-21
马克思通过对李斯特历史方法的批判,匡正了经济研究中的历史思维。在历史思维的内涵把握方面,马克思批判了李斯特只关注历史事件,忽视历史整体的思维方式,主张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历史细节。在经济活动的主体探寻方面,马克思揭露了李斯特对国家阶级本质的遮蔽,主张将现实的人这一经济活动的主体确立为经济研究的基点。在历史与经验方法的关系方面,马克思扬弃李斯特对经验直观的沉迷,将抽象力引入经济学研究,澄清了李斯特国家决定市民社会思想的错误根源。在历史目标的实现机制方面,马克思批判了李斯特的资产阶级狭隘眼界,明确要求在实践的基础上现实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经济学真正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所谓国际生产力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分工与协作,国内生产要素与国际生产要素相结合所产生的生产力。国际生产力的特点是: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并随之而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与协作是其形成的重要方式;载体的全球性;资源全球配置的高效性;国际生产力决定国际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国际生产力系统的复杂性。国际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础命题。邓小平把生产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1)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重大意义。(2)准确地提炼和概括了发展生产力与发展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基本观念,深刻揭示了发展生产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3)他依据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全局的本质的联系,导出并全面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而发展生产力是贯穿这一理论的主线。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贯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他的生产力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他对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探索的成功与失误是并存的。探寻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祚庥 《齐鲁学刊》2006,3(1):49-64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是目前各项工作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其核心首先是尊重和依靠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和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规律;其具体规律包括:(1)生产力要最大限度地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2)生产力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3)生产力是不断地趋向社会化而变化发展的;(4)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综合地满足上述生产力发展的四个规律。为此,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要实现思维模式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的转变;要学会“生产力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基本前提中隐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道德预设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欲求关系,由此也就导致了生产力可以无限发展观念的产生.这个预设实际上只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层面,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重复杂的.在此基础上应该重新反思这一道德预设,并在生产活动中培养生态伦理意识,建立生产力发展的道德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郑来春 《兰州学刊》2009,(11):50-52
建立在斯大林论述基础上的传统生产力范畴在其内涵和外延上都具有严重缺陷,其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自相矛盾,因而越来越不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我们必须紧密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并根据新技术革命中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现实,对传统的生产力范畴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8.
深刻理解和把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 ,必须弄清 4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 ,即什么是先进的生产力 ,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新时期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以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理论等为主要内容 ,初步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规律 ,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和谐”的有机统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无序失范也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和谐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之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从而初步廓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把社会公平和谐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更加明确、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