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玮光 《社会》2004,(12):55-59
一 在经济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历史上南朝时期寺庙所经营的当铺视为我国典当业的开端。以后,虽然历朝历代对典当机构有不同的称呼,如"押店"、"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当铺"、"典当铺"等,但其基本的性质是一样的。在我国传统的乡镇社会中,典当业一般规模较小,过去多被称之为"小押典"  相似文献   

2.
何谓灵魂?     
尽管我们否认宗教神秘主义的灵魂观念,否认宗教所谓的灵魂起源及其在冥府的存在,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不使用"灵魂"(?)和"精神"(?)等这样一些概念,实际上也不可能.历史学家M.基姆在其《社会主义与文化》一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创造的精神因素"、"精神财富"、"精神文明"、"精神生活"、"精神发展"、"精神成长"、"现实世界的精神开发"  相似文献   

3.
张亚斌 《唐都学刊》2005,21(6):54-58
具有"文化焦虑"艺术特征的"废都精神",包含这样四个文化结构层面一是在它"喧哗与骚动"式的"废都现象"背后,隐匿着废都文化人深刻的废球、废国、废都文化生态思想;二是在它"弑父与恋母"式的"废都情结"之中,淤积着废都文化人自残、自戕、自毁的文化心理倾向;三是在它"性欲与死亡"式的"废都意识"里边,对象着废都文化人自尊、自卑、无奈的文化突围动机;四是在它"幻想和毁灭"的"废都心态"之内,包含着废都文化人渴望成名、被爱和理性的文化回归欲望.  相似文献   

4.
吕耀东 《日本学刊》2013,(1):3-21,157
"日本梦"作为一种不断追赶、超越欧美的期盼和构想,实质上是日本的"大国梦",只是实现的手段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战略诉求而已。"日本梦"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体现为"脱亚入欧"、称霸亚太、"一亿总中流"及摆脱"战后体制"等形态,在当代幻化为追求经济、政治乃至军事大国的历程。"日本梦"在历史的探寻中逐步形成内涵与外延的现实积淀。在中曾根康弘呼唤"政治大国"梦想的感召下,小泽一郎在《日本改造计划》中阐明,"美国梦"对于"日本梦"的形成影响颇大,尤其是基于二战后的日美同盟而崇尚美国价值取向上,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正常国家论"诠释的日本"大国化"路径各异,选择何种道路日本需理性反思历史。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印太概念"框架下,日本的"印太战略"以日美同盟为主导,积极构建"印太"海上安全新秩序,配合美国及其主导的"印太秩序"。一方面,拉拢印度东进对中国崛起形成长期战略牵制;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与印度、澳大利亚等"印太"支点国家的政治、军事关系,以"小多边"海上安全合作形式,在印度洋、太平洋两洋区域,建立多个以"自由、规则、法治"为基础,拥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小联盟"和伙伴关系网,使日本成为"印太"地区"中等强国"和"摇摆国家"的领导力量,谋求战略自主,维护和拓展日本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艺术讲究"气韵"、"气脉"、"气骨"、"气象",讲究"风气"、"意气"、"神气"、"逸气"。并将"气"纳入艺术美学范畴,成为艺术评论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艺术的中"气"与"空白"经营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与创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这些特质材料之间及其周围的"空白"也在积极参与着艺术创造,而且发挥着奇特的作用。艺术设计中的一、"透风漏目"的虚实处理、"借景移光"的整体留白、"烘云托月"的蓄势铺垫、"取法自然"的借景抒情等都是这种空白运用。  相似文献   

7.
《学问》2010,(5)
从满族说部中,可以看到某些肃慎族系的婚俗,这些婚俗在人类婚姻史上典型而奇特,从"妈妈窝"、"血缘家庭",到"氏族野外合婚"、"走婚制"、"普那亚路家庭"、"女娶男嫁"的对偶制家庭,都曾流行过,还出现过奇特的"女抢男"现象,并存在女性对男性压迫的女权制婚姻。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3):86-90
1978年以来是南海问题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刺激"下,南海局势变化历经"从岛屿争夺到区域外大国介入"、"在东盟化、国际化推波助澜下升级为国际热点"、"从海洋权益之争演变成为各国海洋战略博弈"变化。面对南海局势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和国家战略指引下,制定南海政策,调整南海战略,从"军事维权与行政管辖并举",到"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再到"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内政、外交等措施应对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及民初所修的京津冀地区志书中,有一些关于民间演剧现象的记述,分布在"岁时民俗"、"民间文艺"、"冠礼"、"丧礼"、"祭礼"等篇章中。这些史料,对于研究旧时京津冀地区民俗与戏剧搬演的关系,考察京津冀民间戏剧的活动状态以及其它剧种在京津冀民间的播衍,特别是探究中国古代民间戏剧演出史和古代剧场的形式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奎志 《求是学刊》2003,30(1):101-105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概念.王国维主要是从创作的角度谈"隔"与"不隔".其实,从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批评角度看,都存在着"隔"与"不隔".值得注意的是,对文学活动中"隔"与"不隔"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都提倡和追求"不隔".作家在创作时,追求一种历历在目的清晰表现,翻译家在翻译时,也力求忠实原作,与原著在风格、语调上保持一致.而在文学批评中,批评家并不担心"隔",并在一定程度上倡导着文学批评"隔"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新理学之人生四境界理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与方东美生命哲学之人生六境界理论--"行能的人"、"创造行能的人"、"知识合理的人"、"符号人"、"道德人"、"宗教人",二者虽在划分标准、具体内容等方面各具特色,但因其同样作为中国现代人文主义者,其境界理论又在划分层次、最高境界理想等方面具备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李桂奎 《唐都学刊》2007,23(5):86-90
在传统"五色"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容貌描写通常与"五常"、"五脏"、"五性"等"五数"观念形成意义链接,从而富有"五色"修辞性蕴含。具体说来,与仁、礼、信、义、智等"五常"德性对应下,古代小说容貌描写中的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常色"往往拥有某种德性象征意蕴,成为"德之色"。同时,在中医"五色诊"原理的制约下,古代小说关于人物的"五色"容貌描写有时又是"五脏"病象的外在投摄,成为"病之颜"。另外,古代小说关于人物的"五色"容貌描写还与喜、怒、欲、惧、忧等"五性"情状的外显发生某种程度的勾连,成为"情之彩"。  相似文献   

13.
《青岛画报》2012,(3):68-71
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赶在龙年孕育新生命,明星们也不例外。农历新年刚过了几天,明星版"小龙子"、"小龙女"已经率先亮相,娱乐圈一片喜气洋洋。刘烨喜得千金之后,女星李念、歌手黄征也先后在微博上透露诞下"龙宝宝"。再加上准备在龙年迎接新生命的的刘德华、陈慧琳、小S、郭羡妮等,明星"龙宝宝"将陆续"报到"。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以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在探索"老有所养"到"便民养老"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形成了"13742"养老格局:在"十二五"期间完成"1个信息中心、3个机构、7处日间照料中心、42处农村幸福院"建设。建立居家服务一键呼叫平台2014年,滨州市沾化区采取"民建公助、政府引导、社会运作、专业人员与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投资360万元新建社会养老服务信息  相似文献   

15.
道、禅之"心"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舒 《浙江学刊》2005,(1):122-125
道、禅哲学都重视"心",中国美学也有以"心"为美的思想,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道家哲学中,老、庄首先突出"心"的重要性,嵇康、阮籍则首先在文学中体现这一思想.禅宗对"心"的重视使其获得"心的宗教"之称.道、禅之"心"也有很多不同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禅宗之"心"是对道家之"心"的继承与发展.在道、禅哲学的影响下,审美之"心"在唐代成熟,意境的形成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其实,有一个问题,大家一直在等着答案。此前的《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贪污罪、受贿罪的定罪量刑的数额标准,代之以"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以及"较重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等表述,那么在具体办理案件过程中要如何量刑呢?这一次,标准来了。这些在最高检、最高法发布的《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假设是个历史概念。通过对斯密的"经济人"、古典的"完全理性经济人"、"有限理性经济人"、"交易经济人"、"契约人"等的历史梳理发现,在自愿交易和强制交易之间有着很多可能交易的情况,这种自愿和强制之间交易意愿的多种可能可以用"交易意愿度"来界定。经济主体交易意愿度的大小取决于他对交易对象的影响力即经济权力。为此,提出了"权力经济人"假设,"权力经济人"就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凭借自己的经济权力,在追求交易费用最小化的同时最大化地分配自己的利益,同时保障契约执行的行为人。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2):114-116
在非裔美国文化中,人们关于"母亲"和"母亲身份"的看法不同于西方一般白人女权主义者。莫里森赋予"母亲身份"更多的含义,她将其定义为黑人妇女的"权力场"。在她看来,黑人母亲在非裔文化中承担着肉体延续、精神哺育、文化传承及伤痛疗救的任务。"母亲身份"以及"传承黑人文化"的母爱对于黑人女性来说不仅是反抗压迫、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而且具有愈合伤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李春光 《学术交流》2012,(8):161-163
"目的论"和"信达雅"分别是中西翻译史上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两者在理论背景、翻译原则、学术价值等方面存在一些相同点,在追求忠实性、通顺性、读者接受性等方面也有相似性,但在翻译行为上却有很有很大差别,这源于"信达雅"与"目的论"对原则等级的态度不同。"目的论"与"信达雅"的共通之处再次鉴证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生命力,中西方的理论碰撞与对比分析也会带给理论研究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正美食与养生、文化"相遇"注定造就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首届中国养生美食文化节27日在青岛平度市正式开幕。本届养生美食文化节以"好客山东·食在平度"为主题,为期两天的节庆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闭幕式,"食在平度"养生美食烹饪全国邀请赛、"食在平度"首届地标农产品交易会、"食在平度"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养生美食高峰论坛"三大板块"。10月27日下午,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