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哲 《管理与财富》2008,(11):118-118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07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举措。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文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城市贫困人群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政策,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主要依据,通过数据的测算与横向、纵向的对比,对浙江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对浙江省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并找出相应的不足,从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对推进浙江省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巍  张玲婧 《决策与信息》2009,(11):190-190
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俅障制度,是当前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西部农村由于贫困面广、经济基础薄弱和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等原因,一部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已成为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构建西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缩小东西部差距、减少绝对贫困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课题组 《决策探索》2008,(20):38-39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这项制度是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也是健伞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河南省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出发,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全省初步建立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居民,按照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这项制度是对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自1995年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以来已有13年。最低生活保障自1996年启动,至今也有12年。那么,在这十几年中,武汉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线发展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对就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如何鼓励救助对象积极觅职,实现自立就成为本文致力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国云 《决策》2001,(12):34-35
农民是社会其他阶层和群体的母体,社会上其他阶层和群体都是由农民演化而来的。如今让人焦虑的是,满脸灰土,光着脊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很难保证增产增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纯收入的35.7%,比1997年的40.5%下降了4.8个百分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3.41%,比1997年38.61%下降了5.2个百分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上上下下关注的一个焦点和难点。特别是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已不断显现出来。在这一背景下,浙江省从2001年10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将全省农民纳入了保障范围,这就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发挥着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广州和深圳为例研究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现状为例,分析其保障广度、力度以及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9.
10.
农村低保制度是以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中最基础的部分。自1995年以来,河北省就尝试在部分县(市)建立并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试点,2005年11月,全省162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建立起农村低保制度。通过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贫困群体提供了相应的基本生活保障,还有效地防止了这部分人返贫,承担起了"最后一道防线"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以县级市——张家港为例,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希望能以点带面,为推进城乡低保制度一体化,使更多困难群众受益而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8,(49):23-23
从2009年开始,山区没有劳动能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的人员,可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标准。这是北京市12月中旬召开的山区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会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轨。  相似文献   

13.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中最低层次的保障,是一种直接消灭绝对贫困现象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为农民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存在着农村低保对象介定标准困难、资金来源缺乏保障、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形势的变迁、法律制度上的不足等问题,建议采取科学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改进收入调查方法、增加农民收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管理监督、完善政策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事关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2006年1月,我市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核查、评审、公示等工作,并对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取得了明显成效,财政投入由2006年的15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037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行社会救助制度中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目标的三步骤战略,认为应逐步改革现行城乡独立的低保制度,并对改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背篼群体,是呈现于贵州省各座城市、县城的一批别样的劳动力队伍,他们行色匆匆,不辞辛劳,充当着城市发展和进步的阶梯角色,可以说他们是当代城市文明的基础缔造者。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衣食住用行等生活诸方面也都随之转移到城市,需要在城市中得到解决,这就给进城务工的背篼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单凭其微薄的劳动所得是不可能过上与其对城市的贡献所匹配的生活的,这就凸显出了城市群体间的起点不平等和不公正。人是生而平等的,同居于一城,同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工作和服务,却不能享有群体间最起码的待遇公平,这不能不说是现代社会的瑕疵之处。我们必须认定,作为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理应为此作出应有的努力,正是基于这种现实与思辨的背景,笔者提出了旨在尽快解决背篼群体的生活状态故而仿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构建出适合背篼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以保证背篼群体社会保障权益的合法实现,进而有助于贵州省城市化和市民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辽宁省经试点实践与不断探索,特色效果明显,但该制度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以辽南地区部分乡村为例,采取抽样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并试探性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周宏 《科学咨询》2007,(13):14-15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健全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深化了农村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当重视重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大力发展重庆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体现社会公平;通过各种渠道,扩大保障资金来源,促进重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谢昌君 《科学咨询》2009,(23):8-8,19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城乡分离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差异已成为制约各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当前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差异进行深入考察,分析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统筹对策,以完善重庆市的城乡低保体系,进一步促进重庆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城乡分离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差异已成为制约各个地方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当前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的差异进行深入考察,分析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统筹对策,以完善重庆市的城乡低保体系,进一步促进重庆市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