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侗族是中华民族组成部分之一,长期生息于湘黔桂毗连地区及鄂西南一带,人口达百万以上。侗族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社会稳定。近年来,学术界对侗族的研究趋于活跃,特别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出了不少成果。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试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侗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 侗族是中国南方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属古“骆越”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侗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形成了稳定的共同心理素质。 (1)宽容和柔、趋静求稳的基本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与湘西南、黔东南接壤,由于同一文化渊源,同一文化形态,接壤的毗邻侗族地区自然形成了一个氛围浓厚的"侗胞文化圈".三江侗族作家群具有代表性.侗族作家文学颇为出色,引起了国内外民间文学界的关注.我们侗族历史上没有文学,一般习用汉文.在历史上也没有作家文学传统.只是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才创建的.在1979年前,由本民族作者写的东西没有在公开刊物发表过,因此,侗族当代文学等于零.1979年后,由杨  相似文献   

3.
侗款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侗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以侗款的成长变化过程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自秦汉以后,侗族与汉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侗族社会内部的一些情况,也开始在汉文古籍中得到了记载。尽管这些记载零零碎碎,有的还带有某种阶级偏见和民族偏见,但是,  相似文献   

4.
<正>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没有一般的文化,只有一定时代、一定社会、一定民族的文化。侗族有自己历史悠久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鼓楼风雨桥、侗族大歌、侗语声调是侗族民族文化中的三大瑰宝。  相似文献   

5.
民族风情旅游与侗族妇女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悄然兴起,旅游经济在民族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在侗族风情旅游业中,由于侗族妇女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她们在从事这一旅游服务业时展示出了不同凡响的聪明和才智,从而使得这一行业成为了她们增加收入的新亮点。一、侗族风情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与侗族妇女的参与密不可分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又富于创造力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湘、桂、黔、鄂四省(区)20多个县,近300万人口,其中女性约占半数。几千年来,侗族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包括饮食、建筑、音乐舞蹈、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6.
“侗族文化圣地”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目标,生活理想和原始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极具丰富历史内涵的文化概念,它是侗族人民保护原生态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侗族人民创造和美化幸福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  相似文献   

7.
<正>"萨"又叫"萨岁",即始祖母,她是侗族宗教信仰中至高无上的神。她的作用就是对内掌管生死祸福,消除灾难,对外驱妖逐邪,保境安民。侗族由于对"萨"的尊崇、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形成人们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诚实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从Langacker’s和Lakoff&Johnson认知体验观角度分析侗族大歌多声部合唱音乐形式形成的认知基础。研究发现,侗族大歌多声部合唱音乐形式是该民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侗族人民在体验、认知、感悟、利用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民俗音乐艺术形式,体验认知是侗族大歌多声部艺术形式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促进了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民族饮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以柳州三江侗族聚居地程阳八寨景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对景区内饮食资源的呈现方式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程阳八寨侗族饮食有百家宴、侗族油茶、侗家三宝等,经过研究发现侗族的饮食呈现方式为:宣扬手工、古法的制作工艺、强调“侗不离酸”的传统民族饮食观念、打造以游客为主的旅游饮食活动。其呈现方式具有以下特征:饮食制作过程简单化、节庆饮食日常化、饮食活动表演化。对侗族村寨景区中饮食资源的研究可以推动侗族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畲族是一个以农耕见长的山地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养成了艰苦奋斗、热爱自由、豁达坦荡、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别具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涉及日常生产、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及民间文学等多个层面。因此,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内涵,对畲族社会架构符合时代特征和民族文化个性的当代伦理道德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元一体伦理道德的魅力──西北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之一马进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构成特征,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血肉相联、情同手足的关系,也非常恰当地说明了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最本质、最丰富的特点。伦理道德是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12.
鼓楼作为侗族三大标志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蕴涵着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集体记忆。侗族鼓楼不仅拥有极高的建筑学价值,而且在侗族乡村社会中还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大众旅游及民族旅游的兴起,旅游的经济功能在民族地区开始受到重视,侗族鼓楼逐渐成为展示侗族文化的景观。本文基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的田野调查,试图探讨在旅游视域下,侗族鼓楼的社会表征产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其在游客的不断涌入下,其又如何进行空间的再生产?为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提供理论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作为湘西少数民族之一,侗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传统民俗文化和服饰文化艺术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彰显着独特的民族魅力。侗族服饰风格古朴、特色鲜明、配色素雅、工艺精湛,是侗族民族审美的重要体现,更是侗族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通过对侗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侗族民族、文化,对侗族男士、女士、儿童、老年服饰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深入探讨了作为侗族服饰的专用面料侗布制作工艺。旨在传承和发展侗族服饰文化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服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地处湘桂黔交界地区的三省坡脚下,居住着近300万侗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以侗族建筑、侗族歌舞、侗族服饰、侗族饮食为代表的文化现象。这里蕴藏着丰富灿烂的侗族文化,它既是侗族历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块"圣洁之地",更是侗族原生态旅游的一颗亮丽明珠。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水必有福桥。尤以长廊式  相似文献   

15.
侗族传统文化中的日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居在黔、湘、桂交界地区的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祖先属古越人的一支。他们在这块林木繁茂、雾瘴弥漫的山林之地上,创造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个民族长期与自然界相依相存,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信仰文化——日崇拜,并且这种日崇拜始终贯穿于他们的传统文化之中。本文试图就侗族传统文化中的日崇拜做一点探讨。一、侗族神话传说中的日崇拜任何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实际上都是这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族精神发展过程的神化表述,是特定时期文化的独特表现。当我们透过那荒诞的迷眼的面罩,可以发现其本质就是…  相似文献   

16.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侗族有279673人(1990年),占全国侗族人口总数(2514014人)的11%。其中,居住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有166323人(占广西侗族人口数的61.43%),龙胜各族自治县有42266人,融水苗族自...  相似文献   

17.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侗族与壮、布依、水、仫佬、毛南等民族同源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支系,历史上称为侗僚、峒僚或侗家苗。到建国前,侗族处于落后的的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在千百年来与大自然的抗争中,侗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结构奇巧独特的建筑工艺,五彩斑斓的侗族刺绣,还有浩如烟海的侗族民歌、民间传说、故事歌谣和侗族舞蹈,戏剧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侗族大歌、琵琶歌及多耶舞,芦笙舞、侗戏等歌舞艺术,更是丰富多彩,瑰  相似文献   

18.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席元麟土族先民自唐宋以来由中央王朝管辖,与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开发经营祖国西部边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土族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伦理道德亦然。土族人民在缔造伟大祖国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0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处和湖南省怀化地区民委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当代侗族文学研讨会在(氵无)水之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新晃镇举行,来自北京、湖南、贵州、广西、湖北、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36名侗族文学作家、民间文艺家、学者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分析了侗族文学的现状,探讨了侗族文学的发展途径,研究了培养侗族青年作者、开辟和拓展侗族文学园地等问题,并决定成立侗族文学学会。14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成立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省侗族主要分布在怀化市的通道、新晃、芷江、靖州、会同、黔阳、溆浦和邵阳市的绥宁等县,其中怀化市是侗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占全省侗族人口的90%以上。侗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不仅创造了自己的语言、音乐,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饮食、文化和建筑风格,还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忌讳、传统节日等。侗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资源,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