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艳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3):90-91
网络革命被喻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第四次革命,索绪尔的符号语言学把言研究从思维、化、历史的研究中解放出来,确立符号本身的独立世界,这为网络语言作为独立个体提供出了可能,而网络语言又为网络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学艺术的创作在网络时代,又有了新的成员。 相似文献
2.
浅谈模糊语言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小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1)
模糊语言是在模糊集论 (fuzzysettheory ,196 5 )的启发下建立的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的模糊性的成因、特点和规律 ,探讨针对语言的模糊性 ,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语言传达信息、交流思想 ,使语言成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有力武器。它在日常生活语言和文学语言中有着精确语言难以企及的魅力。比喻在模糊语言中可以起十分重要的修饰、限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自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6-140
网络文学的出现再次激起我们对“文学本质”的追问。网络文学文本的生存形式从一个全新的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全面关照和认识文学 (及其传统 )的视角 ,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态度面对文学现实本身 ,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文学自身的逻辑 ,从而更接近和理解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钱少青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51-53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神性主导品格,显示出空前的平民性和民间性,内容随心所欲,具有鲜明的超文本性特征。网络文学也存在着题材狭窄单一、写作手法欠缺等问题,这需要网络写手们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需要完善的管理和组织,以及建立网络文学自身特性的审美标准和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5.
语言模糊现象在语言交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建琼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161-164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语言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以图像和伴音为传播手段的载体。具有声画兼备、图文并茂,观众面广、深入家庭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电视新闻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的手段,也基本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很强的渗透性、适应性和极其广泛的群众性,更能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电视新闻可以快速、形象地把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传递到亿万观众、听众之中,从而满足人们对新闻先知为快、先睹为快的愿望。电视新闻不但是新闻事件本身的纪实,而且能够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社会事物,同时把新闻事件在现场发生的实况纪录下来,甚至现场的环境、气氛以及人物的活动和情绪等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网络文学创作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文学在我国近年来蓬勃兴起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在创作上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介文学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论述其特点:创作理念上极度追求娱乐消遣和个人情感的宣泄.创作过程上努力追求交互性、高效率和自由化,创作内容上主要表现网民生活和抒写个人情愫,创作形式上注重文本的超级链接和多媒体技术化,创作语言上大量采用简约、灵活而又独特的网络语言符号,创作主体构成上呈现非职业化、年轻化、匿名化。网络文学创作现象和特点值得文艺理论界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9.
封英锋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59-62,69
网络文学是互联网与文学的嫁接儿.其自由化的理念、速食化的语言、开放化的文本体现出网络文学独有的魅力;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再到文学交流互动的一系列变异则为它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网络文学也有其缺陷,需要向文学本体回归,需要关心和扶植. 相似文献
10.
余建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161-164
语言模糊现象大量存在于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之中.模糊语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语言的模糊性与语言交际的角度,讨论语言的模糊性在语篇、文学、修辞和美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平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9):140-142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也以全新的姿态出现于文学殿堂。网络文学从创作过程、表现内容到欣赏批评都表现出与传统纸质文学迥然不同的特性。创造主体的自发性与随意性,欣赏和批评的互动性与再创造性,表现内容的即时性与多样性,是网络文学的基本特色。笔者从网络文学的界定和兴起,对网络文学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田曲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3):85-87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认识,尽管不同时期的语言学家不尽一致,但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语言能力即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包括交流技巧)的总和,即语言学习者所具备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语言运用即在社会环境下正确运用语言和语言规则的能力。了解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相互关系及区别,可以对当前的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52-54
网络文学的兴起给文学带来了新的特点 :作者身份的网民化、技巧的网络技术化与创作欣赏的即时化。而传统写法与网络技术的结合、文学自由与文学霸权和经济霸权的交锋、文学批评的慎重取舍是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4.
15.
黎明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5-89
花卉语言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美丽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所使用的花卉语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自己的民族特色。花卉语言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部分地承担了交流媒介的作用,广泛使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庄丽榕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109-112
公文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它文体语言的特点。公文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是由公文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根本特性、社会功用和写作思维决定的。只有熟练掌握公文语言区别于文学语言的特点,才能搞好公文写作。 相似文献
17.
18.
周丹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68-72
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汉语写作方式得到了学界的重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有着不同的特性,如它的自由性、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倾向。而这些特性都和民间文学的构成特点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同构。文章从语言风格、叙事特色、文化主题、审美特征四个角度对网络文学的民间立场进行了分析:随意轻松的网络语言风格体现了大众化的特点;传统线性的叙事方式最符合民间化的叙事特征;以食色为主的文化主题与民间文学的精神不谋而合;运动的、平面化的审美方式具有民间化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9.
李思思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4):68-70
随着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影响的逐渐扩大,网络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方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当中一些消极的语言现象——语言污染。这不可避免地对汉语言、社会交际乃至传统文化产生了危害,我们应正视这种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汉语言的纯净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吴晓红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3):48-53
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文学基本原理的有关理解存在种种误区,针对这一现象,从谁在说、如何说、说了什么三方面分析文学独特的语言本性,可以发现:文学是语言自身言说所显现的世界;文学是以陌生性、想象性的形象符号显示那不可见的存在;文学语言是欲望与智慧合一的诗意言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