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科技革命历程,从科技对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是农业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创新是当前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果农业没有科技创新来支撑,将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整体上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平果县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就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实现当地农业的现代化,培育新型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研究了教育和科技作为两个重要因素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教育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都是生产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通过构造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中国教育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发展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协调机制,对于认识我国教育事业与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更好的促进教育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科技规划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政府层面的科技发展规划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规划工作越来越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规划中重决策、轻执行,规划指标不明确等问题.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的现代,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科技规划工作,推动地方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增强地方科技竞争力,进而提升生产力水平,支撑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科技规划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受行政体制影响 ,我国原有的科技体制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但科技与经济脱节仍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对策是 :科技资源市场化 :建立和完善科技市场体系 ,走产学研结合一体化的路子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明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及路径主要包括:科技创新通过作用于生产力各构成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从微观、中观、宏观不同层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为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性合力;强化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创新人才支撑;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形势下 ,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理论 ,而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高科技”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上述战略 ,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出了解决科技人员的实际问题的举措。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从科技管理的视角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他的"第一生产力"理论和"科教兴国"思想内容的丰富性、深邃性和现实性。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科技管理工作,他关于科技管理目的、内容、特点、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构成了他的科技管理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落实"第一生产力"的理论。邓小平科技管理思想对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实践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以及政府应该重点发展科技和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思想,认为科技发展职能是政府的最核心职能和首要职能,并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优势、加快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机关报"两个创新"、运用公共财政支持手段加快科技发展、实现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三次讨论是我党工作的两次转轨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引导,科技作为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是在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渗透和优化组合中实现的。要充分发挥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前提是树立全民科技意识和科教一体理想,关键是抓好从科技到产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转化推广工作,这也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过程。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中介在政府与科技、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之间,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我国科技中介由于起步较晚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质量。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快科技中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促进科技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传递科技信息、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发现和培养人才、对科技创新进行检验等作用。面对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挑战,科技期刊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我国高等院校科技论文生产力的某些发展规律,本文选择我国34所农林高校(1990~1994年)产生的科技论文篇数为统计样本,进行科学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林高校科技论文按各校及地域排序—频度分布模式均属于Zipf—Pareto分布。探讨了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成为我国农林高校科技论文高产区的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逐步揭示出科技对于生产力具有要素构成、增强赋能和推动发展等重要作用,社会制度条件对于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关联具有双重影响。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理论为无产阶级正确认识和把握科技与生产力之间关系开辟了道路。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主导生产过程,显著增强生产力量,深度推动生产转型,引领生产发展方向,是一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高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未来生产力。当前,我们党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新跃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征程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15.
科技生产力的特点及转化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科技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分析科技生产力的特点,指出人格化的素质教育、物质化的工具创新、制度化的管理改革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西部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是农业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的第一生命力。在推进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却表现出明显的创新不足,即农业科技观念滞后、资金不足、体制不佳、人才短缺,这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的最大“瓶颈”,为此,针对我国西部农业科技创新现存问题,需要构建一个与我国西部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匹配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已经不可质疑。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大力实施的“973”计划、“863”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及其措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下的具体体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也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和落实。本文从科技投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内外科技投入做出对比的前提下,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科技投入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十多年前提出的科技第一生产力论,既是对马克思关于科技是生产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理论上对人类依靠科技发展知识经济的深邃的历史洞察和高瞻远瞩;而且透过科技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史,可见知识经济的来临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在实践上对邓小平科技第一生产力论的最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时期为贯彻邓小平科技第一生产力论而提出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当今中国推行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因此,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重新学习、深入研究邓小平科技第一生产力论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科技与生产力、科技与人才、科技与教育及科技与科技开放等基本思想 ,它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技术观,客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技思想与指导方针。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灵魂,科技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核心,科教兴国战略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结晶。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指引下,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