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月刊》创办五十年来,其最大特色就是重学术,以学术标准为先。《学术月刊》之名堪称名副其实。仅以我个人的感受为例,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马克思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理论的发展》(1963年4月号),现在看来,显然有浓厚的教条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应该算得上是一篇学术性很强的专论,而且编辑部约稿时就强调要我写得有学术性。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引文也多,重史料和说理,《学术月刊》把这篇文章作为该期首篇发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歇笔十余年。1980年,我的《黑格尔与荷尔德林》一文是“文化大革命”以后…  相似文献   

2.
我既是《学术月刊》的一位忠实的“老”读者,也是《学术月刊》的一位新作者。说我是“老”读者,是因我1974年在西安工作时,因为特殊的工作关系,竟然读到了《学术月刊》“文革”前的所有经济类的文章。当时我还只是一个经济学的业余爱好者,并不可能完全读懂那些文章,但《学术月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文革”后《学术月刊》一恢复,我就成了忠实的读者。后来我又成了《学术月刊》的作者。正是因为与《学术月刊》有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周年之际,回忆起自己这些年的学术经历,感觉自己学术上的每一步成长,都是与《学术月刊》分不开的。记得还是在跟蒋孔阳先生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在蒋先生家里结识了《学术月刊》的老编辑林榕立女士。她不嫌我们年轻、资浅,主动向我们约稿。我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写了一篇与前辈张怀瑾先生商榷的文章《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主要是谈自己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不同理解,批评张先生提出的“不平衡规律”说。该文经过林榕立编辑的亲笔修改,1982年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这是对我的极大…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件事情令我终身难忘。1961年2月,当我还是复旦大学历史系五年级学生时,与青年教师黄美真、赵清合作的《论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在《学术月刊》作为重头文章发表了;紧接着,3月11日《人民日报》学术动态专栏,又以两千多字篇幅对论文作了详细介绍。万事开头难。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了,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不仅十分感激《学术月刊》编辑乔彬的提携和指教,而且浮想联翩: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一个与《学术月刊》素昧平生在史坛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个与老师合作研究的新兵,竟能署名在前,于当时全国知名、…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知道《学术月刊》是在20余年前,那时我还是“文革”中的中学生,虽已对文史初有兴趣,但却常常苦于无书可读,无杂志可看。一次偶而在亲友处翻书,从一堆杂书中忽然发现了一册合订的旧杂志,其庄重不俗的封面,格外引人注目。这册杂志就是《学术月刊》的合订本。当然,相对于“文革”时代十几岁的中学生而言,《学术月刊》无疑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和老作者,我热烈祝贺《学术月刊》创刊40周年.从50年代末开始,我就给《学术月刊》投寄拙作,先后发表了约七八篇以上的文章.在我的印象中,《学术月刊》是国内刊物中坚持学术性并且办出自己风格、特色的刊物之一,质量堪称上乘.  相似文献   

7.
我是1957年9月调到《学术月刊》编辑部工作的。当时,“反右”运动席卷全国,《学术月刊》的副总编辑尚丁是重点批判对象,已停止了工作。编辑部成员除总编辑周原冰、副总编辑石啸冲外,只有负责文学、历史方面的两位编辑和一位兼搞编务行政工作的同志。就这么几个人要按月出版一本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8.
编辑的一句话有时会对作者一生的学术研究产生影响。1983年暑假,我去上海参加复旦大学举办的全国第三次美学讲习班,其间寻空去《学术月刊》编辑部,拜访时任杂志文学组组长的黄迎暑先生,当时我的《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一文刚在《学术月刊》发表。此文现在看来很是浅陋,但却是我与《学术月刊》结缘的开始。走进那座庄重静穆的带有西洋风味的砖木结构的大楼,推开编辑部厚重的房门,起身接待我的正是黄迎暑先生,那时他还很年轻,白面书生,十分儒雅的样子。落座后,谈话的正题自然是文章之事。我至今记得,黄先生说,《学术月刊》正如刊名所示,…  相似文献   

9.
《学术月刊》自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在40年的风风雨雨中,它不但变得成熟了,而且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我国诸多学术刊物中赢得了很高声誉.我是《学术月刊》的老读者、老作者,也是它举行各种学术会议的经常参加者,所以我对《学术月刊》及它的编者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我觉得,《学术月刊》作为饮誉海内外的学术刊物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林立的人文期刊中,有几份在我心目中始终保持着好期刊的品质而令我敬重的期刊,已经创办五十年的《学术月刊》就是其中之一。当我还是一位少年学子的时候,就阅读这份期刊;而今我已成为进入中年的学者,仍然坚持阅读它。我认为,一份好的学术期刊,不一定是轰动一时的,但必定如醇酿老酒,葆存着绵长的魅力。在我的记忆中,《学术月刊》似乎未曾发生过什么轰动效应,但其持重醇厚的学术品质,却在中国学术界持续产生着独特的影响。我对《学术月刊》最初的了解就是它在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好期刊声望。以当时做少年学子的心境,觉得它是一份好得难以企及的名刊。我在《学术月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当代审美文化的美育策略》。此时已是1995年,我已过而立之年。自1992年开始,我和一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月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为是中国学术的领军刊物。这种评价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发自学者内心的。我认为,《学术月刊》能够获得国内学者如此高度的认同,主要在于它长期以来坚持的学术品格:敢于学术为先、宽容百家之言。对于《学术月刊》的这一品格,我最初只是听说。记得那是1985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在徽州召开有关真理问题的理论讨论会。我当时还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幸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学者们最感兴趣、也是讨论得最激烈的,便是有关真理与价值的认识论问题。会后,当时任《中国…  相似文献   

12.
1957年我从故乡扬州来到上海读大学,就读到了刚刚创刊不久的《学术月刊》.当时,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屈指可数,印象比较深的,仅北京的《新建设》.《学术月刊》一问世,就以其清新独特的风格而引人注目.我虽是一个穷学生,还是赶紧去补购了前几期.经过四十年风风雨雨,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已数不胜数,但《学术月刊》仍一如既往,以其清新独特的风格而为众多学者所珍视.  相似文献   

13.
值此《学术月刊》创刊40周年之际,首先致以热烈祝贺! 我是于1956年秋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交大任教学工作的。很巧,我在上海交大任教至今也是整整40周年了。回忆40年来走过的人生历程,有一点我难以忘怀:40年来我在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始终有《学术月刊》为友为师,或是有所解惑,或是得到启迪,或是给我切磋研习的园地。  相似文献   

14.
我与《学术月刊》的接触,始自20世纪60年代,从读者以至作者,并一直以读者兼作者的身份至今。与《学术月刊》几十年的接触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刊物一直是紧跟时代步伐,并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始终保持其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1956年,是中国学术环境宽松、知识分子精神振奋的一年,有的学者称之为“知识分子的春天”。这是因为,当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的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随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各地区都积极落实中央的精神。我当时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的讲师。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在当年都得到了提高,这也鼓励了我搞好教学与研究的积极性。进行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就要与报刊打交道。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全国性学术刊物还较少。1957年1月,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学术月刊》创刊了,很快…  相似文献   

16.
在《学术月刊》五十年发展的足迹中,1994年的扩版是值得回忆的一步。当时的背景是,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学术期刊一时呈萎缩趋势。一些地方的社科理论期刊迫于经济压力,或改刊,或压缩版面,而《学术月刊》则在上海社联党组的支持下,决定扩版。我写信向一位主编同类  相似文献   

17.
彭泽润 《湖南社会科学》2006,(4):I0001-I0001
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没错,但我要说“学术就是力量”,学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术的魅力是无限的。学术使我变“小”。2001年12月在北京召开“语文现代化与汉语拼音方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议的小组讨论中,浙江师范大学张先亮教授说,曾经有一个小朋友写信给李鹏总理建议写规范汉字,得到重视,希望更多的国家领导人重视语言规范问题。我说:“那个‘小朋友’当时有26岁,在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所读硕士研究生!就是我。有《人民日报》1990年8月18日第1版我的文章《有感于总理写规范字》证明。”26岁的我变成了“小朋友”,也许是学术带给我的另…  相似文献   

18.
国运隆学术兴俞仲达我是1962年《理论与实践》月刊改为《学术研究》双月刊后,到《学术研究》编辑部工作的。当时,任《学术研究》副主编的胡大钧同志,想专职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在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哲学室工作的我,自认不是搞研究的材料,在组织的同...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月刊》是我非常珍爱的一本杂志,因为在我学术成长的道路上,它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那是1993年初春时节,我接到《学术月刊》编辑林榕立的电话,说她来济南办事,问我能否见面聊聊。此前,我与林编辑并不相识,只是作为《学术月刊》的作者与她有过通信联系。见面之后,她便开门见山地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满意的稿子,说《学术月刊》想要刊登几篇有分量的文章。我犹豫了一下说,文章倒是有一篇,只是贵刊未必敢用,因为有点儿风险。林编辑说,你先寄过来看看嘛,我们一定会认真处理的。那篇文章的原名叫做《李泽厚的学说、刘晓波的观点和我的一…  相似文献   

20.
我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后来又留系工作至今。我是在一种特殊境域中对《学术月刊》产生好感的。我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报考哲学系则出自对文科的偏爱。当时我们班上绝大部分都是调干生,在年龄上我属于“小弟弟”。1956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大家都发愤学习,没有想到,第二年就赶上“反右”斗争。在一次讨论中,我发言认为胡风是文艺思想问题,不是反革命;加上在培养目标辩论中,我主张培养专家,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为此,我受到严厉的批判。只是因为班上已经揪出了三个“右派”分子,完成了指标,加上自己年龄小,我才逃过这一劫。但也因此陷入苦闷,并怀疑我对哲学——这一门倡导思考和辩论之学问——的选择是否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