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竹《易》和帛《易》看《说卦》的成书过程翟廷晋(上海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量的易学文献出土,一次是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当时的汲郡魏襄王墓(一说为安厘王冢)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简,其中就有(周易)上下经和一些与《周易》有关的文献...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建平”、“承平”纪年索隐──北凉且渠无讳退据敦煌、高昌有关史实柳洪亮公元439年北凉且(或作沮)渠牧犍亡于北魏后,且渠无讳率残部曾一度退据敦煌,最后于公元442年逾流沙经鄯善西迁高昌①。《魏书·沮渠传》谓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  相似文献   

3.
1990年,株洲县南阳桥乡江边村出土一件戈爵,余对其来源心常耿耿。因而,对戈器的出土特别关注,且涉猎了有关著作。对戈器、戈国、戈人的源流略有所得。于是草就此文,求教于大家。戈器戈器是商周铜器中的常见品,邹衡先生曾搜集160余器,而记明出土地点的仅19器①。近来,各地不断有戈器问世,本文收集记明出土点者见44器,登记如下。戈己戈1950年,河南安阳出土以中国考古学报》1951.4)殷墟文化第四期。戈簋1952年,河南安阳市博物馆收集(《文物》1986.8)殷墟文化第二期。戈父庚卣1955年,辽宁凌源海岛营子出土以文物参考资料》195…  相似文献   

4.
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人,生于雍正元年十二月己已(即公元一七二四年一月十九日),卒于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公元一七七七年七月一日),是我国十八世纪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戴震一生主要从事于教育和学术活动,他是清代考据学的皖派代表人物。他的学术特点是不盲目崇古,主张为学有根有据,所谓“实事求是,不偏重一家”。他在训估、声韵、历算、地理沿革、名物制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他只把这些方面的研究看作是治道明经的手段。他说:“仆自十七岁时有志闻道,谓非求之六经、孔、盖不得,非从…  相似文献   

5.
略谈西夏雕版印刷在中国出版史中的地位徐庄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封建割据王朝。它与宋、辽(后为金)鼎足而立,从元吴称帝(公元1038年)到被蒙古灭亡(公元1226年,以下均为公元纪年),立国长达190年之久。西夏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沃日”是藏语“领地”之意。沃日乡即领地乡.谁人领地?据《金川案》载“沃日亦称鄂克什土司地”,《望番厅志》日:现辖沃日土司一处。该土司之祖。喇嘛巴碧太于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投诚。颁给沃日贯顶净慈治国师印信号纸。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土司色达达拉承袭时。换给鄂克什按抚司印信号纸。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因随征金川有功,改称鄂克什安抚司。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金川战事平息后,小金川设美诺直隶厅。鄂克什安抚司仍归杂谷直隶厅统辖。  相似文献   

7.
建福宫位于山脚下,原名丈人祠,因宁封丈人而得名。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据说这个名字典出古谣“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今天的建福宫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门额“建福宫”三个大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两旁有联日:“一楼和气看山笑,半榻禅心印月明。”进入山门,正殿有宁封及杜光庭塑像,  相似文献   

8.
公元281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简称《竹书》)是我国唯一留存的战国时代晋魏史官记录的一部通史,是校正中国古史著作唯一可靠的根据.现存的12卷本是南朝萧梁沈约(441—513)注释的《竹书》,由清朝乾隆年间(1750年)徐文靖所著《竹书纪年统笺》传世,保存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二十二子》一书中。现存的沈注2卷本由民国初年(1917年)王国维所著《今本付书纪年疏证》传世,保存在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王国维遗书》第12册中.两者除个别地方稍异外.内容完全相同.另外,唐代张守节所存沈注《竹书》内有一条关于盘庚迁都至…  相似文献   

9.
从17世纪8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清朝曾执行过一个时期支持海外贸易的国策。但是,随后就关闭了闽、浙和江苏海关。闭关政策固然反映了清政府的愚昧与国力的虚弱,但英国早期殖民者急切扩大对华贸易的行动,是清朝产生闭关政策的直接动因。这就是洪任辉事件。一、导致闭关的洪任辉事件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清朝下令取消海禁,“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1)。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又宣布建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苏)海关,以广州、厦门、宁波和松江为四个对外通商口岸。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又废除对南洋海禁。…  相似文献   

10.
苏巴什故城     
《中文信息》2008,(5):104
苏巴什故城实际叫“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故城遗址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隋唐(公元6至8世纪)盛极一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西行至此,见寺庙僧侣云集,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1983年6月至11月,笔者曾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作民族历史和文化调查。6月下旬的一天,在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档案馆发现清代钦命勘分中俄科塔(科布多和塔尔巴哈台)边界大臣和卡伦侍卫所写的文书五件,其中哈萨克察合台文二件,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七月初六日(1883年8月8日),另一件写于同年七月二十七日(1883年8月29日);满文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七月初七日(1883年8月9日);汉文一件,写于光绪九年八月初一日(1883年9月1日);汉、察合台两种文字写成的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五月十一日(1883年6月15日)。五件文书内容相关,但又自…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德安县博物馆从3月22日起在我市文管站展出南宋古尸及随葬品,为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以及古代的经济文化研究提供了考证资料.南宋士尸周氏,出生于1988年9月.墓葬位于江西省德安县的一座小山丘桃源山统被的较高处,离县城便8公里。旅游胜地庐山,我四三大淡水湖之一的为阳湖均与古墓相距不远。古墓周围,遍布着座座清朝喜庆《年、光绪11年和宣统2年的古老填丘。这里无疑是一片古墓月。周氏系隆兴武宁(今江西省武宁县)N,生于喜熙四年(公元1240年)一二月,股子成淳十年(公元1274年)四月,仅35岁。周氏的生父周在合,官至实…  相似文献   

13.
《中文信息》2008,(5):77
许三湾城及墓群位于甘肃省高台县新坝乡许三湾村,为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至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遗址,海拔1488米,包括许三湾城、西南墓群、东墓群、五道梁墓群。许三湾古城具有良好的河西古文化化旅游资质,  相似文献   

14.
按照干支纪岁法,那是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亦即公元1911年10月10日。 凌晨,湖广会城武昌,位于城西南的总督署,东辕门外,刚刚处决了三名自称要推翻朝廷、建立共和的革命党,据说其中一人是现职宪兵、一人是在役新军士兵、一人是退伍新军士兵。  相似文献   

15.
已知中国出土玉器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聚落遗址的五块,距今约7470±80—6985±205年(未经树轮校正),即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间。①。类似的还有内蒙古巴林右旗锡本包楞出土的玉玦与玉匕形器②、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玦、管状珠与匕状器③,时间为距今7360±150年前(未经树轮校正)。而这些地点出土的匕形玉器和管状珠,又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9100±200年一8200±200年前的棒形坠饰、石管大同小异④,所出土的铲状石器又与华南各地出土的新…  相似文献   

16.
李骞是北朝赵郡李氏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来《李骞墓志》的发现,为研究其生平以及赵郡李氏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新史料。结合墓志和相关史料可知,李骞原名希义,字景让,后改名骞,再改字希义;李骞家族原来聚居平棘,后来迁居柏仁;李骞庶长兄长钧未被记入《李骞墓志》,李骞长女宝信当为高延宗妃;李骞生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卒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公元549年),曾在北魏和东魏担任多种官职;《李骞墓志》出土于河北省赞皇县。  相似文献   

17.
对阳明弟子的论述,历来多以龙溪(王畿,字汝中,公元1478-1583年)、绪山(钱德洪.字洪甫,公元1497-1574年)为主,聂双江(聂豹,字文蔚,公元1487-1583年)之学则少人问津.其实这位被同门斥为别支的双江,对心学的承继起了重要作用。双江之学以主静归寂为旨,与阳明之学确有异同,但这一方面是对王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对王学流弊的匡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聂双江真正担负了承继阳明之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1987年初,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了大批年、月、日记载齐全的竹简①。这些竹简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先秦时期楚国历法的真实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包山楚简证实了云梦秦简《日书》中楚月份的可靠性在包山楚简出土之前的1975年底,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了一部秦简(日书严。《日书》中记载了一份把秦历的一年十二个月份与楚历的一年十二个月份—一对应起来的“秦楚月份对照表”(以下简称“对照表”)。该表内容如下:“对照表”中的十二个秦月份,除正月以外,其他十一个月都是由数字组成;而十二个楚月份则分别由冬夕、屈夕、援…  相似文献   

19.
拓跋珪与北魏封建化王霄燕北魏道武帝拓跋,生于东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卒于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他最早是以恢复祖辈事业、兴复代国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此后,他更改国号,建立北魏,并为北魏强盛、使之走上封建化道路作出巨大努力。拓...  相似文献   

20.
吐鲁番出土的两件唐人互佃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有不少租佃田、园契券,据粗略统计不下百件。这些租佃契券形式不一,内容多样,有纪年可按者,自高昌延昌廿四年(公元584年),迄唐大历三年(768年)。本文介绍的互佃契,即其中两件。这两件互佃契同出于阿斯塔那506号墓。该墓以出土迄今仅见的葬具——纸棺而知名于世,所出文书之多,为吐鲁番已发掘古墓之最。此两契同拆自墓主人张无价所著纸制长靴。该墓系1973年秋所发掘的32座古墓之一,发掘简报已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